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犯罪公开课 PPT
4、高二学生壮壮沉迷网络游戏。为了能经常去网吧,他多次 手持凶器抢劫同学财物。人民法院认定壮壮犯了抢劫罪,依 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刑。根据违反的法律,壮壮的行为属于
( C)
A.行政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一般违法行为
5、“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两
名古训给我们的启示有(A )
“大学生掏鸟窝”案发生以后,引起社会 广泛关注和热议,两位大学生为16只鸟付出 了惨重的代价。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
2.5.2 预防犯罪
新教课学讲目解
标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P52——P57页课本, 并解决问题:
1、刑法的作用,内容?
2、什么是犯罪?犯罪的基本特 征是什么?
3、什么是刑罚?刑罚分为哪几 类?
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我国刑罚体系示意图
●实战演练
赖某犯罪集团采取各种手段,走私香烟、汽车等普通货物,案值共计人民币 273.95亿元。赖某先后向64名国家工作人员贿送钱款、房产、汽车等财物, 折合人民币共计3912.89万元。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宣判,依照我国 刑法规定,判定被告人赖某犯走私普通货物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 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行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没收 个人财产人民币二千万元。两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思考:刘新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
看暴力片玩暴力游戏
欺负同学、旷课
不良行为
寻衅滋事、打架斗殴
斗殴致人死亡
严重不良行为 (违法行为)
犯罪
案例警示我们:必须杜绝不良行为, 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要增强法治观念,加 强自我防范,依法自律,做自觉守法的人, 远离犯罪。
二、加强自我防范
预防犯罪,如何加强自我防范?
依法自律
随堂练习
单项选择题:
1、在法律家族中,刑法是比较特别的一种法律。下列对
B 刑法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B、 刑法和宪法处于同等地位,一样重要 C 、 刑法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 D、 刑法规定了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2、法院以交通肇事罪判处王某有期徒刑6年。从犯罪的特
分析图片中行为的性质和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
非法拘禁罪
• 《刑法》第238条 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 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 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犯前款罪, 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 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 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C 征看,王某的行为(
)
①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②违反了刑法——刑事违法性
③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
④应受刑罚处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①③④
3、下列选项中属于刑罚主刑的有( A)
①管制、拘役 ②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③死刑 ④罚金、剥夺政治权利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① ③④
①许多犯罪往往是从小错开始的
②犯些小错不必紧张,但不能犯大错
③有错不改,终铸成大错
④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请思考:
(1)法院根据哪部法律对赖某进行判决的? (2)赖某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为什犯么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3)赖某受到的处罚是什么处罚? (4)法院的判决中,哪些是主刑?哪些是附加刑?
刘新(化名)是八年级学生,因为父亲常年在外出差, 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看管。可是他迷上了暴力凶杀片,同时 玩上了暴力游戏,便经常模仿一些暴力情节欺负同学。再 后来,刘新便经常旷课,和社会上的一些青年混在一起, 到处寻衅滋事,打架斗殴。终于,在一次斗殴中,把一名 男青年打成重伤,抢救无效死亡。最终,他被判了刑。刘 新的父母闻讯从外地赶回来。父亲因心绪不宁出了车祸, 父母二人住进了医院。刘新的爷爷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 心脏病突发而亡。
要点归纳
4、预防犯罪,我们如何加强自我防范? (1)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P55
(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P55 (3)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从小事做起,避免 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பைடு நூலகம்患于未然。P56
课教堂学小目结
标
了解罪与罚
预 防 犯 罪
加强自我防范
刑法的作用及内容 犯罪及其基本特征 刑罚及其种类 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的 危害 杜绝不良行为
(1)试对比分析上述行为。 (2)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殴打他人,导致其重伤 甚至死亡的
殴打他人, 造成轻微伤 害的
治安管 违反 理处罚
法
一般 属于 违法
行为
殴打他人而 导致他人重 伤甚至死亡
触犯了 刑 法
属于 犯罪 行为
对社会的危害 程度不同
一般违法
危害性不大, 情节轻微
触犯的法律法 规不同
我国刑法规定了盗窃罪、抢劫 罪、绑架罪、故意杀人罪、非法拘 禁罪等四百多种罪以及对这些罪应 当处以什么样的刑罚。
刑法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
一、了解罪与罚
1、刑法的作用及内容
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
武器。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
应当处什么样的刑罚。
探究与分享
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 害。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刑法》第144条: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 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 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 重食源性疾患,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五年以 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对人体 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 规定处罚。
王某在向杜某索要手机打电话遭到拒绝后,对杜某 实施殴打致其轻微伤,并乘机开走其出租车。
讨论:王某有哪些违法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3、刑罚及其种类
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 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 对犯罪分子适试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 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
(1)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 井。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 ,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 为。
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 预防、对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作了明确的规定, 给我们划清了明确的是非界限,标示了生活中的 “雷区”。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 善小而不为”自觉遵纪守法,防微杜渐,避免沾染 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触犯的是民事法 律规范、行政法 律规范
应承担的法律 责任不同
民事责任、行政 责任
犯罪
社会的危害性 很大,情节严 重
触犯了刑法
要受刑罚处罚
2、犯罪及其基本特征 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
了刑法、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犯罪的三个 基本特征
严重社会危害性。 刑事违法性。 应受刑罚处罚性
探究与分享
4、预防犯罪,我们应如何加强 自我防范?
新教课学讲目解
标
分析图片中行为的性质和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
盗窃罪
《刑法》第264条的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 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 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 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 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一)盗窃金融机构, 数额特别巨大的;(二)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