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非法人组织

非法人组织

一、非法人组织的概念
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其他组织是指合法成立的、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但又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

非法人组织应当具备以下法律特征:
第一,依照法定程序设立。

在程序上须履行法定的登记手续,经有关机关核准登记并领有营业执照或社会团体登记证。

第二,有一定的组织机构。

即拥有符合规定的名称、固定的从事生产经营等业务活动的场所,以及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和负责人,使之能够以该组织的名义对外从事相应的民事活动。

第三,有一定的财产或经费。

值得注意的是非法人组织的财产或经费不是独立的。

非法人组织只能相对独立地占有、使用或处分该财产或经费。

第四,不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当其在对外进行经营业务活动而负债时,如其自身所拥有的财产或经费能够清偿债务,则由其自身偿付;如其自身所拥有的财产或经费不足以偿付债务时,则由其法人对其所欠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予以清偿。

由此可见,非法人组织是介于自然人和法人之间的一种社会组织:非法人组织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成立并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但不具备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资格的组织。

二、非法人组织的分类
在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四十条规定:其他组织非法人组织包括:(1)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私营独资企业、合伙组织;(2)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合伙型联营企业;(3)依法登记领取我国营业执照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4)经民政部门批准登记领取社会团体登记证的社会团体;(5)法人依法设立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6)中国人民银行、各专业银行设在各地的分支机构;(7)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设在各地的分支机构;(8)经核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乡镇、街道、村办企业;(9)符合本条规定的其他组织。

依法设立的不从事经营性活动的公益性非法人组织有:(1)党、政、军机关设立的不具备法人资格,但能以自己的名义对外独立进行业务活动的办事机构;(2)经民政部门核准登记领取社会团体登记证的社会团体;(3)依法领有《筹建许可证》的筹建企业中的筹备机构,如筹备处、筹建委员会、筹建指挥部,等等;(4)按照《关于管理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暂行规定》由外国企业在我国境内经批准设立的常驻代表机构。

依法设立的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广泛存在,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的从事经营性活动的非法人组织主要有:
(1)个人合伙组织
(2)合伙型联营组织
(3)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4)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如分厂、分店、分公司···)
(5)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乡、镇、村办企业。

(6)经核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事业单位和科研单位设立的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企业(如学校开办的工厂、商店,科研单位设立的技术咨询服务部···)
三、非法人组织的法律地位
我国非法人组织依法经核准登记、领取了《营业执照》,即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在核准的经营范围内对外发生民事经济往来,享受权利,承担义务,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其合法权益也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一旦在对外交往中涉讼,也能以自己的名义参加诉讼,具有民事诉讼的主体资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