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打造高效课堂之我见

打造高效课堂之我见

打造高效课堂之我见
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方式。

新课程要求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之模式,以提高课堂效率。

高效课堂不仅是提高学习质量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

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教师是高效课堂的主持者而不是主宰者。

如何打造高效课堂?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方面来入手: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处理好角色
教师的观念、角色的转变是关键。

教师要转变观念,把传统的“注入式,填鸭式”教学变成学生”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定教,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悟发表观点,用语言去表达思想,变讲台为自我展示的舞台。

要做到以上方面,教师首先要及时转变观念,实现从传统课堂到高效课堂的意识转变,把课堂变成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而不是教师的说教空间。

教师要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教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着重讲解学生预习中的疑难。

容易理解的内容尽量少讲,或者不讲。

教师要“辅差树优”“以优带差”,培养优秀生,辅导学困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教师要多了解学生,多与学生沟通,尊重学生的个
性,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积极采纳学生好的建议,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二、高效课堂需要做充分的准备
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是提高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

课堂要高效,对教师的要求不是松了反而是更加严格了。

课前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程序。

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环节。

要着重看好教学对象,特别“看学生”,层层落实到人。

设计要符合本班学生的知识水平,之前的设计若不符合,必须反复修改,直至完善为止。

因为课前准备是高效课堂能否实现的关键,也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因素。

三、高效课堂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高效课堂需要活跃课堂气氛,这就需要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可以发现、培养创新人才。

教师是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要重视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

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

充分调动学生的良好情绪,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

课堂要使每个学生都进入角色,都动起来。

课堂节奏要随着学生的学习节奏变化而变化。

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不偏不向,“有教无类”。

四、高效课堂结构、知识结构需重新构造
高效课堂需要科学的方法指导。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习。

”打造高效课堂的今天,教师不仅要改进教学方法,也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被动地听,不易打动学生,导致教学的实效性差。

而今的教学应特别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自主学习,而这些学习方法均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课堂要坚持以学生为主,而不是以教师为主;以练为主,而不是以讲为主;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而不是以教师的说教为主。

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是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能力、提高整体学习效果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是教学的主导者、参与者。

教师要以启发点拨为主,通过不同的形式使学生完全动起来,并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让这种主动的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作者单位甘肃省山丹县霍城中心小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