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从人性的角度揭示组织发展与变革的规律
——第一次对互联网时代、4.0时代最佳企业形态与管理模式进行描述
从工业1.0到工业4.0时代的
最佳企业形态及管理模式
当中国刚刚感受到互联网时代的气息,还没有搞清“大数据时代”“智能化时代”这些概念时,“工业4.0时代”“中国制造2025”又跑了出来,让人的思维立刻处于“换挡期”,感觉跟不上时代节奏成了“新常态”,在众说纷纭之中不得不被动思考未来到底是一个什么时代?尤其当德国把“工业4.0时代”上升为国家战略时,更需要认真对待这个命题,国家竞争战略决定国家发展方向与未来国际地位,即便德国也探索之中。
对于4.0时代的思考,重点不在并于未来是什么?而在于现在要“变”什么,怎么“变”?这一点对中国正在进行的轰轰烈烈的大变革尤为重要,否则探讨什么时代对中国来说有何意义?如果今天的变革背离了时代发展规律,都会停滞在“这个”时代,“这个”时代有可能变成“永恒”时代。
如何认知工业4.0时代?虽然众说纷纭,但并非没有规律。
无论未来时代是一个什么时代,终究是“人”的时代,就怕不是“人”的时代,因此只要认识“人”的变化规律,就能掌握时代发展的解码。
从人性特征的演变规律就能知道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什么时代?4.0时代为什么会迟早到来?
【课程对象】
管理者、学者、顾问及相关者人员
【课程时间】
2~5天
【课程特征】
1.以理论为基础,另辟蹊径,自成体系
2.以问题为先导,增强课堂互动与交流
3.以案例为依据,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
4.以模块为框架,针对问题可定制设计
5.以创新为目标,培养新思维、新思路
6.以变革为方向,助力企业变革与实施
【课程目标】
1.从市场发展规律理解工业时代发展规律
2.从企业进化规律理解四种典型企业形态
3.从人性演变规律理解最佳组织管理模式
4.从组织形态管理激发企业创新管理思维
5.回顾过去:总结企业发展过程中经验(成败在哪里?)
6.审视现在:诊断企业现实中健康状态(问题在哪里?)
7.展望未来:明确企业发展与变革方向(方向在哪里?)
8.掌握企业发展“瓶颈”(危机)特征,便于采取有针对性的变革措施
9.掌握企业变革节奏,即防止“瞻前顾后”,又避免“大跃进”出现
10.掌握“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市场生态法则
【课程内容】
前言:关于组织形态管理
1.传统企业管理方法论(从动态到静态)
2.组织形态管理方法论(从静态到动态)
3.从人性角度揭示组织发展与变革规律
4.理论五层次——道、法、术、器、势
一、工业时代发展规律
1.研讨:互联网时代与4.0时代的区别?
2.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
3.市场生态的发展规律
4.产业价值链的延伸规律
5. 1.0时代到4.0时代特征
6.重新认识“客户”与“企业”
7.公司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二、人性特征演变规律
1.研讨:人性什么样?
2.认知人性特征——三维合一
3.人性特征的演变规律
4.两只无形之手——客户需求结构的变化
5.两只无形之手——价值创造链条的统一
6.何谓有形之手?
7.工业时代的解码在冰山模型
三、企业形态进化规律
1.研讨:企业的“进化“体现在何处?
2.认知企业形态——10S企业形态分析模型
3.企业形态的进化规律
4. 1.0时代最佳企业形态——股东价值形态
5. 2.0时代最佳企业形态——精英价值形态
6. 3.0时代最佳企业形态——客户价值形态
7. 4.0时代最佳企业形态——利益相关者价值形态
8.企业形态DNA四组基因片段
9.企业进化动力与方式
10.四种企业形态在工业时代的价值定位
11.企业进化—危机“路线图”
四:1.0时代——股东价值形态及管理模式
1.研讨:工业社会之前如何进行组织管理?
2.价值创造能力结构特征——资本收益力与独特资源相结合
3.股权结构特征——高度集中,股东人格就是企业人格
4.组织结构特征——直线型组织结构
5.值单元结构特征——集体共同创造价值方式
6.管理基础结构特征——以“工作”为基础的指令性管理
7.人才结构特征——花瓶型人才结构
8.客户结构特征——被独特资源吸引的客户(现实型客户)
9.产品结构特征——简单化、成熟型产品
10.文化结构特征——以收益为核心的资本文化
11.治理结构特征——股东价值优先原则
五、2.0时代——精英价值形态及管理模式
1.研讨:股东价值形态的“硬伤”在哪里?
2.价值创造能力结构特征——精英领导力与职能分工相结合
3.股权结构特征——相对集中,两权分离导致双重人格
4.组织结构特征——职能型组织结构(直线职能型、事业部型、矩阵型)
5.价值单元结构特征——分工协作创造价值方式
6.管理基础结构特征——以“职位”为基础的标准化管理
7.人才结构特征——钻石型人才结构
8.客户结构特征——需求稳定且重要的客户(重要型客户)
9.产品结构特征——专业化、标准化产品
10.文化结构特征——以业绩为核心的精英文化
11.治理结构特征——精英价值优先原则
六、3.0时代——客户价值形态及管理模式
1.研讨:精英价值形态的“硬伤”在哪里?
2.价值创造能力结构特征——客户需求力与团队创新力相结合
3.股权结构特征——相对分散,股权分散获得独立人格
4.组织结构特征——流程型组织结构(流程型、蛛网型)
5.价值单元结构特征——独立统一创造价值方式
6.管理基础结构特征——以“能力”为基础的满意度管理
7.人才结构特征——橄榄型人才结构
8.客户结构特征——需求发散且多变的客户(分散型客户)
9.产品结构特征——多元化、创新型产品
10.文化结构特征——以创新为核心的客户文化
11.治理结构特征——客户价值优先原则
七、4.0时代——利益相关者价值形态及管理模式
1.研讨:客户价值形态的“硬伤”在哪里?
2.价值创造能力结构特征——人格(品牌)创造价值
3.股权结构特征——高度分散、资本无形塑造独特人格
4.组织结构特征——网络型组织结构
5.价值单元结构特征——即时组合创造价值方式
6.管理基础结构特征——以“人格”为基础的个性化管理
7.人才结构特征——圆球型人才结构
8.客户结构特征——被独特人格吸引的客户(价值型客户)
9.产品结构特征——定制型、个性化产品
10.文化结构特征——以人格为核心的价值文化
11.治理结构特征——利益相关者价值平等原则
12.研讨:“4.0时代+”的企业什么样?
八、工业时代的企业进化
1.案例分享:活化石——杜邦传奇
2.案例分享:海尔进化史
3.一张表总结组织形态进化规律
4.中国企业形态现状与发展瓶颈
5.中国企业变革方向
【培训讲师】
杨少杰,第一位系统的研究组织形态管理的学者,组织形态管理理论、企业进化规律的提出者,第一次从人性角度对互联网时代、4.0时代最佳企业形态与管理模式进行了描述。
独立学者、咨询公司合伙人、资深顾问、培训讲师。
BP工作室负责人,北大、清华、人大高级研修班特聘讲师,LG电子商学院特聘专家、为多家企业担任变革指导顾问。
杨少杰老师拥有多年的管理咨询实践经验,一直致力于组织形态管理理论的研究与实践,为大量不同类型的经济组织提供过战略规划、公司治理、组织设计、集团管控、流程型组织、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供应链管理、企业文化等领域的咨询服务,通过对这些经济组织的研究,发现了组织形态的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组织形态管理理论,从组织形态管理、企业进化规律角度指导企业实现变革。
研究成果:《进化:组织形态管理》《集团人力资源管控》《DR.企业形态全景分析系统》
《进化:组织形态管理》:第一本系统的从人性角度揭示组织发展与变革规律的专业著作;第一本系统阐述工业1.0到工业4.0时代最佳企业形态以及最佳管理模式的专业著作。
2012
4.0
1.第一次提出组织形态管理理论
2.第一次阐述生态、组织、人性关系
3.第一次剖析组织价值形态构成
4.第一次诠释十类组成结构演变规律
5.第一次描绘企业形态进化规律
6.第一次揭示组织管理危机本质
7.第一次论证中外企业演变过程
8.第一次预测未来组织形态特征
9.第一次解读最佳组织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