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鹤管介绍

鹤管介绍


四、流体定量装车 控制系统简介
国务院安委办〔2008〕26号文件
第14条摘录 14.改造提升现有企业,逐步提高安全技术水 平。重点企业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改造提升现 有装置以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工艺技术自 动控制水平低的重点企业要制定技术改造计 划,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在2010年底前,完 成自动化控制技术改造。 新建的涉及危险工艺的化工装置必须装备自 动化控制系统,选用安全可靠的仪表、联锁 控制系统,配备必要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 气体泄漏检测报警系统和火灾报警系统,提 高装置安全可靠性。
安装手册
1.3安装导静电带 先撕除导电连接板上的包装物,并将连接板 上的异物打磨干净。 将最短的一根两端分别与立轴和立柱上的导 电连接板连接。 把带导电夹的一根连在外臂/外伸臂附近的导 电连接板上。 把长的一根导电带连在中间连接件附近的内 臂和外臂的导连接板上。
使用手册
2.1 装卸车前的准备工作
万向充装管道系统简介(3)
万向充装管道系统的构成: 1、立柱 2、内臂锁紧装置 3、气相入口法兰组件 4、气相内臂 5、弹簧缸平衡系统 6、气相外臂 7、气相外伸臂 8、液相外伸臂 9、快速接头 10、球阀 11、防静电装置 12、液相外臂 13、中间连接件 14、液相内臂 15、液相入口法兰组件 16、铭牌
————特 别 警 告————
更换主密封圈后一般都要为该旋转接头按3.2条款做一次
润滑。 操作人员进行装卸车时应穿能导除静电的衣服、手套及鞋子, 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臂只在装卸作业或维修保养时打开,其余时间均处在复位 状态! 在臂没有复位前,槽车不得进入装卸工作区;严禁在作业 现场 修车;装卸车作业时严禁槽车移动! 操作臂时严禁将导静电装置上的任何零部件作为着力点拉扯! 严禁在暴风雨及恶劣的天气条件下进行装卸作业。 本说明书只针对所配备的产品,若用于其它产品,本公司无 法保证其使用效果。 未经本公司授权,用户切勿对本设备进行改造;在使用过程 中如遇问题解决不了,请与本公司联系解决。
3.3 外臂平衡调节
△松开旋转接头连接板上固定弹簧缸杆连接头的两组M20螺栓连接件,向上或向下调 整弹簧缸杆连接头在长孔内的位置,即可调整弹簧缸拉力矩,调整好后,紧固所 开的螺栓。 △必要时打开弹簧缸后盖,拆下杆上的M20扁螺母,卸下月牙板后拧动M20螺母,调 节 弹簧预紧力后将弹簧缸复原。 △实在不能调整好,换弹簧缸。
万向充装管道系统型号说明
主要型号和结构形式
万向充装管道系统简介(4化石油气、二甲醚、醇类、 酸类、烷类、油品等液体和气体介质。 适应车型: 汽车槽车、火车槽车、槽船、钢瓶等。 可选附件: 球阀、快装接头、松套法兰、紧急拉断阀(国产 或进口)、定量装车控制系统(含过滤器、流量 计、调节球阀、压力表、温度及压力变送器)等。
流体装卸臂用户调查表
顶部装卸臂包络线图
底部装卸臂包络线图
二、万向充装管道系统 图 解
关键部件-旋转接头结构
旋转接头结构解剖图(一)
旋转接头结构解剖图(二)
旋转接头结构解剖图(三)
典型结构简介(1)
典型结构简介(2)
典型结构简介(3)
典型结构简介(4)
三、万向充装管道系统的
安装、使用、维修手册
2.3装卸车完毕

装车完毕后,按用户装卸车工序关闭泵、阀,将导电夹复位。 分别将外伸臂快装接头与槽车液相/气相接口的快装接头脱开。 将装卸臂液相/气相管操作至内外臂全部复位锁定状态,挂好外伸臂。 盖好液相/气相外伸臂快装接头与槽车液相/气相快装接头的封盖。
维修手册
3.1 日常检查和维护
自安委办〔2008〕26号文发布以后,万向
充装管道系统便得到了全国各省、市、自 治区、县等安监部门,各企业、事业单位 的安全生产和环保等管理部门及化肥、化 工等液体装卸企业的高度关注。 从2008年9月15日起至今,全国各省、市、 自治区等省、市、县级安监部门均相继下 发了响应安委办〔2008〕26号【关于进一 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 见 】的文件和实施细则,并多次强调了万 向充装管道系统在危化品充装环节中的重 要性。
检查导静电系统的电阻不大于10欧姆;在进车之前应保证装卸臂处于复位 并锁定状态,防止被槽车撞击。
2.2装卸车作业
△引导槽车进入工作区域,槽车接口的停靠位置参见《产品包络线图》。 △检查槽车接口的阀处于关闭状态。 △打开装卸臂立柱上的内臂锁紧机构手柄。手提液相/气相管外伸臂手柄,将
臂从挂钩上摘下,移动臂至槽车接口。 △打开液相/气相管外伸臂接车端快速接头,将装卸臂液相/气相管的外 伸臂 的快装接头与槽车液相/气相接口的快装接头对接。 △将导电钳夹在槽车上,按用户装卸车工序进行开泵、开阀等装车作业。
万向充装管道系统(流体装卸鹤管)简介(1)
万向充装管道系统简介(2)
万向充装管道系统是由多个旋转接头、 多节管径相同或不同、长短不一的管道、 管件、球阀、法兰、快装接头、松套法兰、 防静电装置、弹簧缸平衡装置及定量装车 控制系统等组成的管道系统,可实现一组 管道在三维空间完成指定运动。 万向充装管道系统也称为液氨装卸臂、液 碱装卸臂、液氯装卸臂、二甲醚装卸臂、 液化气装卸臂、流体装卸臂、液体装卸臂、 鹤管等。
液体装卸臂产品简介
2010-01-01
一 产品简介 万向充装管道系统 (流体装卸鹤管)
国务院安委办〔2008〕26号文件
第16条摘录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室2008 年9月14日发布的安委办〔2008〕26号 【关于 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 】 第16 条指出:
“在危险化学品槽车充装环节,推广使 用万向充装管道系统代替充装软管, 禁止使用软管充装液氯、液氨、液化 石油气、液化天然气等液化危险化学 品。”
装卸臂的材料选用
• 一般无腐蚀性的石油化工液体物料通常采用优质碳素钢管 材。 • 需要保持石油化工液体的纯净,防止锈蚀物混入,装卸臂 管道应采用不锈钢管材;液体物料若直接用于食品工业时, 装卸臂管道也应采用不锈钢材料。 • 常用具有腐蚀性的酸性、碱性物料的装卸臂选用材料 • 硝酸:装卸臂宜采用不锈钢管材或衬塑管,若垂管插入槽 车较长时,垂管液可以采用铝管材。 • 冰醋酸:可选用耐酸不锈钢管材料(316L) • 硫酸:98%硫酸及发烟硫酸采用优质碳素钢管材。 • 稀硫酸(80%以下):应采用钢衬PTFE管、钢衬PVC管、 钢衬PP管等。若垂管需要插入槽车时,插入垂管可采用 PVC管、PP管、PTFE管或玻璃钢管等。 • 盐酸:同稀硫酸物料选材基本一样。 • 烧碱溶液(常温):装卸臂采用优质碳素钢管。
检查导静电系统(如果有)的电阻不大于10欧姆,否则不得作业;更换损坏的导电带; 打磨或更换污损或氧化的触点等。检查并及时紧固所有松动的螺丝。
3.2 润滑
每1-2年打开外臂平衡弹簧缸塑料盖并下压外臂,使弹簧压缩,这时在缸体内加注钙 基或锂基润滑脂。。每1-2年对旋转接头进行一次换酯润滑,方法如下:拧开旋转接 头外圈上的两个螺塞,向其中的一个孔注入干净的锂基润滑脂,直至从另一个孔流出 干净的润滑脂为止(在注脂中不要让滚珠滚出来),然后拧上螺塞,转动臂使旋转接 头转动,每转动1/4圈重复按a方法注润滑脂一次,直至一圈。。
静电 接地夹
槽车
定量装车控制系统整体配置图
装车系统基本解决方案
RealMIS/ERP系统
票据打印机
报表打印机
Internet发布
主要特点
采用国产价格、进口性能的AWZ型定量装车控制仪
库区管理系统 10M工业以态网
工厂管理网
独特的以太网、RS485两种可选联网方式!
上位机与装车仪的通讯采用标准的TCP/IP和 MODBUS两种方式!
流体定量装车控制系统简介
定量装车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自动定量装车系统控制原理图
RS485网络或以太网
AWZ定量装车控制仪
• 上位机操作站 • AWZ装车控制仪
装车管理系统 电气开关柜 鹤管 手动阀 储 罐 放空阀 过滤器 泵 流量计 气动两段或 多段阀 防溢开关
• 高精度计量型流量计 • 两段或多段控制阀 • 静电、溢流保护器 • RS485通讯网络


万向充装管道系统简介(5)



制造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HG/T 21608-96《液体装卸臂》 设备选材: 根据介质可选择碳钢、不锈钢、碳钢衬四氟、 碳 钢衬PO/PP等。 设备规格: 液相管道公称口径范围为DN50-DN200,气相管 道公称口径范围为DN25-DN100。 设计温度:-196℃~+300℃ 设计压力:1.0-10MPa。
装卸臂的结构形式选型
• 1、装卸低挥发,无危害的液体介质,可选用敞 开式; • 2、装卸易挥发且挥发气体有回收价值的介质,可 选用有气体回路的密闭形式; • 3、装卸易燃、易爆、易产生静电积聚和对环境有 污染、对人体有危害的液体介质,选用有气体 回路、带密封帽的形式,并安装导静电系统, 用带分流帽的自动伸缩套管。 • 4、装卸液氨、液化气、二甲醚等液化气体介质,用双管 密闭形式;汽车用底部臂,槽车接口用快装接头;火 车用顶部臂,槽车接口用松套法兰。
3.4 更换主密封圈
△长年使用的密封圈会因磨损而发生渗漏,这时应及时更换主密封圈。 △如渗漏发生在连有弹簧缸的旋转接头上,应先拆除弹簧缸,松开连接旋转接头外圈 和法兰的内六角螺栓,拆除原主密封圈。 △用干净棉纱擦干净内圈和法兰密封面。 △取一个新主密封圈涂上润滑脂后放入密封槽中。 △将旋转接头和上面的连接件复原。
万向充装管道系统之所以得到如此 重视,是因为它具有转动灵活、密
封性好、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在液 氯、液氨、液碱、二甲醚、液化石 油气等液化危险化学品的槽车充装 环节,可以达到既安全、环保的输 送流体介质,又杜绝了软管在充装 液化危险化学品中经常发生的爆管 所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安 全环保等事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