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中国云计算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最新中国云计算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目录一、服务器市场爆发,国内普涨格局与全球有所不同 (3)(一)2017H2全球迎服务器市场增长高峰期 (3)(二)中国市场优于全球,新竞争格局进一步成型 (5)二、国内外增长驱动原因各异,中国云计算面临新起点 (7)(一)普涨揭示国内外云计算所处发展阶段不同 (8)(二)中国云市场或处在2010年美国云市场突破时点上 (9)三、个股推荐 (11)四、风险提示 (14)插图目录 (15)表格目录 (15)近十年来云计算带动了全球性的信息化技术升级与扩张。

服务器领域是率先受益的硬件领域。

IDC等机构发布2017年下半年以来的服务器数据,四季度服务器厂商收入同比增长超26%,而上一次服务器收入同比增速接近20%还是在2015年一季度,因此高增速迅速获得市场关注。

我们深入、多角度对市场数据进行剖析,发掘中国服务器市场发展具备独特性,预示着云计算在国内快速落地、全面爆发的阶段或已到来。

一、服务器市场爆发,国内普涨格局与全球有所不同(一)2017H2全球迎服务器市场增长高峰期IDC追踪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服务器出货量为1013万台,同增6.6%;服务器收入为706亿美元,同增13.8%。

中国出货量为256万台,同增7.7%,全球占比25.3%;服务器收入为121亿美元,同增19.3%,全球占比17.1%。

图1-1:2017Q4全球服务器出货量增速10.8%图1-2:2017Q4全球服务器收入增速26.4%2017年四季度服务器厂商营收实现同比26.4%的增长,达到207亿美元;出货量比同比增长10.8%,达到284万台。

四季度延续了三季度的高增长态势,并且创出近年来新高。

图1-3:2017Q4全球服务器平均单价出现明显上升图1-4:2017年下半年全球服务器市场迎来高速增长参考另一权威机构Gartner的数据,结果也基本接近:2017年第四季度全球服务器收入同比增长25.7%,出货量同比增长8.8%;2017年全年的全球服务器出货量同比增长3.1%,服务器收入同比增长10.4%。

从图中可以看出,历年服务器出货量大体遵循逐季度递增趋势,厂商收入则基本保持前三季度平稳第四季度略增的趋势。

2017年市场情况有所变化:(1)第三季度出货量和收入均显著增长;(2)四季度收入加速上扬,平均单价也随之带动上涨。

考虑到两个季度服务器收入增速分别为20%和26%,远超2015年三季度以来5%以下的增速,我们预计行业已经进入新的增长周期,将迎来较长时间的高景气阶段。

图1-5:亚太与美国地区服务器收入增长快速图1-6:亚太与美国地区出货量增长快速按IDC地区统计口径划分来看,亚太(除日本外)市场与美国市场增长最为快速。

容易判断,中国市场是影响亚太地区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比于亚太地区全部实现季度正增速不同,美国市场的出货量数据在2015年有三个季度出现负增长。

这可能与美国市场更依赖大型公有云企业的订单从而波动性较大有关。

具体分析将在下一章展开。

(二)中国市场优于全球,新竞争格局进一步成型1、中国市场增长领先全球中国服务器市场以超过全球水平的速度高增长。

同时,和全球市场逐年基本持平有所不同,中国市场的收入保持逐年递增趋势。

从出货量指标看,这一趋势更为显著。

这意味着近年来中国服务器市场的景气度和稳定性高于全球。

图1-7:中国服务器收入逐年上升图1-8:中国服务器出货量逐年上升趋势尤为明显图1-9:中国服务器市场长年实现正增长2、品牌厂商与白牌厂商新竞争格局进一步成型在行业整体增长之外,我们关注中国市场主要服务器厂商的竞争格局。

中国市场上的主要玩家包括国内的浪潮、华为、新华三、联想、曙光和国际厂商戴尔和IBM等。

表1-1:中国市场服务器头部厂商占据9成市场份额厂商Q1 Q2 Q3 Q4 2017浪潮18.76% 17.63% 20.50% 17.35% 18.48%华为17.76% 16.57% 17.06% 16.97% 17.04%戴尔15.40% 15.76% 14.78% 18.10% 16.22%新华三11.50% 14.53% 14.32% 13.11% 13.47%联想13.27% 11.35% 11.27% 10.83% 11.49%曙光11.01% 8.91% 9.99% 8.56% 9.44%IBM 3.42% 5.60% 2.46% 5.36% 4.32%共计91.12% 90.35% 90.38% 90.28% 90.46%根据IDC数据,这些头部厂商占据了市场90%以上的份额。

2017年份额数据有以下几方面值得关注。

(1)在头部厂商内部大体形成两个阵营。

第一阵营由浪潮、华为、戴尔和紫光股份持股51%的新华三(H3C)组成,占比在15%~20%之间。

第二阵营包括联想、曙光和IBM,占比在10%左右及以下。

其中,虽然新华三2017年整体占比略低于15%,但十分接近,且考虑2018年紫光集团公布投入120亿进入公有云市场,预计将显著带动其服务器业务,因此划入第一阵营。

(2)第二阵营中联想的份额持续下滑,曙光份额大体稳定略有波动,IBM份额与其它头部厂商差距较明显。

两个阵营组成的头部厂商整体占比略有下降,从Q1的91.12%下降到Q4的90.28%,减少了0.84个百分点。

实际上,IDC在2016年11月的数据显示,白牌厂商整体以10.3%的份额超过了联想、思科和IBM等单个品牌商。

我们认为,2017年数据印证了白牌服务器份额有所提升的市场感知,品牌厂商和白牌厂商的竞争格局进一步成型。

简单来看,在BAT为主的互联网市场,下游客户议价能力强,使得服务器厂商利润空间有限。

到2017年底,品牌厂商的毛利率已经在历史低位(如浪潮综合毛利率从13%下滑到10%),预计白牌厂商要凭借价格优势快速扩大份额将面临挑战。

因此可以认为,行业整体毛利率基本触底,未来或将在这个基准附近小幅波动。

同时,服务器市场的竞争将演化成为头部品牌服务器厂商与白牌厂商寻求差异化定位的过程。

品牌服务器厂商或将致力于在改善上游(芯片、存储元器件厂商等)关系、发掘下游规模化效应、提升产品效率和创新商业模式上提供性价比之外的优势,吸引客户从白牌厂商回迁并尽量拓展利润空间。

潜在的商业机会可能包括提供平台软件附加值、把握超融合架构提升、切入供应链金融等。

二、国内外增长驱动原因各异,中国云计算面临新起点(一)普涨揭示国内外云计算所处发展阶段不同从下游市场划分(政府、教育机构、各种规模企业)看,中国服务器市场和全球市场的差异化明显。

全球市场主要是大型和超大型企业的细分领域增长迅速,而国内则是呈现各个细分领域普遍且大幅上涨的状态。

图2-1:全球服务器市场增长主要来源于大企业图2-2:2017Q4中国服务器各细分市场普遍大幅增长图2-3:2017年中国服务器下游市场占比具体来看,2017年中国市场出货量数据显示,除了占比较小的教育领域在一季度以及中小企业在二季度有一定波动外,整体均增长较快。

四季度企业类市场增速全部超过10%,普遍接近20%。

服务器收入方面,所有细分市场基本实现正增长,且二、三、四季度增速大部分超过10%。

企业类市场三、四季度基本在20%增速以上,四季度更是基本超过50%。

总结可知,全球服务器下游细分领域增长驱动来源于超大型企业,国内市场驱动来源于各个领域的普涨。

这意味着国外主要是公有云市场规模持续提升,即Facebook、亚马逊等超大型的公有云厂商采购量激增。

国内则是公有阿里等公有云厂商高投入的同时,中小企业及政府板块在私有云、政务云等市场齐头并进。

(二)中国云市场或处在2010年美国云市场突破时点上我们重点分析中国和美国两个主要云市场发展阶段的异同。

下面两图是最近10年中美服务器市场规模增长情况。

图2-4:2008~2017年美国服务器市场规模同比增速图2-5:2008~2017年中国服务器市场规模同比增速(1)首先,两个市场的发展不同步进一步得到验证。

2009~2010年,美国市场高增长主要是云计算带动(2006年亚马逊云计算平台推出,2008年谷歌入局),此后下游迎来波动,超大型企业保持正向增长。

2009年左右,中国市场增长也很高,但主要是当时市场基数较低的原因(如下图),中国处于追赶国外市场的阶段。

这一追赶的带动因素主要是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爆发所带来服务器需求释放。

(2)2010年之后,基本上超大型企业就成为美国服务器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不仅保持20~50%的同比增速,而且在各个下游领域中排名靠前。

再考虑本身其基数较大,这个增长体量尤为可观。

这是亚马逊、Facebook 、微软、谷歌等公有云厂商带动增长的典型表现。

-30.00%-20.00%-10.0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EducationGovernment Large Business (500-999)Medium Business (100-499)Small Business (1-99)Very Large Business (1000+)-40.00%-30.00%-20.00%-10.0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EducationGovernment Large Business (500-999)Medium Business (100-499)Small Business (1-99)Very Large Business (1000+)图2-6:2007~2017年中美服务器市场规模(单位:百万美元)30,00025,00020,00015,00010,0005,000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USA PRC(3)中国市场追赶的结果是和美国的差距在显著缩小。

2008~2017年美国服务器营收负增长情况较多(如2009、2011和2016年等),而中国大部分时间实现良好增长。

最终结果就是美国服务器市场从2007年是中国的7.0倍,缩小为2017年只有中国的2.4倍。

综合以上,2017年中国市场各下游领域增速基本同步高增长,和2010年的美国市场非常类似(上图中阴影部分)。

如果2006~2008年定义为美国云计算市场的萌芽期,那么2009~2010年则是其成熟期。

而现在的中国很有可能是处在2010年左右美国云市场迎来成熟期突破的起点。

我们认为,之后中国云市场的发展将有两个方面的趋势:(1)公有云市场将比照美国市场的发展,随着客户接受程度和IT复杂度逐步提高,在阿里、腾讯等头部厂商带动下渗透率走高;(2)随着需求向公有云转变,私有云市场增速或有所下降,但私有云绝对规模不会出现明显下滑,因为私有云模式将云计算技术在自有数据中心落地,仍然是金融、运营商、政府等行业客户的理想模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