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信息处理能力第一节信息检索与交流一、信息与信息检索概述(一)信息与信息素养1、信息的概念信息是以某种载体形式贮存、传播的人类文化成果。
具有传播的特点,因此人们将其解释为“信息就是一种消息、资料或数据。
”2、信息素养的概念信息素养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
从一下三方面理解:(1)对信息(涵盖多种信息源)进行有效的检索、评价和使用。
(2)对信息进行批判性思考,并将有用信息变成自己思想的一部分。
(3)对信息进行主动鉴别,能区别对待信息。
(二)信息检索的概念1、广义的信息检索(又成为“信息存储与检索”)是指将信息按一定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信息的过程。
2、狭义的信息检索仅指有序化知识信息的检索查找。
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1)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2)信息检索的技术或方法(3)满足信息用户的需求(三)信息检索与文献文献是信息的主要存在方式。
信息检索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文献检索。
文献研究的理论“按照文献信息的加工深度划分”,将文献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
1、一次文献指初次正式发表的文献,如著作、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研究报告等。
一次文献是以完整的原初的状态存在的,但是它的存在是无序的。
2、二次文献指在一次文献的基础上,根据文献检索的需要加工而成的,是一次文献的序化,方便人们利用。
二次文献就是人们检索文献的工具,如数目、索引、文摘等。
3、三次文献是利用二次文献对一次文献加以整理而成的,即具有二次文献的有序性,又能提供一定一次文献信息,如述评、专题报告、辞典、年鉴等。
三次文献可以作为检索工具使用。
二、信息检索的方法(一)工具书检索1、工具书的含义工具书是汇集较为完备的知识或资料,按特定方式加以编排,专供查阅,以解难释疑的图书。
工具书具有查考性、概括性和易检性的特点。
2、工具书的种类根据工具书的基本性质和使用功能,可以将其划分为检索工具书和参考工具书。
(1)检索工具书检索工具书主要指书目、索引、文摘,是查找检索书刊资料的工具,为人们指引读书门径,提供资料线索、出处。
①书目即图书目录,是记录图书名称、作者、卷册、版本、定价,间或叙及学术源流、图书流传、内容得失和收藏情况的工具书。
书目既包括综合性书目,如《四库全书总目》、《全国总书目》,也包括专题性书目,如《中国地方志综录》、《历代人物年谱集目》等。
②索引又称通检或引得,是指将文献中具有检索意义的事项(可以是人名、地名、词语、概念或其他事项)按照一定方式有序编排起来,以供检索的工具书。
索引可分为书籍索引(如《十三经索引》)和报刊索引(如《全国报刊索引》)。
③文摘是“对文献内容作实质性描述的文献条目”。
具体地说,文摘是简明、确切地记述原文献重要内容的语义连贯的短文。
常用的文摘有《中国电子科技文摘》、《机械制造文摘》等。
(2)参考工具书①参考工具书主要包括字典、词典(辞典)、百科全书、年鉴、手册、名录、表谱、图录、政书、类书等,解难释疑,提供具体的知识和资料。
字典和词典(辞典)有时合为一个类型。
字典是解释汉字的形、音、义及其用法的工具书;词典(辞典) 是解释词语的概念、意义及其用法的工具书。
两者都解释字、词,只是主次和详略有所不同,没有严格的界限。
根据字词典的收录内容、解释方法和作用,可将其分为三大类:A.语言性的。
收录普通字词,并解释其读音、意义和用法,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英语词典》等。
B.专科性的。
收录各学科名词术语,并说明其代表的事物、现象及其发展变化,如《教育大辞典》、《心理学大辞典》、《中国美术词典》等。
C.百科性的。
普通名词术语和学科名词术语均会收录,如《辞海》、《词源》。
②百科全书是知识的总汇,是概括人类一切门类知识的最完备的工具书,被称为“工具书之王”、“没有围墙的大学”。
百科全书有综合性的,也有专科性的。
综合性百科全书有《中国大百科全书》、《美国百科全书》等,专科性百科全书有《儿童百科全书》、《教育类百科全书》等。
③年鉴又称年报、年刊,是系统汇集年度时事文献、学科进展和各项统计资料的连续性出版物,如《世界知识年鉴》、《中国教育年鉴》、《中国出版年鉴》。
④手册是汇集某一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资料或数据,供读者随时翻检查阅的便于浏览的工具书,如《教师教学工作手册》、《汉语方言调查手册》、手册又称指南、便览、须知等,它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⑤名录,又称便览,是汇集机构名、人名、地名等专用名及其简要资料的工具书,包括人名录、机构名录、厂商名录和研究项目名录等。
它的功能是提供交往信息,如《期刊名录》。
⑥表谱,也称表册,是一种表格的专辑,它是采用图标、谱系形式记载事物发展以指示时间概念或谱列历史事实的一种工具书,主要包括年表、历表和专门性表谱。
表谱提供历史发展的信息,如《中国文化史年表》、《中国历史大事纪年》、《中外历史年表》。
⑦图录是汇集有关方面(或某一学科)的事物,并用图像形式绘录和摄制下来,加以分类编排的一种直观性的特殊工具书。
图录主要分为两种:地图和图谱,包括地图、历史图谱、文物图录、人物图录、艺术图录、科技图谱等,如《世界地图》、《中国历史图谱》。
⑧政书是主要记载典章制度沿革变化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的专书。
政书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通史式政书,名称中一般有“通”字,如《通典》、《文献通考》;另一类是记述某一朝代典章制度的断代式政书,称为会典、会要,如《唐会要》、《元典章》。
⑨类书是我国古代百科全书式的资料汇编,辑录各种书中的材料,按门类、字韵等编排以备查检,如《太平御览》、《古今图书集成》、《艺文类聚》。
3、工具书的结构工具书一般由序跋、凡例、正文、附录等几个部分组成。
(1)序跋是说明书籍著作或出版宗旨、编辑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及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序”一般置于书籍或文章前面,包括“绪论”、“前言”等。
置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
(2)凡例也称例言、出版说明等,主要用于向使用者解说工具书的编排细则,包括所收内容、起止时限、编排体例、标识符号、检索方法、功能特点、适用对象等内容。
(3)正文是工具书的主题部分,用于具体解说工具书的所有条目,是提供检索你的主要对象。
(4)附录大多是与检索和利用本工具书有关的各种辅助材料,如各种辅助索引、图表、参考书目等。
4、工具书的排检方法中文工具书的排检方法主要有字顺法、分类法、时序法、地序法和主题法。
(1)字顺法。
又称字序法,是指将工具书中所收的标目单字或复词,按一定的规律顺序进行编排,使之成书的方法。
字典、词典、百科全书、手册等多采用这种方法。
根据汉字的形体和读音特点,字顺法可以分为形序法和音序法两类。
形序法是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找出它们在形体上某些共同点加以排列。
形序法又分为部首法、笔画笔顺法和号码法。
A.部首法就是将同部首的字归为若干部,按部首笔画多少为序,同类部首的字按部首以外字形的笔画多少先后排列。
《辞海》是部首法的代表,其正文严格按部首法的规则编排。
B.笔画笔顺法是按汉字笔画数多少,并结合起笔笔形排列汉字的方法。
其基本规则是:笔画少的字排在前,笔画多的字排在后;笔画数相同的,再按每个汉字的笔形或部首排列。
笔画法常用于编制工具书的辅助索引。
C.号码法是形序法的一种变形,它是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用数码大小为序的排检方法。
号码法有四角号码法、中国字度撷法及其他各种号码法。
最常见常用的是四角号码法,其口诀是:“横一垂二三点捺,叉四插五方框六,七角八八九是小,点下有横变零头。
”音序法是按照字音排列汉字的方法,主要有汉语字母法、韵部法和注音字母法。
A.汉语拼音字母法是按照汉语拼音字母顺序编排单字或复词的一种排检方法,可按汉字拼音顺序查检。
这种排检方法符合国际上工具书的编排规则,使用最为普遍。
B.韵部法是音序法中最早使用的一种,它是按所收条目的首字或末字韵部的次序排列的一种方法,多见于旧工具书。
如果研究工作需要了解古韵,可利用《辞源》《汉语大字典》等工具书查询。
C.注音字母法是按照注音字母顺序编排单字或复词的一种排检方法。
注音字母是《汉语拼音方案》实施之前同行的汉字注音符号,以北京语音为标准,其形体利用汉字的偏旁改造而成。
(2)分类法。
分类法是把文献或知识内容,按照学科体系或事物性质分门别类加以组织的排检方法。
分类法可以分为学科体系分类法和事物性质分类法。
学科体系分类法是把文献或知识内容,按照学科属性和知识系统性类分的一种排检方法。
书目、索引、文摘、年鉴等工具书多用此法。
事物性质分类法是把知识内容按事物属性类分的一种排检方法。
类书、政书、手册等类工具书多用此法。
(3)时序法。
又称“年代排检法”、“编年排检法”,它是按照事物、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或人物的生平事迹存贮和检索文献信息的方法。
年表、历表、年谱、年鉴、史书、传记等文献中常采用此法,如《中国历史纪年》、《中外历史年表》。
(4)地序法。
地序法是按照一定时期的行政区划为序排列文献信息资料的方法。
此法主要用于编排地理和地方资料等地域特性占主导地位的参考工具书,如《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世界地图集》等。
(5)主题法。
主题法是根据代表事物或概念的名词术语的字顺进行排检的方法。
主题词提示文献记述的中心内容或对象,主题词本身则按首字读音或笔画等顺序排列。
书目、索引常采用此法。
5、工具书检索的一般程序(1)根据需要确定检索范围。
熟悉所要检索的资料的性质,明确它属于哪个学科或哪一类。
对工具书的性质有一定正确的认识,可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从而缩小检索范围,便于快速检索。
如果确认不了比较正确的检索范围,则可利用综合性工具书。
(2)熟悉和利用现有的对口工具书。
工具书种类繁多,必须对各种工具书比较熟悉,才能够按图索骥。
各类工具书都有一定的收录范围和编纂目的。
在熟悉工具书的基础上,才能选择对口的工具书,避免浪费时间与精力。
(3)查阅凡例和熟悉排检法,检索出所需资料。
一般工具书的凡例说明了该工具书的编纂原则、编纂时间、出版时间、所收词目数量和范围、如何使用检索等内容。
目录里则排列出了本辞书的全部内容标题,列出了各种不同的排检方法。
供熟悉不同排检法的人选择使用。
查阅凡例是是工具书检索的必要准备。
(4)摘录和复制资料。
摘录和复制资料的途径主要有:卡片摘录,在所需资料很少时使用;复印,在所需资料很多、长篇大论时使用;下载打印,针对电子数据或资料使用;④剪贴,针对自己订阅的报刊和书籍而使用;电脑保存,是针对有自用电脑的人而言的,但必须做好多个备份或保存到多个移动硬盘里。
(5)整理资料。
一般是分类整理,有笔记式、卡片箱式、袋装式等各种形式。
(二)网络信息检索1、网络信息检索的含义网络信息检索是指信息用户通过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现代化技术,为处理解决各种问题而查找、识别、获取网上相关的事实、数据、文献信息的活动及过程,它包括信息的存储与检索两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