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热炉 冶炼操作 渣铁口维护与操作

矿热炉 冶炼操作 渣铁口维护与操作

33000KV A矩形矿热炉镍铁冶炼实践
--------EF-Killer
矿热炉炉眼的开眼与堵眼
目前所用的开眼设备主要有气动开口机和液压开口机两种再配合氧管烧穿炉眼。

按安装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悬挂式、卧式、和回转式三种。

我们所选用的是液压回转式开口机。

该开口机钻杆扭矩强劲,钻杆有效作用长度一般都在1.6m左右所以在实际操作中,钻杆会发生抖动,加上回转式基座设计,在钻杆受力后也会受到冲击力使开口机产生摆动,那么在出铁之前就需要对开口机进行校对,对准眼位,如有不足马上进行调整。

按正常生产经验来看,一般钻眼深度都在800mm左右。

开炉初期由于眼位的确定,炉砖的保护等原因,钻到炉衬处就采用氧管烧穿。

而且在钻的部分尽量缓慢前进而且不开启震动功能。

在采用人工吹氧的时候要讲究“正、平、直”。

操作人员站姿及位置要端正,氧管与炉眼轴线要水平,吹氧眼位要笔直,开炉初期氧气不易开太大而且吹氧氧管轴向作用力要适当,太大容易使眼位跑偏,太小容易使炉眼直径变大。

在吹氧途中要时刻对氧管进行转动。

炉前吹氧操作人在确定上要固定。

因为每个人的操作方式及技术娴熟程度上有差异,频繁换人容易造成眼位偏差。

在开口机开眼的时候,如果积灰没有及时吹出,或者直接钻到铁水与钻杆发生粘连,钻杆卡死在铁口中,这种情况在处理的时候吹氧显得尤为重要,既要保证钻杆融化完全流出,又要保证铁口不被铣大。

我们选用的堵眼机是回转式液压堵眼机。

堵眼机的维护相当重要。

堵眼机炮筒是液压活动力柄的活动区间,由于其精确性,在每次使用完成后,要及时清理干净。

出铁完毕堵眼后一般8~10分钟退出泥炮。

退出后要马上安排专人对泥炮进行清理,因为,泥炮炮头小,炮筒大,在堵眼的8~10分钟时间里受到高温烘烤,炮泥很容易烧结在炮头发生粘连。

我们设计的泥炮是配合泥套使用。

泥套的修理、修补很关键,直接关系到堵眼是否顺利。

在出铁半小时之前泥套必须修补完毕且要操作泥炮机进行校对,确保炮头与泥套的密和性,泥套内不准有铁。

确保寻找的泥套中心点与眼位对正。

泥炮的修补需偶遇专人负责,泥套形状,泥套深度很重要。

泥套修的过深,堵眼后容易与炮头粘连,造成泥炮机退不了。

太浅炮头与泥套接触不密实,堵眼易跑泥,造成铁口变浅甚至跑眼的可能,更有可能造成堵不上炉眼。

在出铁后期要及时清理泥套附近的杂物,保证炮头在堵眼的时候直接接触泥套,包括距出铁口前段500mm的位置也需要及时清理,如果此处铁水流通不畅就容易在此处堆积,如果清理不及时,就会影响泥炮的前进,导致泥炮不能贴近铁口泥套,堵不上眼。

再者,操作人员在堵眼操作的时候打泥时机的把握要恰当,太早跑泥严重,太晚容易造成炮头烧毁。

而且在操作液压操作杆的时候要一次到位,中间不要停顿。

堵眼后要观察堵眼情况,泥炮不易退出过早。

出铁口镏槽的修筑
铁口镏槽的铺制用料可以分为自制铁钩料和免烘烤铁钩捣打料。

后者耐用一般可以维持3到4炉铁,前者一般1~2炉。

镏槽铺筑的形状很关键,特别是在
距铁口200~500mm的区间。

此处主要承受着来自铁水的冲刷,受铁水流量温度的影响,如果此处铺筑厚度不够,或者此处还残留着铁块,此处就容易产生凹坑,凹坑一产生,铁水直接打在上面就会引起铁花四溅,时间一长此处就会有大量铁水聚集,铁水的流向就没有规律性,容易流出溜槽,再者大量铁水富集于此靠边缘就会冷凝,粘接在溜槽上,如不及时清理,就会影响泥炮的行程。

此处溜槽的形状一般V型比较和合适。

底部太圆铁水容易跑上边。

此处溜槽的高度不宜太大,太大铁水冲击易引起飞溅,而且不耐用,太低,如果稍不注意就会引起堵眼后泥炮退不出来,而且此时泥炮紧贴溜槽,易烤变形,更容易引起液压油管爆裂或者燃烧。

溜槽底料的铺筑不要太光滑,尽量粗糙,这样铁钩料与其的密实性才更好,提高了耐磨性。

溜槽端口的形状一般U型或者溜槽底部尽量平,使铁水适当分散,减少对钢包的冲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