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沉积岩特征及主要岩石类型

沉积岩特征及主要岩石类型

意义:原生沉积构造可以确定沉积介质的营力和水 动力状态,有助于分析沉积环境;确定底层的顶底 和层序。
17
4. 沉积岩的构造
沉积岩(原生)构造的主要类型: 层理构造 面理构造 暴露成因构造 化学成因构造 生物成因构造
18
层理构造
层理构造:沉积物在搬运和沉积过程中,由 介质(水流、风等)的流动,在沉积岩内部形 成的成层构造,由沉积物的颜色、成分、粒 度、结构、层厚以及形态沿垂向上的变化显 示出来。 它是沉积岩中最重要的一种构造, 是区别于岩浆岩、变质岩最重要的标志。由 纹层、层系和层系组构成。
次生色:由于风化、侵染等次生变化形成的颜色。如肉 红色的正长石颗粒风化后成为白色的高龄石等。
39
沉积岩的基本特征
沉积岩的分类
➢ 陆源沉积岩 ➢ 火山源沉积岩 ➢ 内源沉积岩
陆源沉积岩 火山源沉积岩 内源沉积岩
40
二、沉积岩的分类
由于沉积岩的种类繁多,在成因和成分等具有复杂性, 目前对沉积岩的分类尚有不同观点。
碎屑结构 泥质结构 火山碎屑结构 粒屑结构/晶粒结构 生物结构
8
碎屑结构
碎屑结构:由机械破碎产生的各种碎屑物被胶结起 来形成岩石的一种基本结构。包括碎屑颗粒的结构、 杂基或胶结物的结构以及碎屑和填隙物之间的关系 等诸多特征。 各种碎屑岩,特别是砾岩、砂岩常 具有,主要有砾状、砂状结构。
颗粒的大小(mm):砾级 2-1000,砂级0.05-2, 粉砂级 0.005-0.05,粘土级 <0.005(泥质结 构)
鲕粒灰岩
结晶灰岩
15
生物结构
生物结构:由生物 遗体或生物碎屑 (含量>30%)组 成的一种结构。 生物礁灰岩
泥质结构是沉积岩 中特有的结构。
生物礁灰岩
16
生物碎屑(灰)岩
4. 沉积岩的构造
沉积岩的构造,指沉积物沉积时或沉积后,物理、 化学或生物作用形成的,组成岩石的各种组分的空 间分布和排列方式所显示出来的宏观形貌特征。在 沉积过程中及沉积物固结成岩之前形成的构造为原 生构造;固结成岩之后形成的构造为次生构造。
22
水平层理:纹层彼此平行并与岩层面平行,薄纹层(12mm)。出现在细粒沉积岩如粉砂岩和粘土岩中,反映稳 定、宁静的水动力条件,以悬浮方式缓慢沉积,如湖泊深 水区、泻湖和深海区等。
23
平行层理:由彼此平行 并与岩层面平行的纹层 组成,碎屑力度比水平 层理粗大,纹层较厚。 是在水流较快的浅水环 境中形成的,如河道、 湖岸和海滩,常与大型 交错层理共生。
细砂岩 0.25-0.05mm
粉砂岩 0.05-0.005mm
粘土岩 < 0.005mm
53
一般特征
2) 圆度

次圆
次棱

54
一般特征
(2) 填隙物(杂基、胶结物)的结构
1) 杂基的支撑类型: 颗粒支撑,杂基少,碎屑颗粒彼此接触; 杂基支撑,杂基多,碎屑颗粒基本上互不接触。 2) 胶结类型(主要通过显微镜观察,了解): 基底式胶结,碎屑颗粒彼此不接触,呈游离状分散在胶
泥质结构是沉积岩中特 有的结构。
粘土岩 12
火山碎屑结构
火山碎屑结构: 由火山碎屑经 沉积作用形成 的岩石所构成 的一种结构。
火山碎屑岩
13
粒屑结构
粒屑结构:有机械沉积作用参与形成的内源沉积岩。 灰岩、白云岩、硅质岩等。 竹叶状灰岩
14
泥质条带灰岩
晶粒结构
晶粒结构:由化学或生物化学沉积作用形成的结晶岩石 所具有的结构。碳酸盐岩、硅质灰岩等。
一般认为,物质来源是划分沉积岩最重要的依据。因为 物源不同,其成分和性质也不同,其搬运和沉积作用 的方式以及成岩后生阶段的作用方式和特点也不同。 按沉积物的来源分为陆源沉积岩、火山源沉积岩和内 源沉积岩三大类。成分和结构是进一步划分的依据。
41
二、沉积岩的分类
陆源沉积岩:主要由机械搬运沉积的陆源物质组成,如 砾岩-砂岩-粉砂岩-粘土岩。
碎屑的物质成分
碎屑结构
主要岩石类型
砾岩/角砾岩
砂岩
粉砂岩
粘土岩
45
陆源沉积岩分为两大类:碎屑岩和粘土岩。 碎屑岩,为母岩风化后的各种机械破碎的固体碎
屑组成,包括砾岩、砂岩、粉砂岩; 粘土岩(泥质岩) ,为粒径小于0.005毫米的细粒
粘土矿物组成。
46
一般特征
1. 碎屑岩的基本组成部分
碎屑颗粒:破碎的固体碎屑,占岩石组分的50%以上, 如砾岩中的砾石,砂岩中的砂。
杂基:碎屑颗粒之间的机械混入物,又称基质,常见为 粘土、粉砂等。杂基与砾石、砂等碎屑颗粒同时沉积 同时形成。
胶结物:充填于碎屑颗粒孔隙内的化学物质(钙、硅、铁 质等),使岩石更坚硬。
孔隙:碎屑之间未被其它物质占具的空间,可以是原生 也可以是次生。
47
一般特征
1. 碎屑岩的基本组成部分
胶结物
碎屑颗粒
结核:是一种成分、颜色、结构等方面与围岩显著 区别的自生矿物集合体。
缝合线:在垂直层面的切面中呈锯齿状的裂缝,在 碳酸盐中最为常见,认识是压溶作用的产物。
35
结核
缝合线
鲕粒灰岩
结晶灰岩 36
生物成因构造
叠层构造:蓝绿藻在生长过程中粘结细碎屑物质而形成 的一种成层构造。可以只是顶、底层,向光性。
痕迹构造:生物在沉积物表面或内部活动时,遗留下来 的具有一定形态的痕迹。
20.4
4.55
25.6
15.11
3.85
0.03
1.45
0.07
3.15
14.51
4.25
9.07
0.97
0.15
0.73
7
3. 沉积岩的结构
沉积岩的结构,指组成物质的颗粒性质(粒度、表面 特征)、形状、大小及相互关系等。沉积岩的结构 类型及其特点取决于岩石的形成作用,是沉积岩的 几个主要坚定特征(成分、结构、构造、颜色)之一。 主要结构类型有:
碎屑岩的结构与岩浆岩和变质岩有很大的不同,后 者的矿物颗粒之间是连续接触的;而在碎屑岩中, 颗粒之间以点接触,颗粒之间有孔隙,这些孔隙被 胶结物或者细粒填隙物质充填。因此,具有孔隙是 9
砾状结构(砾岩)
10
砂状结构
石英砂岩
粉砂岩
11
泥质结构
泥质结构:由极细小的 碎屑和粘土质矿物 (粒度<0.005mm) 经胶体凝聚作用形成 的一种结构。粘土岩。
纹层 层系
顶面
底面
层系
层系组
20
(2) 层理的厚度分类
层理的厚度分类是以层系的厚度为标准的。 小型层理:层系厚度<3cm 中型层理:层系厚度3-10cm 大型层理:层系厚度10-200cm 特大型(巨型)层理:层系厚度>200cm
21
(3) 层理的形态分类
按层理的形态及其与层系界面的关系,分为: 水平层理 平行层理 波状层理 交错层理 粒序层理 块状层理
37
叠层构造
痕迹构造
叠层石
恐龙足迹
38
5. 沉积岩的颜色
沉积岩的颜色,是沉积岩鉴别沉积岩的重要标志之一, 与矿物的颜色相同,沉积岩的颜色可分为继承色、自 生色和次生色。
继承色:碎屑岩类碎屑物的颜色。如,当碎屑物大部分 由正长石组成时,呈现红色,由石英组成则呈现白色 等。碎屑岩具有。
自生色: 沉积盆地中自生物质及粘土矿物构成的颜色。 多为化学岩类以及粘土岩类具有。
杂基
孔隙
48
一般特征
2. 碎屑的物质成分
(1) 碎屑颗粒,包括矿物碎屑和岩屑两种。 矿物碎屑,一个碎屑颗粒只由一种矿物单晶组成的,最
常见的有抗风化能力强的矿物如石英、斜长石、白云 母,以及部分重矿物如锆石、榍石、磷灰石等; 岩屑:由两种以上矿物构成,是母岩机械破碎形成的岩 石碎块,多出现在砾岩中。 (2) 填隙物 杂基和胶结物合称碎屑岩的填隙物。
沉积岩
岩浆岩
Fe2O3>FeO
Fe2O3<FeO
K2O>Na2O
K2O>?<Na2O
富含CO2和H2O 少
富含有机质
6
2. 沉积岩的矿 物成分
矿物
Ol Opx/Cpx Hbd
沉积岩中已知的矿物达160 Bi
种以上,而组成岩石的 An(Ca-rich)
90%以上的矿物只有20
Qtz Pl
余种(造岩矿物一般1-3 Mov.
27
块状层理:又称均匀层理,岩层内部物质均匀,不 显层理性,通常是快速堆积条件下的产物。
28
面理构造
面理构造:发育在沉积岩层顶面和底面的构造。主要有 波痕:是沉积物或沉积岩层面上有规律的起伏现象,是
在水或风的作用下,沉积物表层砂质在迁移过程中形 成的沙波在层面上留下的痕迹。可分为(1)风成波痕、 (2)流水波痕和浪成波痕。 槽模:是一种底面构造,一端浑圆状突起,指向上游; 一端向下游方向张开。是泥质沉积物表面被流水冲刷 出槽穴后,被后来的砂质沉积物充填,保留在砂岩的 底面上。
火山源沉积岩 集块岩>64mm 火山角砾岩
64-2mm 凝灰岩<2mm
内源沉积岩 碳酸盐岩 硅、铝、铁、锰、磷质岩 蒸发岩(硫酸盐、卤化物) 可燃有机岩
43
沉积岩的基本特征 沉积岩的分类 陆源沉积岩
➢ 一般特征 ➢ 主要岩石类型
火山碎屑岩 内源沉积岩
44
三、陆源沉积岩
一般特征
碎屑岩的基本组成部分
2)形态:
一般用圆度表示,分为圆、次圆、次棱角、棱角(见下张
PPT)。同样圆度也可以反映搬运距离和沉积时的水动
力状态。
52
一般特征
1) 粒度
砾岩
巨砾岩 d>1000mm 粗砾岩 1000-100mm 中砾岩 100-10mm 细砾岩 10-2m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