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安装空调工程
8.4.3 制冷管道连接
焊接、法兰连接、丝扣连接
8.4.4 制冷管道的敷设
(1) 制冷剂管道均应设置坡度。坡度和坡向视各设 备之间的具体管道而定。
(2) 液体管道不应有局部向上凸起的现象,气体管 道不应有局部向下凹陷的现象,以免产生“气囊”和 “液囊”,阻碍液体和气体流动。
(3) 蒸发器安装在压缩机之上时,为防止压缩机停 机时制冷剂液体流入压缩机引起压缩机下次启动时发生 液击,应将蒸发器出口之吸气管向上弯曲后再与压缩机 相接。
(2) 回风式系统 这种系统的特点是在送风中除一部 分室外空气外,还利用一部分室内回风。回风系统由 于利用了一部分回风,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比直流式 大为减少。 一次回风、二次回风
(3) 封闭式系统 封闭式空调系统处理的空气全部取 自空调房间本身,没有室外新鲜空气补充到系统中来, 全部是室内的空气在系统中周而复始地循环。因此,空 调房间与空气处理设备由风管连成了一个封闭的循环环 路
4)将风机安装在减振基础上,并且风机的进、出风口与 风管之间采用软管连接。
5)在空调机房内和风管中粘贴吸声材料,以及将风机设 在有局部隔声措施的小室内等等。
8.3 空调房间
送风口形式 气流组织
8.4 空调冷源及制冷设备
1、定义:是指用机械方法,从一个有限的空间内取出 热量,使该处的温度降低到所要求的程度。这个过程 是热传递来完成的。
(3) 空气-水系统
以空气和水为介质,共同承担室内的负荷。空气-水系 统是全空气系统与全水系统的综合应用,它既解决了全空 气系统因风量大导致风管断面尺寸大而占据较多有效建筑 空间的矛盾,也解决了全水系统空调房间的新鲜空气供应 问题,因此这种空调系统特别适合大型建筑和高层建筑。 (4) 制冷剂系统
以制冷剂为介质,直接用于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去 湿或加热。实质上,这种系统是用带制冷机的空调器(空 调机)来处理室内的负荷,所以这种系统又称机组式系统。
8.2.2 空调系统的组成
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空调系统应由空气 处理、空气输送、空气分配及调节系统等四个基 本部分组成。
图7-38 二次回风集中式空调系统
空 调 管 道
管 道
过加 喷 滤热 水 器器 室
二
一 次 加
过 滤 器
次 加 热
热
8.2.3 空调系统的分类
1.按空气处理设备的集中程度分类 (1) 集中式系统
障率高、日常维护工作重大、噪声大。
(3) 半集中式系统
对室内空气处理(加热或冷却、去湿)的设备分设在 各个被调节和控制的房间内,而又集中部分处理设备, 如冷冻水或热水集中制备或新风进行集中处理等。半 集中式系统在建筑中占用的机房少,可以容易满足各 个房间各自的温湿度控制要求,但房间内设置空气处 理设备后,管理维修不方便,如设备中有风机还会给 室内带来噪声。
(3) 制作三通时,支管应按介质流向弯成90°弧形与主 管相连。当支管与干管同径且管内径小于50mm时,则需在 干管上用直径大一号的管段按以上规定进行焊接。
(4) 氨管道及氟利昂管道所用的阀门都是专用阀门,应 分别选用氨用和氟利昂用的阀门,安全阀、压力表等也是 专用的。
(5) 氨管法兰采用PN=2.5MPa的凹凸面平焊方形或腰 子形法兰。
基本设备:喷水室、表面式换热器、电加热器、 空气除湿处理、净化处理设备
3 消声与减震
消声措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设法减少噪 声的产生;二是必要时在系统中设置消声器。
在所有降低噪声的措施中,最有效的是削 弱噪声源。因此在设计机房时就必须考虑合理 安排机房位置,机房墙体采取吸声、隔声措施, 选择风机时尽量选择低噪声风机,并控制风道 的气流流速。
建2 空气调节系统
8.2.1 空调系统的任务
空气调节(以下简称空调)系统的任务是对空气进 行加热、冷却、加湿、干燥和过滤等处理,然后将经过 处理的空气输送到各个房间,以保持房间内空气温度、 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以满足 各类房间对空气环境的不同要求。
(6) 氟利昂制冷系统的管道管径小于20mm时,一般采 用紫铜管,管径在25mm以上的采用无缝钢管。
图1 制冷剂管道三通示意图
8.4.2 制冷管道的清洗
制冷管道在安装前必须进行除锈、清洗和 干燥,管壁应清洁且不含水分。因为铁锈、污 物等进入系统内,造成压缩机的活塞、气缸、 阀片及油泵等损坏,或系统阀门、滤网将被堵 塞,使压缩机无法正常工作,甚至造成严重事 故;又因氨易溶于水,氨含有水分时会降低纯 度,影响制冷工作正常进行,而氟利昂不溶于 水,含水分时易引起系统的“冰塞”。
空气处理箱:冷冻水
5、原理 (1)压缩式制冷 (2)吸收式制冷
库房内景
库房内景
物流冷库
恒温加工车间
恒温加工车间
净化恒温
制冷机房
库房外景
库房外景
8.4.1 制冷剂管道及阀件的选用
(1) 一般氨制冷系统管道选用10#、20# 优质碳素钢无缝钢管,工作温度小于-40℃者采 用低温用合金钢管。
(2) 氨管的弯管采用弯曲半径3.5~4D为宜, 椭圆率不应大于8%,不得使用焊接弯头(虾米 弯)及褶皱弯头。
风机盘管空调系统如图7-41所示:它主要由下列部 件组成:冷水机组、锅炉换热器、水泵及其管路系统、 风机盘管机组。
风机盘管系统的优点是: ①冷源和热源集中;便于维护和管理。 ②布置灵活,各空调房间能独立调节互不影响。 ③机组定型化、规格化、易于选择和安装。
2 根据集中式系统处理空气来源分类
(1) 直流式系统 直流式系统处理的空气全部取自室 外,即室外的空气经过处理达到送风状态点后送入各 空调房间,送入的空气在空调房间内吸热吸湿后全部 排出室外。
(9) 从液体干管引出支管,应从干管底部或侧面接 出;从汽体干管引出支管,应从干管顶部或侧面接出。 有两根以上支管与干管相连,连接间距相互错开。
(10) 管道与压缩机或其他设备相接时不得强迫对口, 以减少附加在设备上的力和力矩,削弱产生金属疲劳影 响。
(11) 接压缩机的吸、排气管道必须设单独支架,这 样压缩机可不承受管道重力。管径≤20mm的铜管,由 于管径小,材质硬度差,一定跨距的直线水平管段易产 生挠度,在阀门处更会引起管段变形。因此,为防止管 段变形,在阀门处应设置支架。
(4) 蒸发器安装在冷凝器或贮液器之下时,为防止 压缩机停机后制冷剂液体继续流向蒸发器,应将冷凝器 或贮液器出口之液体管向上弯曲后再与蒸发器相接,或 在液体管上安装电磁阀。
(5) 吸、排气管道设置在同一支吊架上时,为减少 排气管高温影响,要求上下安装的管间净距离不应小于 200mm,且吸气管必须在排气管之下。水平安装的管 间净距离不应小于250mm。
图7-40局部空调系统示意图 1-送风口 2-电加热器 3-送风管道 4-空调机组 5-回风管道 6-回风口
局部空调系统的主要优点有: 1)安装方便。它是整机安装的,接通电源即可投入运
行。 2)灵活性大。由于各空调房间是各自独立的,所以各
房间所需的温、湿度,运行耐间等可以自行调整。 3)房间之间无风道相通,有利于防火。其缺点是:故
(6) 凡需保温的管道,支、吊架处必须垫以经过防 腐处理的木制衬瓦,以防止产生“冷桥”。衬瓦的大小 应满足保温厚度的要求。
(7) 在进行管道和支架的布置时,应考虑排气管路 的热膨胀,一般均利用管道弯曲自然补偿。排气管道通 过易燃墙和楼板时,应采用阻燃性材料隔离。
(8) 管道穿过楼板或墙时应设置套管,焊缝不得置 于套管内,钢制套管应与墙面或楼板底面平齐,并比地 面高20mm,管道与套管间空隙应用隔热或其他阻燃材 料填塞,并不得作管道支承。
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设备、风机和水泵等都集 中设在专用的机房内,称为集中式空调系统。这种空 调系统的特点是服务面大、处理空气多、便于集中管 理,但它的主要特点是:往往只能送出同一参数的空 气,难于满足不同的要求。
(2) 局部式空调系统
这种系统是把冷源、热源、空气处理、风机和自 动控制等所有设备装成一体,组成空调机组,由工厂 定型生产,现场整机安装,图7-40是一局部空调系统 的示意图,空调机组一般装在需要空调的房间或邻室 内,就地处理空气,可以不用或只用很短的风道就可 把处理后的空气送入空调房间内。
8.2.4 空气处理和消声减震
对空气的主要处理过程包括热湿处理与净化处理两 大类,其中热湿处理是最基本的处理方式。
最简单的空气热湿处理过程可分为4种:加热、冷 却、加湿、除湿。
表面式空气加热器、电加热器;表面式空气冷却器或 用温度低于空气温度的水喷淋空气;向空气加入干蒸 汽 、利用喷水室喷循环水 ;用表冷器与喷冷水对空 气进行减湿、液体或固体吸湿剂。
为减小风机的噪声,可采取下列一些措施:
1)选用高效率、低噪声形式的风机,并尽量使其运行工 作点接近最高效率点。
2)风机与电动机的传动方式最好采用直接连接,如不可 能,则采用联轴器连接或带轮传动。
3)适当降低风管中的空气流速,有一般消声要求的系统, 主风管中的流速不宜超过8m/s,以减少因管中流速过大而 产生的噪声;有严格消声要求的系统,不直超过5m/s。
a) a)直流式
b)
c)
图7-39各类集中式空调系统
b)一次回风式 c)二次回风式
d) d)封闭式
3.按处理空调负荷的介质进行分类
(1) 全空气系统 以空气为介质,向室内提供冷量或热量,由空气来
全部承担房间的热负荷或冷负荷。 (2) 全水系统
全部用水承担室内的热负荷和冷负荷。当为热水 时,向室内提供热量,承担室内的热负荷;当为冷水 (常称冷冻水)时,向室内提供制冷量,承担室内冷 负荷和湿负荷。
2、分类:天然制冷、人工制冷 (1)天然制冷:深井水、山洞风、天然冰 (2)人工制冷:蒸汽压缩式、蒸汽喷射式、吸收式制
冷、半导体制冷 3、制冷设备: 冷库、冰箱、酒水速冻机、炒冰机
4、制冷剂和冷媒 : (1)制冷剂(工质) 1)定义:用来实现制冷的工作物质。 2)类型:氨、氟利昂 (2)冷媒 1)定义:用来传递冷量的媒介物质。 2)类型:空气、冷冻水、盐水等。 3)应用: 冷库、冰箱: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