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模分类及典型结构
注射模分类及典型结构
1
第一节 注射模分类及典型结构
一、注射模结构组 成与分类
(一) 注射模的组成
注射模由动模和定模两大部分
组成。 动模安装在注射机的动模板上,
定模安装在注射机的定模板 上。
2
模具的动模部分
3
动定模的配装
4
(一) 注射模的组成
所示为一典型的单分型面注射模。根据模 具中各个零件的不同功能,注射模 可由以下七个(或部分)系统或机 构组成:
1、图a的正投影面较大,锁模力大 2、图a的制品分边径向的,图b是轴向的
30
分型面的选择原则
1、图a的开模距离较小,但制品有合模线,图b的开模距大。 2、图a顶出距离小,但制品有合模线,图b顶出距离较大。
31
分型面的选择原则
1、图a有的布置包括了两方面的问题:
射成型工艺对模具的温度要求, 模具应设有冷却或加热系统。
7. 排气系统 为了在注射成型
过程中将型腔内原有的空气和塑 料熔体中逸出的气体排出,在模 具中常设有排气系统。
6
二、注射模的分类
1、按模具总体结构特征分类
(1)单分型面注射模 (2)双分型面注射模 (3)带有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注射模 (4)带有活动成型零件的注射模 (5)机动脱螺纹的注射模 (6)无流道注射模
1.成型零部件 成型零部件是指构成模具成
型制品型腔;并与塑料体直接接触的模具 零件或部件。一般有型腔、型芯、成型杆、 镶件等。
2、浇注系统 由注射机喷嘴到型腔之间的
进料通道称为浇注系统。一般由主流道、 分流道、浇口和冷料穴组成。
3.导向与定位机构 为确保动、定模闭合
时能准确导向和定位而设置的零件。一般 由导柱、导套构成。在用推板推出机构的 模具中,为保证脱模机构的运动和定位, 常在推板和动模板之间也设置导向机构。
7
二、注射模的分类
2、按注射成型工艺
热塑性塑料注射模,热固性塑料注射模,低发泡注射模, 精密注射模
3、按模具型腔的容量分类
(1)大型注射模 型腔容积达3000mm3 (2)中型注射模 (3)小型注射模型腔容积达≤100mm3
4、按制品的尺寸精度分类
精密注射模 制品的精度达到:GB/T1800.3-1998 中的IT8IT9
n≤ F PmA(j4-3) PmAz
式中: F——注塑机的额定锁模力(N); Pm——塑料熔体对型腔的平均压力(MPa) Aj——浇注系统在制品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mm2); Az ——单个制品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mm2)。
35
3.按制品的精度要求确定型腔个数 n
生产经验认为,增加一个型腔,塑件的尺寸精度将下降4%。为 满足制品的尺寸要求需使
模具费用
Xm = n C1+C 2
(4-6)
成型加工费用
Xj = N
( Yt )(4-7)
3600n
总加工费
X = Xm + Xj
为使加工费最小,令
=dx0,则得
LS +(n -1)LᇫS4% ≤ (4-4)
式中
L——塑件的基本尺寸(mm);
± ——塑件的尺寸公差(mm),为双向对称公差标注;
±ᇫS——单型腔注射时塑件可能产生的尺寸误差的百分比。
上式简化可得型腔数目为
n≤25 - 24
sL
(4-5)
36
4、按经济性确定型腔数n
根据总成型加工成本最小的原则,并忽略准备时间和试生产原料费用, 仅考虑模具费和成型加工费。
1.分型面的选择应便于塑件脱模并简化模具结构 2.分型面的选择应考虑塑件的技术要求 3. 分型面应尽量选择在不影响塑件外观的位置,并使其产生的飞边易于清理和修
整 4. 分型面的选择应有利于排气 5.分型面的选择应便于模具零件加工。 6.分型面的选择应考虑注射机的技术参数
选择分型面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权衡利弊,以取得最合适的效果。
33
1.按注塑机的最大注射量确定模腔个数n
0.8Vg Vj
n≤
(4-1)
Vz
n≤
0.8mg(4m-2j )
mz
式中:
Vg (mg)——是注塑机最大注射量(cm3或g); Vj (mj)——是浇注系统冷凝料量(cm3或g); Vz (m z)——是单个塑件的容积或质量(cm3或g)。
34
2. 按注塑机额定锁模力确定型腔个数n
4.脱模机构 脱模机构是指模具在开模过
程中或开模后将塑件从模具中推出的机构。 一般由推杆、推杆固定板、推板、复位杆、 拉料杆等组成。
5
(一) 注射模的组成
5. 侧 向 分 型 与 抽 芯 机 构
成型带有侧孔或侧凹的塑件,在 塑件被推出模具之前,必须先侧 向分型并将侧向型芯抽出。
6. 温度调节系统 为了满足注
一、分型面的设计
分型面是模具上用于取出塑件和(或)浇注系统冷凝料的可分离
的接触表面。
23
(一)分型面的形式
分型面按其位置与注射 机开模运动方向的关 系来分的有:
(1)垂直于注射机开模运 动方向
(2)平行于开模方向 (3)倾斜于开模方向
24
(二)选择的分型面原则
选择设计分型面的基本原则是:
分型面应选择在塑件截面轮廓最大的位置,以便顺利脱模。同时在选择设计分型面 时还应考虑以下因素:
8
单分型面注射模
9
单分型面注射模
10
双分型面注射模
11
双分型面注射模
12
带侧向抽芯注射模
13
带侧向分型的注射模
14
斜导柱抽芯模具
15
16
带有活动镶件的注射模
17
带斜滑杆注射模
18
自动卸螺纹注射模
19
齿轮齿条抽芯注射模
20
热流道注射模
21
热流道注射模
22
第二节 塑料制品在模具中的位置
一是模具型腔的数目
二是各型腔在模具中的排列方式
(一) 型腔数目的确定
为了使模具的生产效率与注塑机相匹配,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并保证塑件 的精度,设计模具时应合理确定型腔的数目。
一般确定型腔数目有以下几种方法
1.按注塑机的最大注射量确定模腔个数n 2. 按注塑机额定锁模力确定型腔个数n 3.按制品的精度要求确定型腔个数 n 4、按经济性确定型腔数n
25
分型面的选择原则
1、塑件开模时应停留在动模 2、由于嵌件不会收缩,a图的结构会使塑件留在模腔内
26
水管夹
27
分型面的选择原则
1、a图的抽芯机构在定模,模具结构较复杂。 2、应尽量选择较短距离抽芯
28
分型面的选择原则
1、图a影响制品表面质量 2、图a不能保证制品要求的同轴度
29
分型面的选择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