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过热器、再热器壁温测量装置安装说明
前言:为保证锅炉过热器、再热器壁温测量装置正确安装,保证壁温测量正确
无误,为锅炉运行提供正确依据,确保锅炉安全运行,根据锅炉厂图纸和有关
资料特编写本说明。
一、壁温测点的编号原则
管屏的编号:面对锅炉前墙,从左侧墙至右侧墙横向第1排为#1屏,其余
以此类推。
(与集箱布置位置无关)
同屏管子的编号:每屏的外圈管均定为#1管,其余以此类推。
二、锅炉过热器、再热器壁温布置
(进入控制室的热电偶总共294个测点,其中出口286点,进口8点)
1、一级过热器:(进口悬吊管共89排,每排7根;下管屏22排,分前、后墙,每排14根)
进入控制室的热电偶共52点
1.1 位于第20排上第#1—#14管(前墙、后墙共26点,其中#14管已包含在下
面的第20排中)。
一般情况下#20排温度偏高。
1.2 位于横向第1,3,5,8,15,18,20,22排的第#14管(前墙、后墙共16
点)。
同屏#14管温度最高。
1.3 位于横向第11、12排的第#5、#6管(共8点)。
该管易堵垃圾。
1.4 进口炉外测点:第23、67排第#1管(共2点)
注:出口管的测点编号由下往上为#1管(外圈管),其余依此类推;
进口管的测点编号由上往下为#1管(外圈管),其余依此类推。
2、二级过热器:(上管组共178排,每排7根; 下管组共89排,每排14根)
进入控制室的热偶共41点。
2.1位于第15和75排上第#1,#3,#5,#7,#9,#11,#14管(共12点,其
中#1管已包含在下面的第15和第75排#1管中),一般情况下#15、#75排温度偏高。
2.2位于横向第
1,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89排的第#1管(共19点),同屏#1管温度最高。
2.3位于横向第22、23、67、69排的第#6、#7管(共8点)。
该管易堵塞垃圾。
2.4 进口炉外测点:第45、134排第#1管(共2点)
注:出口管的测点编号由下往上为#1管(外圈管),其余依此类推;
进口管的测点编号由上往下为#1管(外圈管),其余依此类推。
3、三级过过热器:(共22排,每排38根)
进入控制室的热电偶共72点。
3.1位于第6和17排上第
#1,#3,#5,#7,#9,#11,#13,#15,#17,#21,#23,#25,#27,#29,# 31,#33,#35,#38管(共38点),一般情况下#6、#17排温度偏高。
3.2位于横向第1—22排的第#13管(共22点),同屏#13管温度最高。
3.3位于横向第1,3,5,8,10,14,16,18,20,22排的第#1管(10点),
同屏#1管温度次高。
3.4位于横向6、17排的第#9管(共2点,已包含在上面测点中)。
该管易堵塞
垃圾。
3.5进口炉外测点:第5、15排第#13管(共2点)
注:出口管的测点编号由上往下为#1管(外圈管),其余依此类推;
进口管的测点编号由下往上为#1管(外圈管),其余依此类推。
4、一级再热器:(共178排,每排8根)
控制室的热电偶共33点。
4.1位于第28和150排上第#1,#3,#5,#8管(共8点),一般情况下
#28、#150排温度偏高。
4.2位于横向第
1,8,14,22,29,38,44,52,59,74,89,104,119,126,134,140,149,156,164,170,178排的第#8管(21点),同屏#8管温度最高。
4.3位于横向第89、90排的第#4、#5管(共4点)。
该管易堵塞垃圾。
注:出口管的测点编号由下往上为#1管(外圈管),其余依此类推。
5、二级再再热器:(共44排,每排24根)
进入控制室的热电偶共96点。
5.1位于第5和40排上第
#1,#3,#5,#7,#9,#11,#13,#15,#17,#21,#24管(共22点),一般情况下#5、#40排温度偏高。
5.2位于横向第1—44排的第#5管(共44点),同屏#5管温度最高。
5.3位于横向第
1,3,6,9,12,15,18,21,24,27,30,33,36,39,42,44排的#1管(共16点),同屏#1管温度次高。
5.4位于横向第11、12、33、34排的#11、#12、#13管(共12点)。
该管易堵
塞垃圾。
5.5进口炉外测点:第12、33排第#1管(共2点)
注:出口管的测点编号由上往下为#1管(外圈管),其余依此类推;
进口管的测点编号由下往上为#1管(外圈管),其余依此类推。
三、工地需补装的测点(总共26点,其中连接管出口18点,进口8点)
1、安装位置及材料
1.1二再进口(2点):
#12屏#1管[序1(740538A1-05001)],管材12Cr1MoV。
#33屏#1管[序25(740538A1-05025)],管材12Cr1MoV。
提供的管座2件(临D2009-10-3-1)材料12Cr1MoV,螺栓2件(740538-A1-07098)
安装位置为连接管下往上第1根,具体见临D2009-10-3附图。
1.2 二再出口(14点):
#5屏#19管[序31(740538A1-07031)],管材T92,连接管上往下第19根。
#40屏#19管[序55(740538A1-07055)],管材T92,连接管上往下第19根。
#11屏#11、12、13管[序号36、44、29(740538A1-
07036、07044、07029)]
#12屏#11、12、13管[序号84、92、77(740538A1-
07084、07092、07077)]
#33屏#11、12、13管[序号12、20、5(740538A1-
07012、07020、07005)]
#34屏#11、12、13管[序号60、68、53(740538A1-
07060、07068、07053)]
上述管材均为T92,安装位置为连接管上往下第11、12、13根。
提供的管座14件(740538-A1-07097),材料SA185-F92,螺栓14件(740538-A1-07098)。
工地焊接管座详图见740835-E1-07组件图。
,
1.3 一过进口(2点):
#23屏#1管[序12(540538A1-01012)],管材12Cr1MoV。
#67屏#1管[序5(540538A1-01005)],管材12Cr1MoV。
提供的管座2件,临D2009-10-2-1材料12Cr1MoV,螺栓2件,540538-A1-03026
安装位置为连接管上往下第1根,具体见临D2009-10-2附图1所示。
1.4 二过进口(2点):
#45屏#1管[序14(540538A1-04014)],管材T91。
#134屏#1管[序28(540538A1-04028)],管材T91。
提供的管座2件(540538-A1-06030),材料SA185-F92,螺栓2件
(540538-A1-06031)。
安装位置为连接管上往下第1根,具体见临D2009-10-2附图2所示。
1.5 三过进口(2点):
#5屏#13管[序26(540538A1-07026)],管材T92。
#15屏#13管[序64(540538A1-04064)],管材T92。
提供的管座2件(540538-A1-09077),材料SA185-F92,螺栓2件
(540538-A1-09078)。
安装位置为连接管下往上第13根,具体见临D2009-10-2附图3所示。
1.6 三过出口(4点):
#6屏#1、19管[序58、76(540538A1-09058、09076)],管材#1-
HR3C,#19-T92。
#17屏#1、19管[序20、38(540538A1-09020、09038)],管材#1-
HR3C,#19-T92。
提供的管座4件(540538-A1-09077),材料SA185-F92,螺栓2件
(540538-A1-09078)。
安装位置为连接管上往下第1、19根,工地焊接管座详图见740835-D1-09组件图。
2、安装工艺:见附件。
3、安装方法:有二种,一是先将管座按要求焊在连接管上,然后再安装连接
管。
二是先将连接管安装好,然后再按要求将管座焊在连接管上。
建议采用第一种方法。
四、壁温测点(管座)及热电偶安装的工艺要求(详见附图)
1、热电偶应插入管座中间,不能穿出管座(因管座的槽是贯通的),用螺栓
稍稍拧紧,再将热电偶引出段约150mm贴紧管子并用铁丝固定牢,最后将热电偶引出保箱外面。
2、管座包括贴紧管子一段的热电偶必须单独保温。
可用硅酸铝棉,保温厚度
不小于100mm,保温应严实,并用铁丝固定牢固,防止脱落。
3、为确保热电偶安装编号准确无误并与DCS画面一致,要求制定相应的施
工措施。
4、本工艺要求列入质量验收三级(施工、监理和建设方)。
谏壁发电厂基建工程部锅炉专业
2010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