深圳外环高速公路东莞段第一合同段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方案编制人:复核人:审核人:长沙市公路桥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外环高速公路东莞段第一合同段项目经理部目录1 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及目的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原则 (1)1.3编制目的 (2)2工程概况 (3)2.1项目概况 (3)2.2首件工程概况 (5)3施工准备 (6)3.1技术准备 (6)3.2场地准备 (6)3.3人员准备 (7)3.4机械设备准备 (7)4施工工艺 (8)4.1测量放样 (8)4.2基坑开挖、基底处理 (9)4.3回填 (9)4.4碾压、夯实 (9)4.5检测 (10)4.6施工注意要点 (10)5质量保证措施 (11)6雨季施工安排及措施 (15)7安全保证措施 (15)8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16)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方案1 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及目的1.1编制依据(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7);(5)《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7)《公路土工试验规程》释义手册(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实施手册(9)广东省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10)深圳外环高速公路东莞段第一合同段《施工招标文件》;(11)《深圳外环高速公路东莞段第一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2)《深圳外环高速公路东莞段第一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1.2编制原则(1)严格遵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规程和业主招标文件要求,做到科学组织,统筹谋划,均衡生产。
(2)安全性。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进行施工的安排部署。
(3)可靠性。
本施工严格遵守各有关设计、施工规范、技术规程和质量评定及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要求。
(4)技术先进性。
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必须能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工程进度。
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前提下,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4)人员、设备、材料上的现实性。
根据工期安排,合理配制所需设备、人员、材料,确保人员、设备、材料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
(5)经济上的合理性。
对施工方案、工艺的选择,各种物资的采购供应、加工、运输方式等均应作多方案比较,对设备、劳动力要作统筹安排、点面兼顾、经济合理。
(6)管理上的科学性。
根据总工期的要求安排进度计划,做好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之间的衔接,资源配置齐全,合理使用劳动力、设备,组织好均衡生产,做到文明施工。
(7)施工布局的合理性。
从合理利用临时占地、便于施工、做好文明施工等多角度出发,合理规划办公场所、宿舍、生产场地、材料堆置及机械停置等的空间布局。
1.3编制目的通过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确定劳动力、机械设备等的最佳组合,以及各工序之间的衔接,并以此为依据指导后续台背回填施工。
2工程概况2.1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东莞市,跨越塘厦镇、凤岗镇、清溪镇。
设计起讫里程K35+854.1~K46+770,共长10.752公里,设观澜河大桥(204.2m)、骏景花园大桥(256.4m)、塘背高架桥(2042.5m)、大冚水库大桥(768m)、塘厦高架桥(K40+535.5~K40+809)(273.5m)、塘厦高架桥(K40+971~K43+302.06)(2331.06m)、塘厦高架桥(K43+302.06~K43+966.63)(664.57m)、塘厦高架桥(K43+966.63~K45+720) (本标段1475.27m)、龙眼山隧道(837.5m)、路基(2124.42m)、涵洞以及平山互通和桥拢互通的匝道,本标段为土建标,包含桥梁下部结构、桥梁上部结构的现浇梁部分、隧道土建部分、路基土建及绿化部分。
本标段桥台共计25个,涵洞共计6个,具体结构形式见下表所示。
根据现场实际施工进度,首先进行K39+101涵洞台背回填,我项目部拟定K39+101涵洞台背回填施工作为台背回填首件实施。
表2.1 桥台一览表2.2首件工程概况深圳外环高速公路东莞段工程施工第一合同段K39+101.400钢筋混凝土盖板通道涵与正线夹角90°,全长70.39m,2-4×4结构尺寸,左洞口为八字墙,右洞口为挡墙,本涵洞为汽车+排水通道涵。
台背回填高度约为6.3m,回填设计方量2506m3。
3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1)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熟悉研究技术文件和图纸中各项内容和要求,全面领会设计意图;编制施工方案;对施工队伍进行工前培训和技术交底。
(2)施工放样:施工放样前应对涵洞图纸数据进行认真复核,准确无误后放出涵洞台背的中桩及边桩,误差值不能超过规范要求。
(3)原材的控制:试验室开工前做好进场原材料的试验。
(4)场地清理和平整:施工前用挖掘机对涵洞台背施工区域内的场地进行挖掘,挖掘至底面,尽量不要扰动原地面,然后由人工进行修整并夯实。
(5)地基承载力检测:人工修整到垫层工作面设计标高后,应对工作面地基承载力进行探测,地基承载力必须同现场监理工程师一起检测。
检测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进行施工。
3.2场地准备(1)盖板涵主体及附属已经施工完成,现浇盖板的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敌的75%以上方可进行台背回填施工,涵洞内部衬砌结构均已完成,沥青防水层施工已经完成。
各项工程验收合格,场地已经清理完成方可进行台背回填施工。
(2)现场软基及排水工程完成,施工现场无积水,排水设施完备。
3.3人员准备首件台背回填人员安排见下表:表3.1 首件台背回填作业人员一览表3.4机械设备准备首件台背回填设备准备见下表:表3.2 首件台背回填设备一览表4施工工艺图4.1 台背回填工艺流程图4.1测量放样由测量室根据设计图纸,放出台背回填范围及标高范围。
使用白灰洒出台背施工范围。
涵洞台背回填范围为:顺路线方向长度,底部距涵洞基础2m ,顶部距侧墙不小于H+2m 。
(H 为基础顶面至涵洞顶面高度)。
图4.2 涵洞台背回填设计图测量放样报验基坑开挖报 验进行下道工序分层碾压、夯实回填透水性材料自 检合格 不合格合格 不合格4.2基坑开挖、基底处理根据已测设的台背回填范围开挖基坑,按照1:1的坡度进行开挖,边坡呈台阶状,台阶宽度不小于2m,做成向内4%横坡。
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对软土地基进行换填处理,并对基底进行碾压,碾压后做基底承载力试验,要求基底承载力不得小于150Kpa,压实度要求为不小于96%。
经监理工程师抽检合格后,方能填料。
4.3回填涵洞台背两侧对称回填,台背填料应采用透水性好的材料,碎石最大粒径不超过5cm,填料中不得夹杂淤泥、沼泽土、有机土、含有草皮土、生活垃圾树根和含有腐朽物质杂质,应控制在取料场将杂质铲除,禁止这类填料运至施工现场。
严禁使用风化石、原状土、破损混凝土块或砖渣等材料进行台背回填。
我项目部结合实际情况,选用实粉作为填料回填。
在台背左、中、右三侧用红色油漆标注每层20cm压实线,填筑时根据填筑面积,安排填料堆放、摊铺,不可超厚,压实层厚度控制在20cm 以内。
严格控制填料的含水量,按照试验室确定的量佳含水量±2%的波动范围内控制填料的含水量。
采用机械辅以人工进行摊铺,不平的部位人工进行找平,个别粗粒料集中处要人工加铺细料拌和均匀。
整平过程中露出的超粒径石块要及时挖除,大石块挖除后留下的坑洞,要填补至略高于整平层的表面。
4.4碾压、夯实使用压路机进行碾压,因工作面受限,压路机横向碾压,每次要求错轮1/3轮宽。
尽量采用多遍静压至碾压密实,严禁使用强震碾压。
台背结构物1.5m范围内应使用小型夯实机具进行夯实,严禁使用压路机压实,避免对结构物造成影响。
施工时应注意,涵台结构物周边范围应首先进行小型机具的夯实,然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机械压实施工。
使用小型机具夯实时注意要夯实均匀,密实,避免出现死角出现。
4.5检测每层桥涵台背回填碾压密实后进行压实度检测,要求压实度不小于96%。
每层施工完成后报监理工程师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4.6施工注意要点(1)桥涵结构物的台背回填,必须在地基稳定的条件下进行,凡地基中有软土或地下水的影响的,必须首先采取措施稳定地基。
(2)对于每处结构物台背回填,都应安排专人负责,挂牌划线施工,每处台背回填都必须进行拍照,并与检测资料一并存档。
(3)在雨季施工中,严防路堤积水,填筑层表面应适当加大横坡坡度,以利于排水,并注意天气预报,及时碾压成型,防止填土被雨水泡软。
(4)填料的宽度每侧应超出路堤设计宽度50cm,以保证修整路基或者锥坡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
(5)涵洞台背回填时两侧宜对称同时进行,若因条件所限不能同时进行时,两侧填土高差最大不得超过1m。
(6)达到设计标高时要抓紧按设计要求整理路槽,修整边坡,防护,确保路堤填筑质量和稳定性。
(7)设计在填方路段的桥涵构造物要提前施工,桥涵两侧填土应特别注意,填料的压实采用小型夯实机具压实,严禁有死角情况的出现。
5质量保证措施(1)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控制有效”的质量质检体系。
项目部组织严密完善的职能管理机构,建立如后所附的“质量保证体系框图”、“质量自检体系框图”等体系,按其正常运转的要求,依据分工负责,相互协调的管理原则,层层落实职能、责任、风险和利益,保证在整个工程施工生产的过程中,质量保证体系的正常运作和发挥保障作用。
(2)建立良好的技术制度和质量控制机制1)首先建立以项目总工程师为主的技术系统质量保证体系,层层落实三级技术交底制度。
2)严格实行以项目试验室为主的质量检测系统,做到每道工序均有专门试验检测人员监督,确保工程质量。
(3)落实质量责任制1)项目经理部制订各部门、岗位质量责任制,明确规定各部门以及每个员工在质量管理中必须完成的任务、承担的责任和赋予的权限,把质量管理的每项工作,具体地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人员身上。
同时把质量做为评比业绩时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
2)明确管理责任,强化质量管理职能,完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4)建立完整的质量检查制度1)在施工中建立项目质量自检制度,严格实行“三检”制度。
2)坚持施工员、质检员、试验员的旁站监督是质量保证体系得到具体落实的真正保证。
而且在施工时,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施工工艺,不断提高自身的施工作业水平,积累更为丰富的施工经验。
3)项目经理部每月组织大检查一次,并不定期随时抽检,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同时建立整改反馈制度,由质检员、施工员对整改情况进行确认,隐蔽工程必须留声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