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省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河南省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河南省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上期期中试卷高一语文(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互联网和微博出现之前,人们很少会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即由职业记者报道的并由专门的新闻机构发布的消息,才算得上是新闻;隔壁大爷或邻家小妹传递的消息不是新闻,市井小民日常生活中的事件也不是新闻。

而今,微博的降临,陡然改变了新闻的形态,新闻源源不断地从周围的日常生活中喷涌而出,它不再是报纸和广播电视的专利。

以前作为新闻来源的素材,现在都成了新闻本身,记者所寻找的目击证人如果自己上微博,就成了新闻的发布者。

约翰〃费斯克在《阅读大众文化》一书中曾经揭示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等级。

播报新闻的电视主持人、电视台所连线的远方记者以及记者所采访的目击证人,分别处于真实性的三个等级之中。

新闻机构赋予电视新闻主持人以权威性和全面性,使其处于真实性等级序列的最高端;主持人的话语不代表自身,他或她是规范的新闻话语的化身,尽管电视台主持人离事发地点空间距离最远。

而目击证人处于真实序列的低端,虽然他们就在事发现场。

目击证人作为具体的个人,由于其所处的地位和特定视角,尽管所言真实,但往往不够全面,可能还有其他目击证人来加以补充。

真实的新闻报道只有在经过记者和电视台的综合之后,才被社会所认可。

今天在微博新闻中,这种真实性的级差似乎被消解了,微博与微博之间是等距离的,都在点击鼠标的一念之间。

特别是当记者和主持人也开微博,人们发现每个人可以是同样真实而片面的,每个人也同样具有比较、鉴别和综合不同消息来源的能力。

与此相应,新闻的独家报道和第一时间播报的重要性也降低了,微博上几乎全是独家报道,并配以第一时间的个性评论,应当说,微博为新闻的民主化做出了大贡献。

在传统和惯例中,正规的新闻机构因为其报道公共事件并采取公众的立场,人们习惯将它看成公众的代言人而获得了某种规范性和权威性。

此时记者和报道者的立场被隐去了,认为他们的报道无疑是站在公正和客观立场上的,记者是秉持职业操守的,他们的客观和公正似乎是由其所在的机构做保证的。

微博上的新闻由于没有权威机构做保证,所以在客观性上有点悬,微博人的新闻也不使用记者常用的那套新闻报道话语,个人性的言语和偏好性的表述使得其报道的公正性又悬上加悬。

但是微博新闻却以其生动、鲜活、及时,带有个人体温和喜怒哀乐,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使得当下的记者编辑们纷纷在微博中寻找素材。

常常听到一些新闻报道中有‚零距离‛‚原生态‛等夸张的说法,其实,微博倒是当得起这一说法的,即便是讹传和谣言,在微博上也是原生态的,动机昭然,不那么阴险,比较容易查找源头。

再则,微博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不是体现在每一个具体的个体身上,而是体现在各种言论、思想、立场的交汇之中,不同个体的真实侧面,是所谓的客观世界的最好注脚。

1.下列关于“新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在互联网和微博出现之前,新闻是报纸和广播电视的专利,必须由职业记者报道,由专门的新闻机构发布。

B.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有等级差异的,因赋予电视新闻主持人以权威性和全面性,新闻机构处于真实性等级的最高端。

C.在传统和惯例中,处在事发现场的目击者尽管所言真实,其讲述也只能作为新闻来源的素材,不可能直接作为新闻被社会认可。

D.新闻机构和记者报道新闻时其实是有自己的立场和倾向的,但此时将其隐藏了起来,因此新闻机构“公众代言人”的身份和记者“客观公正”的形象深入人心。

2.下列对“微博”与“新闻”关系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微博改变了新闻的形态,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他们之间传递的消息都可以成为新闻,每一个人只要上微博,就成了新闻发布者。

B.微博新闻似乎消解了新闻的真实性级差,在微博中每一个人可以是同样真实而片面的,也可以具有同样的比较、鉴别和综合不同消息来源的能力。

C.微博打破了报纸和广播电视享有新闻专利的局面,推动了新闻的民主化,甚至成为专业记者、编辑的新闻来源。

D.微博虽然缺乏传统新闻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但具有传统新闻所没有的生动、鲜活、及时的特点和报道者的个性化特征。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张良出,要项伯。

项伯即入见沛公。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沛公曰:‚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不如因善遇之。

‛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

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王曰:‚诺。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籍.吏民籍:慰藉,安抚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道歉,谢罪C.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D.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像翅膀一样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B.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C.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D.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A.张良足智多谋。

他看出项伯有恩必报,十分重“义”,于是对项伯阐明自己不愿背“义”、弃沛公而去的立场,得以顺利地把消息转告刘邦,并且引项伯会见刘邦。

B.刘邦善于笼络人心。

他自知力量不敌项羽,于是对项伯以兄长之礼相待,并结为亲家,意在请项伯作为缓和自己和项羽矛盾的中间人。

C.项羽缺乏政治斗争策略,麻痹轻敌。

对刘邦的假意谦卑,心慈手软,放松戒备,有意把曹无伤告密之事透露给刘邦,以显示自己对刘邦的信任。

D.范增富有才智谋略和政治远见。

他深知刘邦将来对于项羽集团的威胁,所以一再暗中努力,想利用鸿门宴这一绝佳时机除掉刘邦。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秋晓行南谷①经荒村柳宗元杪秋②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

机心③久已忘,何事惊麋鹿?注:①南谷:地名,在湖南永州。

②杪(miǎo)秋:指深秋。

③机心:机巧的心计。

8.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结合诗句简要概括。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诗的第二联上下两句各有一个字用得妙,分别是哪个字?请你说说理由。

(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分别从仰视和俯视角度写景,来表现万物在秋光中竞相自由地生活的句子是,。

(2)徐志摩在“康河的柔波”前,看到“,”的情景,深深的爱恋使他“甘心做一条水草”。

(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论语.卫灵公》)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奸臣安勇岳小湖第一次带秦松回家时,岳忠良正坐在桌子边,守着半导体听《岳飞传》。

岳小湖把秦松推到他面前,满怀期待地喊了一声爸,说,这就是小秦,秦松。

岳忠良从秦松的头看到脚,又反过来从脚看回头,眉头就皱成了一个大疙瘩。

秦松毕恭毕敬地把手里的礼物递过去,礼貌地叫了声伯父。

岳忠良没接东西,鼻子里哼了一声,站起身,拂袖而去,把秦松晾成了一根呆木头。

半导体里的说书人‚啪‛一拍醒木,吓得他浑身一抖。

这时,岳忠良去而复返,秦松以为有了希望,讪笑着喊声‚伯父‛。

岳忠良抓起桌上的收音机,又冷冷地哼了一声。

那天,一直到秦松离开,就再没见到岳忠良。

几天后,秦松心事重重地问岳小湖,你爸他,是不是看我不顺眼?岳小湖听他这么问,就笑成了一团,说,我爸说你长得像奸臣,将来要变成秦桧。

当天晚上,秦松对着镜子看了自己半个钟头,到底也没弄明白他和奸臣究竟有什么关系。

但从此,秦松在岳忠良的面前就表现得格外谨小慎微,生怕一不小心就露出奸臣的迹象来。

但他越是这样,岳忠良就越认定他是个奸臣。

一年后,在秦松和岳小湖的婚礼上,岳忠良借着酒劲,拍拍秦松的肩膀说了四个字:好自为之!秦松咬咬牙,在心里回了句:等着瞧,看看我到底是不是奸臣!秦松为了尽量远离奸臣,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单位,都小心翼翼循规蹈矩,表现得特别出色。

不时地,秦松会问岳小湖,你爸还认为我会变成奸臣吗?岳小湖的回答每次都一样,我爸说了,你迟早有一天要当奸臣。

秦松的表现得到了单位领导的重视,不久就提拔他当了科长。

秦松把喜讯带回家,岳小湖很兴奋,岳小湖的母亲也很兴奋,两个女人张罗着要庆贺一下。

岳忠良却面沉似水,冷冷地说,这不是什么好事,秦桧也是个当官的,可陷害忠良,祸国殃民。

五年后,秦松当处长时,表现得很平静,只是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