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概况-课件
太平洋与大西洋 (加勒比海
中美地峡(巴拿 马陷落带)
苏伊士运河 亚洲、非洲
基尔运河 欧洲内部
埃及
德国
好望角
8000-10000千米 370~650千米
塞得港、苏伊士(陶 布伦斯比特尔科
菲克港)
克港、基
尔港
大西洋(地中海)与 北海与波罗的海 印度洋(红海)
苏伊士地峡
日德兰半岛南部
(3)山地纵列分布,高原、平原相间排列
西印度群岛种植甘蔗条件优越:
• 位于低纬,属热带气候。每年6月一10月为湿季, 11月至次年5月为干季。年降水量多在1000毫米 以上。岛上广泛种植甘蔗、咖啡、可可、烟草、 香蕉等热带经济作物,特别以生产甘蔗著名。西 印度群岛具有种植甘蔗的良好自然条件,如①大 部分地区土质疏松,保水性和通气性良好,下层 是肥沃的火山土。②在甘蔗生长后期和收割期, 适逢干季,既便于收割,又能提高甘蔗的含糖量。 古巴的蔗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五分之三,蔗 糖出口量占世界前列。过去,古巴有“世界糖缺 罐之称”。
二、自然区域特征
• 1、地形:高原山地为主,南北多岛屿 • (1)南北两端岛屿众多:
• 拉丁美洲有众多的岛屿,主要分布在北部和南 部。
• ①北部: • 以西印度群岛为主,广泛散布于加勒比海和
大西洋之间。其中最大的岛屿为古巴岛,岛上 盛产甘蔗。其次为海地岛。
• 海地岛西的国家海地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 之一,东部国家多米尼加西班牙语意为 “星期天、休息日”。旧说哥伦布于15世 纪末的一个星期日到此,故名现以旅游业 为主。第三大岛牙买加岛,牙买加也是世 界上第三大铝土矿出产国。
• ②巴拿马运河:
• A.位置:位于中美地峡的最窄处,巴拿马境内,大致西北 东南走向。
• B.通航能力:
• 它是凿通河流的分水岭而 建成的。运河全长81.3千 米,水深13米~15米不等, 河宽150米至304米。可通 航5万一10万(7.6万)吨 级轮船。船只通过运河, 先要经过三道水闸,把船 只升高26米;离开运河时, 再经过三道水闸,把船只 降到与海面相同的高度。 船只航行在运河上,好像 越过一座水桥。这种运河 被称为水闸式运河。船舶 通过运河一般需要9个小时。
16《世界分区 -拉丁美洲概况》
【教与学目标】
• 1.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巴拿马运河、 麦哲伦海峡。
• 2.主要地形区及分布。 • 3.主要河流:亚马孙河、拉普拉塔河。 • 4 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 5.矿产资源的分布及特点。 • 6.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拉丁美洲主要的河流、
地形区。
• 7.能够在图上指出主要气候区的分布,能 分析气候的形成原因,理解地形对气候的 影响。
• ①西部安第斯山脉:拉丁美洲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是墨西
哥高原和安第斯
• 山脉。安第斯山脉高大、绵长,全长9 000多千米,为世界 上最长的山脉,属于科迪勒拉山系的南段,它的形成是由于 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形成的。山间有盆地高 原,并多火山和地震。
• ①南美大陆的东部:高原、平原相间排列。由北向南依次 为:奥里(利)诺科(克)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其中亚马孙平 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冲积平原,是由亚马孙河的泥沙冲积而成。 巴西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高原,铁矿资源丰富。拉普拉塔平原 主要位于阿根廷境内,草原广阔,有大面积的草原牧区,牧 牛(肉牛为主)业发达。
2、气候:湿热为主的气候
• (1)拉丁美洲气候的突出特 点是湿热。
• ①热:拉丁美洲大部分位于赤 道附近——热,大部分地区年 平均气温在 20℃以上,除山 地地区外,拉丁美洲最冷月平 均气温均大于 0℃;
• ②湿:拉丁美洲周围海洋面积 广阔——湿,大部分地区降水 在1000 mm以上,是世界上最 湿润的大洲。大洲东侧有暖流 经过,增温增湿,使得湿热的 气候特点更加突出。
• 8.能够利用地图说明巴拿马运河的重要地 位。
• 9.能够以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为例说明 如何正确处理人地关系。
一、位置与范围
• 1、范围
• 拉丁美洲是一个政治地理概念,是指美国以南的 美洲地区。包括美国以南的墨西哥、中美地峡 (中美7国)、西印度群岛(12个地区和13个国 家)和整个的南美洲(12个国家和1个地区)。 由于多数国家的语言属于拉丁语系,所以泛称拉 丁美洲(图)。主要国家有巴西、墨西哥、阿根 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智利等。
3、水文:世界最大河
• (1)水文特征:拉丁美洲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水流 平缓,航运便利。
• (2)三大河流及分布:主要河流由北向南依次为:奥里 诺科河、亚马孙河、拉普拉塔河。它们的中下游都形成了 广阔的冲积平原。
• (3)亚马河-世界是大河: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 (尼罗河的50倍以上)、流域面积最广的大河。全长6 400多千米,为世界第二年河。亚马孙河发源于安第斯山 脉东侧,向东注入大西洋,河口正好位于赤道上(50ºW, 0º)。亚马孙河流域面积广大,支流众多,水流平缓,航 运便利。但由于流域内人口稀少,利用率低。
拉丁美洲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
拉 丁 美 洲 气带范围广大,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气候(亚 马孙平原、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的东面迎风地带、巴西高原 的东南迎风坡);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圭 亚那高原、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的西侧),温带气候面积较 小。西部山区为垂直变山明显的高山气候。拉丁美洲西侧太 平洋沿岸有狭长的热带沙漠气候区,向北一直延伸到赤道附 近。这是由于山地紧逼海岸,使得热带沙漠只能沿海岸南北 延伸,西侧秘鲁寒流的影响使得沙漠大向北延伸。30ºS- 40ºS西岸狭窄地带为地中海气候,40ºS以南西岸狭长地带为 温带海洋性气候。巴西高原南部和拉普拉塔平原东部为亚热 带湿润气候;拉普拉塔平原西部为温带草原气候;巴塔哥尼 亚高原为温带沙漠气候。
西印度群岛:分为三组
(不同成因)类型:
• 大安的列斯群岛多属大陆岛;小安的列斯 群岛多属火山岛;巴哈马群岛由一些小岛 和众多的珊瑚礁组成。西印度群岛上有二 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古巴、海地、多 米尼加、牙买加面积较大。1492年,哥伦 布最初来到西印度群岛,误认为是东方印 度附近的岛屿。不久,葡萄牙人达·伽马发 现了真正的印度。以后,人们便把这些位 于西半球的岛屿称为西印度群岛。
②南部:
• 南美洲南端岛屿也较多,最大的是火地岛。火地岛与南美 大陆之间为麦哲伦海峡,是一条重要的国际航道。
• 火地岛: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岛屿,当年麦哲伦率领船队在 海峡航行时,夜晚曾见南边岛屿上升起一个个火柱(这是 印第安人点燃的烽火),因此这个岛屿也就被称为“火地 岛”。
• 乌斯怀亚:位于火地岛南端港口城市,是阿根廷火地岛区 的行政中心,世界最南的城市,该港是阿根廷和其他国家 去南极考察的后方基地,考察船都在这里补充燃料和食品。 乌斯怀亚城(55°S、68°W)。
• B.大气环流的角度看:赤道两侧的信风均来自大 西洋,含有大量的水汽;
• C.从地形的角度看,亚马孙平原成口袋状向大西洋 敞开,有利于湿润气流
• 深入内陆,带来丰沛降水,湿润气流受安第斯山的 抬升作用,形成丰富的地形雨;
• D.从洋流的角度看:东侧为巴西暖流,增温、增湿 作用明显。
• 答案:
• A.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降水 丰富
(3)拉丁美洲地形对气候影响明显
• ①安第斯山区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气温、降水变化明显, 气候呈明显的垂直变化,属于高山气候。
• ②受西部山地直逼海岸的影响,大陆西侧气候南北狭长, 使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只分布于 大陆西侧的沿海狭长地带,呈现出南北延伸、南北更替分 变化规律。
• ③安第斯山脉南段(40ºS以南)的东西两侧气候明显不 同,也是受地形的影响所致。山地西侧位于盛行西风的迎 风坡,降十丰富,为常年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山地东 侧位于背风坡,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属于温带沙漠气候。
• D.作用(意义):
• 缩短航程14500千米。巴拿马运河的开通,大大缩 短了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大西洋沿岸的航程, 有“世界桥梁”的美誉。如使纽约和旧金山之间的 航程缩短了约14500千米。
• ④世界三大运河比较
大洲分界线 所属国家 避免绕行航线 缩短航程 两端港口
沟通的海洋
凿通的地峡
巴拿马运河 南、北美洲 巴拿马 麦哲伦海峡 14500千米。 科隆、巴拿马城
(2)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作为南、北美洲的分界线,位于巴拿马境内。连通 太平洋和加勒比海。它的开通大大缩短了南、北美洲太平洋沿 岸和大西洋沿岸的航程,有“世界桥梁”的美誉。
• ①中美地峡(中美洲):
• 在墨西哥和哥伦比亚(南美大陆)之间,有狭长的中美地峡。 它连接了北美和南美大陆,有“美洲大陆桥梁”的称号。该 地区又叫中美洲,包括危地马拉、伯利兹、萨尔瓦多、洪都 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7个国家。它们以农 业为主,盛产香蕉和咖啡。巴拿马、洪都拉斯和哥斯达黎加 有“香蕉国”之称。咖啡是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和哥斯达黎 加的经济支柱。
• (1)石油:主要分布在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地区。 墨西哥和委内瑞拉(马拉开波盆地)是重要的石油 生产国和出口国。
• (2)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高原和山区。例如:墨 西哥的银、巴西的铁、智利和秘鲁的铜储量和产量 都居世界前列。
• (3)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的河流上。巴 西和巴拉圭交界处有世界著名的伊泰普水电站。
• B.来自海洋的信风带有大量水汽
• C.亚马孙平原成口袋状向大西洋敞开,有利于 湿润水汽深入;安第斯山对湿润气流的抬升作用, 形成地形雨
• C.东侧的巴西暖流增温、增湿
• ⑤巴西高原东南部、中美洲与西印度东侧(还有 澳大利亚东北部和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形成热带 雨气候,都是因为受来自海洋的信风和暖流增温 增湿的同时,受地形抬升作用,多地形雨。
• ④广阔的亚马孙平原地区,由于地势低平,气候湿热而高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