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培训教案

煤矿培训教案

备注
三、电气火灾
⑴、电网过流是引起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
⑵、引起电气火灾的其它原因:
①电网漏电引起漏电电路发热升温,引起火灾;
②导线、元器件接触不良,增大接触电阻,当电流流过时产生高温引起火灾;
③变压器油绝缘性能降低,出现电弧,造成相间短路,从而产生高温,使变压器燃烧;
⑶、除预防电气设备过流的措施外,还应注意:



通过事故案例分析,让学员掌握安全基本理论、事故致因理论、事故防范措施、职工在生产中防范事故的行为准则,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1、事故致因理论。
2、事故防范措施。
3、人们在生产中防范事故的行为准则。




1、辨别客观的危险危害因素
2、辨别人为的“三违”行为
第1页
教学内容
备注
第一讲煤矿常见电气事故及预防
3发生人身触电时,补偿通过人体的电容电流,减轻触电危险,发生单相接地,能减少接地电容电流.防止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发生。
2分散性漏电:指某条线路或整个网络对地绝缘水平均匀下降或低于允许绝缘水平。
二、漏电的危害:
1产生电火花,能引起瓦斯、煤尘爆炸。
2②有可能造成人身触电。
3③提前引爆电雷管,I漏≥50。
4漏电长期存在,引起相间短路。
三、漏电保护装置的功能
1能够连续监视电网的绝缘水平。
2当电网绝缘水平下降到危险值或发生人身触电时,能迅速自动切断供电电源。
⑺.超过100时,只要很短时间就会使人停止呼吸,失去知觉死亡。
⑻.煤矿井下取30为人体触电电流安全极限值。
2、预防措施
⑴.完善防止触电的保护系统。
①.严禁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A.触电电流大;B.能形成单相短路。
②.完善的保护接地系统。
③.漏电保护:即当井下电网发生漏电时,能自动切除电源的装置叫漏电保护。
①选用合格的阻燃橡套电缆;
②电缆不准盘圈或埋压,电缆悬挂要符合要求;
③电缆接线盒制作工艺符合要求,接线盒处不得有可燃物;
④变压器油绝缘降低,应及时更换;
⑤.井下禁止用灯泡取暖,照明灯应正确悬挂,不准将照明灯放置接近可燃物;
⑥.严格按规定架设电机车架线,架线电机车行驶的巷道应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⑦.机电硐室应备有足够的扑灭电气火灾的消防器材,机电硐室不得用可燃性材料支护,并应有防火门。
⑵.短路、过载或者电源电压急剧下降或消失时,电气设备都会产生过流。
⑶.《煤矿安全规程》第456条规定:井下配电网络(变压器馈出线路,电动机等)均应装设过流、短路保护装置。
2、预防措施
⑴.短路保护;
⑵.过负荷保护;
⑶.断相保护。
④井下照明灯具被粉尘覆盖,散热不良,温度升高,接触可燃物引起燃烧。
第3页
教学内容
4井下操作电气设备,必须遵守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规定。
5127V手持式电气设备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必须接触的部分,应有良好绝缘。
6⑥电气设备的检查、维护和调整,必须由电气维修工进行,高压电气设备的修理和调整工作,应有工作面和施工措施。
7井下采取变压器中性点禁止直接接地,电气设备设置保护接地装置和漏电保护等技术措施。
1对人员经常接触的电气设备采用较低的工作电压。如煤电钻照明采用127V。
2远距离控制线路的额定电压不超过36V。
(3)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用电作业制度。
①井下严禁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电缆和电线。
②所有开关把手,在切断电源后都要及时闭锁或上锁,并悬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牌,并且谁停电谁摘牌送电。
3非专职或值班电气人员,不得擅自操作电气设备。
(5)触及已停电但未放电的高压电缆而触电伤亡
第4页
教学内容
备注
2、预防触电的一般方法
(1)防止人身接触或接近带电导体。
①将电气设备的裸露导体安装在一定高度。
②对高压电气设备设遮栏。
③电气设备的导电部件和电缆接头,封闭在外壳内,外壳上设机械闭锁。
④变(配)电所的入口或门口,悬挂禁止牌或警示牌。
(2)降低使用电压。
3、人体触电后怎样处理:
(1)使触电者迅速切断、脱离电源。
a、断开电源开关或截断导体;
b、用绝缘物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2)立即进行现场抢救:人工呼吸法,胸外按压法。
第5页
教学内容
备注
第二讲煤矿漏电事故及预防
一、漏电保护
(1)漏电的种类:
1集中性漏电:漏电发生在电网的某一处或某一点,其余部分的对地绝缘水平正常。
四、触电事故
1、井下人身触电原因
(1)井下带电检修、接线和搬迁电气设备及电缆。
(2)没有执行停、送电制度,停电后电源开关无专人看管,没上锁,不挂停电标志牌。
(3)人身触及已经破皮漏电的导线或由于漏电而带电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造成触电伤亡。
(4)井下因环境窄小,电机车架线较低,人员上、下矿车或携带较长的钢纤等导电物体触及架线而发生触电伤亡。
教案
培训工种:煤矿井下电钳工
课程名称:供电事故及警示
授课课时:2学时
授课教师:
工作单位:
教案
工种
煤矿井下电钳工
备注
课程内容
带电违章行为及警示案列
授课
方式
理论课(√);实验课(√);
实习()
教学
课时
2
使用教材
《煤矿井下电气作业》,总局宣传教育中心编写,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参考其他资料,加工整理。

一、触电事故及预防
1、触电事故
⑴、触电分类:①.电击②.电伤
⑵、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造成内部器官损坏,而导致残废或死亡。
⑶、电伤:是指电弧对人体表面造成伤害。
⑷、井下触电事故中,多为电击死亡事故。
⑸.触电的危险性:主要取决于流经人体的电流,触电时间的长短,触电电流流通人体的途径和触电电流的频率。
⑹.通过人体电流超过50时,有生命危险
电气设备漏电会造成:人员触电、瓦斯煤尘爆
完善的保护接地系统
第2页
教学内容
备注
⑵.人体不触及或接近带电体。
①电气设备带电部分采用封闭、隔离、闭锁
②机车架空线安装高度应符合规定。
③携带较长金属用具,管材在架空线下行走时,严禁将工具扛在肩上。
④在上山,下山行走,不要用手扶电缆,电缆一旦漏电,后果严重。
⑶.采用较低电压等级。对人体经常接触的电气设备,除加强手柄的绝缘外,还必须采用较低的电压等级。
例如:手持式煤电钻和照明装置的额定电压不大于127V。
⑷.严禁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维护电气设备时要使用保安工具。
⑸.非专职电气人员,不得擅自接线、检修、操作电气设备。不准自行停电、送电。
二、电气设备烧毁事故及预防
1、电气设备烧毁事故:
⑴.过载:A.温升增加甚至烧毁
B.绝缘老化降低使用寿命烧毁
C.绝缘老化电气火灾引爆瓦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