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现代建筑结构建筑结构选型PPT课件
现代建筑结构建筑结构选型PPT课件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水立方方案简介
该方案由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澳大利亚PTW建筑师事务所、ARUP 澳大利亚有限公司联合设计。方案取名[H2O]3(水的立方)“水”的 主题,有机地融入了内部的活动、结构的形式和建筑的外观。
设计者从水分子和水泡的微观结构,演绎出一种新型的刚性结构 体系,表面覆盖的ETFE透明膜又赋予了建筑冰晶状的外貌。设计者 发挥了中国传统的空间观、宇宙观和建筑观,将建筑形体设计为单 纯的“方”,同中国文化传统相呼应。
国家大剧院5大特色
国家大剧院
1、规模大 国家大剧院建成后,将成为中国最大的剧院,是中国最高艺术表 演中心和首都新时代的标志性建筑。 2、功能全 除了办公区和剧场外,大剧院内部还有各类化妆间、练琴房、演 员候场区、换装间、服装整烫间、道具间、演员休息厅等,功能齐全。 3、技术高 大剧院地下最深处达到32.5米,这一深度地下水的浮力足以让庞 大的大剧院壳体漂浮起来,为此工程地质和水文方面的专家联合攻关,最终解决 了这一难题。同时,大剧院外壳使用连续的钢网架结构,中间没有任何支撑,是 国内同类建筑中跨度最大的。 4、声音真 大剧院在3个表演厅演出歌剧、交响乐等时都采用自然音响,不用 麦克风。“在舞台中央撕张纸,坐在最后一排的观众都听得见。” 5、通讯灵 大剧院的设计者克服了剧院“钢盖”造成的屏蔽等技术难题,使 得所有观众无论是使用全球通、联通还是小灵通设备,都能在剧院内实现无障碍 通话;同时,演出期间剧场内观众的所有移动通信设备又将自动“失灵”。
现代建筑结构
中南大学 丁发兴 副教授、博士 2008年5月6日
提纲
大跨度建筑
• 建筑篇 超高层建筑 巨型建筑
• 桥梁篇
简支梁、连续梁桥 刚构桥 拱桥 斜拉桥 悬索桥
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邻天安门广场,占地面积达490,485平方英尺。它由玻璃与钛金属 制成,看上去就像漂浮在人工湖上一样。矗立于北京闹市区与古代建筑群之中的 国家大剧院饱受非议,北京市民认为它与北京的建筑格格不入,这些建筑包括人 民纪念碑、人民大会堂以及天安门。 法国设计师保罗安德烈(Paul Andreu)的建筑作品从来不缺乏争议,例如他在 1974年所设计的法国戴高乐机场一号候机厅就因其反常规的弧线而受到非议。尽 管如此,戴高乐机场仍然以其开创性的未来主义风格而独树一帜。(机场二号候 机厅也是安德烈的作品,它曾于2004年倒塌,四人因此遇难。) 国家大剧院包括三个大厅,拥有2416个座位的歌剧厅,拥有2017个座位的音乐 厅,和拥有1040个座位的剧院。
按照体育设施向社会化、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国家游泳中心将建成为具有 国际先进水平的、集游泳、运动、健身、休闲于一体的中心,将成为奥林匹克运 动留给北京的宝贵遗产和北京城市建设新亮点。2008年奥运会期间,国家游泳中 心承担游泳、跳水、花样游泳、水球等比赛,可容纳观众坐席17000座,其中永久 观众坐席为6000座,奥运会期间增设临时性座位11000个(赛后将拆除)。奥运会后, 游泳中心仍可承担重大水上比赛(如:残奥会、世界游泳、跳水锦标赛)、各类 常规赛事。
方案中方形的建筑轮廓和国家体育场圆形的轮廓形成了较好的呼 应,又非常协调。奥运会比赛、日常体育赛事和娱乐活动的需要在 方案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考虑,多项水上运动设施的设计,为赛前赛 后商业运营奠定了基础。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水立方项目概况
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国家游泳中心总建筑面积65000~ 80000平方米,其中地下部分的建筑面积不少于15000平方米。国家游泳中心主要 由五个特殊区域组成,即竞赛区、运动员及随队官员区、竞赛管理区、贵宾区、 媒体区。
2 室内环境的优化措施充分利用了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编制了 《国家游泳中心外立面环境设计最终方案》,对游泳馆内的不同区 域实现分区温度、湿度控制,为运动员和观众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同时,还采用了高效的防结露措施,完善的热回收系统以减少能源 消耗。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水立方特点
3 水资源的合理回收利用采用接水和水循环敏感性设计的原则, 通过将水在美学和生态学方面的运用,以加强设计中“水”的概念。 充分考虑雨洪利用和中水回用,地面排水系统和景观绿化密切结合, 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和再利用水资源,保护当地水环境。采用先进 的水处理系统确保水质达到国家标准、国家泳联(FINA)以及世界 卫生组织(WHO)的严格标准。
国家游泳中心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规划建设用地62950平方米。2008年北 京奥运会三大标志性建筑物,国家体育场、国家体育馆、国家游泳中心,都规划 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国家游泳中心与国家体育场分列于中轴线的两侧,北侧 紧邻国家体育馆,三者分列于中轴线的两侧,烘托北京城市中轴线的雄伟壮阔, 体现深厚的文化内涵,共同形成相对完整的城市形象。国家游泳中心东侧为规划 中轴线绿化广场,南侧与北顶娘娘庙之间为绿化缓冲空间。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水立方特点
1 洁净能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国家游泳中心定位于绿色建筑来设 计,吸收太阳辐射和减少热量损耗,使大部分阳光可以照入室内, 作为游泳池内池水的被动热源(被动式太阳暖房),池水加热所需 52%的能源由清洁能源供应。设计采用热值材料的热量储存和随季节 变化的内遮阳方案来充分利用太阳能,白天能够有效收集热量,夜 晚热量被释放到建筑物内部。同时将应用国际最先进的小规模光伏 发电并网系统进行太阳能光电利用。
4 新型环保节能产品的选用采用“可持续发展力评估”的SPEAR评 估体系指导设计,建筑材料、装修材料及制成品均选用节能环保型 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指标及以《奥运工程环保指南》的要求, 以尽可能减少对市内外环境的污染。
国家体育场
奥林匹克公园效果图鸟瞰
商业区入口
坐席
国家体育场
建筑特点
为让北京奥运会主会场这个有着91000个座位的、可 能是至今最大的环保型体育场获得自然通风,建筑师从自然中 获得了灵感,独创了一个未完全密封,但同样能为观众和运动 员遮风挡雨的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