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依法加快集体
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1〕35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打算单列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和房屋治理局、房屋土地资源治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
为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治理法》(以下简称《土地治理法》),强化耕地爱护机制,调动宽敞农民自觉爱护耕地的积极性,加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建设,依法爱护国家和农民集体土地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部决定在已有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力度,全面部署开展全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初始登记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提高对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重要地位的认识
(一)依法加快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是强化耕地爱护机制,调动亿万农民自觉爱护耕地积极性的重要举措。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农民对自身的权利不清,义务模糊,不能从自身利益动身,主动抵制乱占滥用耕地等违法行为,同时,农民对土地投入的积极性也受到专门大程度的阻碍。
通过加快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明确集体的产权主体地位以及农民与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法律关系,将农民与土地财产权紧密联系起来,就会激发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爱护耕地的积极性,从而在机制上将爱护耕地变成农民的自觉行动。
(二)依法加快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是爱护农民土地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全然途径。
集体土地所有权,是法律确定的农民集体的重要财产权。
通过加快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依法确认农民集体长期而稳定的土地所有权及其范围,保障农民土地合法权益,是爱护农民的全然利益,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政策的需要。
同时,通过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
依法对存在争议的土地进行调解、确权,将从全然上解决农村土地权属纠纷,消除阻碍农村稳定的消极因素。
(三)依法加快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是解决农村土地治理问题的有效措施。
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理手段,目前农村土地治理工作相对薄弱。
理顺农村土地产权关系,加强土地权属治理,是解决农村土地问题,加强农村土地治理的突破口。
通过尽快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明确集体土地产权主体,明确国家、集体之间的权属界线,明确集体土地的权利义务,将有助于农村土地治理工作的全面到位,保证各项治理手段的充分落实。
(四)依法加快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是国土资源统一治理的要求。
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相对滞后,阻碍了土地统一登记的进行,也造成了土地统一治理的困难。
集体土地所有权是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核心,尽快开展并完成集
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将林地、草地、耕地及建设用地等各类用地纳入到统一的登记体系中,幸免各类用地的权属纠纷,保证土地登记的统一性,将为全国城乡地政统一治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依法加快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是全面落实《土地治理法》和宣传有关土地政策的重要措施。
爱护和合理利用土地,必须依靠以土地为生存之本的农民,通过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促进土地差不多国策的落实。
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将土地证书发放到农民集体手中,是贯彻落实《土地治理法》的重要内容,必将使农民更加重视自身权利,增强其学习、掌握土地治理法律和政策知识的积极性,从而在宽敞农村掀起宣传、普及《土地治理法》及有关土地政策规定的热潮。
为此,各级国土资源治理部门一定要站在加强国土资源统一治理,建立亿万农民自觉爱护耕地机制,切实爱护农民利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全局高度,从国土资源治理长远进展的战略动身,充分认识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重要意义,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集中力量,克服困难,确保工作如期、圆满完成。
二、严格按照《土地治理法》的规定,确定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
具体确权要求如下:
(一)凡是土地家庭联产承包中未打破村民小组(原生产队)界线,不论是以村的名义依旧以组的名义与农户签订承包合同,土地应确认给村民小组农民集体所有。
考虑到各地的差异和村民小组组织机构不健全的实际,在具体登记发证时,可采取两种方式进行:一是,有条件的地区,可将《集体土地所有证》直接发放到村民小组农民集体;二是采取“组有村管”的方式,将《集体土地所有证》发放到村,由村委会代管。
为体现村民小组农民集体的所有权主体地位,土地证书所有者一栏仍填写村内各村民小组农民集体的名称,并注明土地所有权分不由村内各村民小组农民集体所有。
待条件成熟时,可将《集体土地所有证》换发到组。
关于差不多打破了村民小组农民集体土地界线的地区,应本着尊重历史,承认现实的原则,对这部分土地承认现状,明确由村农民集体所有。
(二)能够证明土地差不多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所有权应依法确认给乡(镇)农民集体。
没有乡(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的,乡(镇)集体土地所有权由乡(镇)政府代管。
(三)不能证明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或村民小组农民集体所有的集体土地,应依法确认给村农民集体所有。
土地所有权主体以“××村(组、乡)农民集体”表示。
三、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狠抓落实
各级国土资源治理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和领导,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层层落实责任制。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因地制宜,做好本地区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的政策和技术指导工作。
要结合启用新版土地证书的契机,大力宣传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便民措施,争取全社会对这项工作的支持。
要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做好外部协调,制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国土资源治理部门要建立完善内部工作制度和协调机制,相互支持、积极配合。
今后,转用、征用集体土地和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建设项目立项时,应当提供《集体土地所有证》,作为项目审查、征地补偿的依据。
要做好登记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保证登记发证工作的质量。
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合理安排工作进度,力争用三年的时刻,差不多完成本地区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
要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