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登革热预防小知识

2017登革热预防小知识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017 登革热预防小知识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

登革热流行季节常是天气湿热、蚊虫滋生的季节,一般在每年的5-11
月,高峰在7-9 月。

究竟是什么蚊子威力如此大?登革热病毒又是通过
什么途径传播的?该如何预防?下面是yjbys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登革热的
预防知识,欢迎阅读。

池塘积水易孳生伊蚊
据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性疾病,其特征为发热、关节痛、肌肉痛、皮疹、淋巴结肿大和白细胞减少,病死率低,一旦经受带病毒的蚊子(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变成急性传染病,则会出现发热、皮疹、出血、休克等症状,病死率高。

雨量多、气温高而潮湿的地区发病率高,伊蚊数量多,凡有伊蚊孳生的自然条件(如池潭、花瓶积水等)及人口密度高的地区,都可能发生。

症状:出现发热、皮疹和骨关节痛应及时就诊
发热是登革热的典型症状之一,该病起病急,患者先寒战,随之体温迅速升高,24 小时内可达40℃。

持续5~7 日体温渐降,同时可伴
有头痛、腰痛、关节痛等全身症状。

有的患者还会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疲乏无力呈虚脱状态。

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出血,如牙龈出血、流鼻血、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皮下出血等。

临床中,登革热患者多有浅表淋巴结肿大,亦可出现肝脏肿大,个别病例可出现黄疸等肝功能损害表现。

由于普通的登革热常表现类似流行性感冒的症状,而重症登革热早期具有典型登革热的所有表现,3~5 日后病情会突然加重,可有剧烈头痛、呕吐、昏迷、抽搐、大出汗、手脚冰凉、口唇、指甲发紫等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