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诉条文梳理:案外人权益保护及第三人撤销之诉

民诉条文梳理:案外人权益保护及第三人撤销之诉

民诉条文梳理:案外人权益保护及第三人撤销之诉案外人权益保护法律制度,根据《民诉法》及《民诉解释》的规定,包括四部分:一是第三人参加诉讼制度;二是案外人执行异议制度;三是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四是第三人撤销之诉。

本文重点介绍第三人撤销之诉。

第一、第三人参加诉讼制度1、民诉法第56条的规定第1款: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认为有独立请求权的,有权提起诉讼。

(有独三:只能当事人自己参加,不能依职权追加)第2款: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参加诉讼。

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

(无独三:既可当事人自己参加,也可依职权追加)第3款:前两款规定的第三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但有证据证明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错误,损害其民事权益的,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民事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作出该判决、裁定、调解书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人民法院经审理,诉讼请求成立的,应当改变或者撤销原判决、裁定、调解书;诉讼请求不成立的,驳回诉讼请求。

(第三人撤销之诉)2、民诉解释第81条的规定第1款: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成为当事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可以申请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

第2款:第一审程序中未参加诉讼的第三人,申请参加第二审程序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

(具体操作需结合民诉解释327条之规定)3、民诉解释第327条的规定必须参加诉讼的当事人或者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在第一审程序中未参加诉讼,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予以调解;调解不成的,发回重审。

(可调解,调解不成发回重审)(民诉解释,放宽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条件,以避免第三人撤销之诉)第二,案外人执行异议制度民诉法第227条: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三,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民诉法第227条: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四,第三人撤销之诉一、制度相关1、出台背景:针对虚假诉讼。

2、立法目的:保护没有参加诉讼的案外人,使其不因一个生效的裁判受到权益损害,给其一个特殊的救济程序。

3、制度性质:不属于审监程序。

在民诉解释中,规定在一审程序中,作为特殊的案件类型。

二、法条规定1、民诉法第56条的规定第1款: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认为有独立请求权的,有权提起诉讼。

(有独三)第2款: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参加诉讼。

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

(无独三)第3款:前两款规定的第三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但有证据证明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错误,损害其民事权益的,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民事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作出该判决、裁定、调解书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人民法院经审理,诉讼请求成立的,应当改变或者撤销原判决、裁定、调解书;诉讼请求不成立的,驳回诉讼请求。

(第三人撤销之诉)2、民诉解释第292条的规定第三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提起撤销之诉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民事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作出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的人民法院提出,并应当提供存在下列情形的证据材料:(第三人撤销之诉,不需要民诉第227条规定的执行异议前置程序条件)(一)因不能归责于本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的全部或者部分内容错误;(三)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内容错误损害其民事权益。

三、构成条件1、主体条件:本诉原告,即第三人。

应当是在原诉中处于第三人地位的当事人。

不能作第三人提起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情形(即不能是原诉的原告或被告,此为实质判断标准):(1)原诉讼的当事人:其继承人、权利义务承受人、被诉讼担当人(代位诉讼人、破产管理人);(2)遗漏的必须共同诉讼当的事人;(3)代表人诉讼中被代表的当事人除;(民事诉讼法第53、54条外,还包括股东代表诉讼、业主撤销诉讼)(4)公益诉讼的侵权行为受害人、其他有原告资格的组织。

2、程序条件之一:第三人因不能归责于自己的事由未参加诉讼。

民诉解释295条: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第三款规定的因不能归责于本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是指没有被列为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当事人,且无过错或者无明显过错的情形:(宜宽泛掌握)(一)不知道诉讼而未参加的;(二)申请参加未获准许的;(三)知道诉讼,但因客观原因无法参加的;(四)因其他不能归责于本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

3、程序条件之二: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民事权益受到损害之日六个月。

性质为除斥期间,不适用中止、中断、延长。

4、实体要件之一:撤销的对象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和调解书。

对象为裁定的较为小见,因一般而言,裁定书不涉及实体权利;确定外国法院判决执行效力的裁定,涉及实体权利。

民诉解释第297条:对下列情形提起第三人撤销之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一)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产程序等非讼程序处理的案件按;(并非不予救济,可按民诉解释374条第1款处理)(二)婚姻无效、撤销或者解除婚姻关系等判决、裁定、调解书中涉及身份关系的内容;(但财产分割的,可适用第三人撤销之诉)(三)民事诉讼法第54条规定的未参加登记的权利人对代表人诉讼案件的生效裁判;(四)民事诉讼法第55条规定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行为的受害人对公益诉讼案件的生效裁判。

5、实体条件之二:有证据证明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裁定、调解书部分或者全部内容错误。

民诉解释第296条:民事诉讼法第56条第三款规定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是指判决、裁定的主文,调解书中处理当事人民事权利义务的结果。

6、实体条件之三:生效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的错误内容损害第三人的民事权益。

(1)民事权益的范围。

根据《侵权责法》第2条关于“民事权益”规定确定。

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2)原则上不包括债权。

理由:合同的相对性,维护当事人合同自由。

(3)债权予以保护的情形。

债权适用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有两种情形:一是享有撤销权的债权:a、享有合同法或法律规定的撤销权;b、破产债权。

二是享有优先权的债权:a、合同法第286条规定的,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b、合同法286条司法解释规定的,消费者支付了大部分房款的购房人,优先于抵押权与建设工程价款优先权。

四、关于一房数卖合同履行问题1、一房数卖问题与《八民会纪要》《八民会纪要》第15条:审理一房数卖纠纷案件时,如果数份合同均有效且买受人均要求履行合同的,一般应按照已经办理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合法占有房屋以及合同履行情况、买卖合同成立先后等顺序确定权利保护顺位。

但恶意办理登记的买受人,其权利不能优先于已经合法占有该房屋的买受人。

对买卖合同的成立时间,应综合主管机关备案时间、合同载明的签订时间以及其他证据确定。

2、普通动产情形下,多重买卖的履行顺序《买卖合同解释》第9条:出卖人就同一普通动产订立多重买卖合同,在买卖合同均有效的情况下,买受人均要求实际履行合同的,应当按照以下情形分别处理:(一)先行受领交付的买受人请求确认所有权已经转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二)均未受领交付,先行支付价款的买受人请求出卖人履行交付标的物等合同义务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三)均未受领交付,也未支付价款,依法成立在先合同的买受人请求出卖人履行交付标的物等合同义务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3、特殊动产情形下,多重买卖的履行顺序《买卖合同解释》第10条:出卖人就同一船舶、航空器、机动车等特殊动产订立多重买卖合同,在买卖合同均有效的情况下,买受人均要求实际履行合同的,应当按照以下情形分别处理:(一)先行受领交付的买受人请求出卖人履行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等合同义务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二)均未受领交付,先行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的买受人请求出卖人履行交付标的物等合同义务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三)均未受领交付,也未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依法成立在先合同的买受人请求出卖人履行交付标的物和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等合同义务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四)出卖人将标的物交付给买受人之一,又为其他买受人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已受领交付的买受人请求将标的物所有权登记在自己名下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4、对《买卖合同解释》第9、第10条多重买卖履行顺序规定的理解该规定纯属裁判规则,并非对多个债权不同效力的规定。

因此,顺序在先的债权人,不能提出第三人撤销之诉。

但是,其中第1项情形除外,因为此情形已取得物权,该项规定系对《物权法》的落实。

五、建设工程价款优先权1、违约金不在优先权范围。

法院作出建设工程价款优先权判决后,抵押权人提出迟延付款违约金不属于优先受偿范围,提出第三撤销之诉。

此可构成第三人撤销之诉。

但应符合两个条件:原判决错误,第三人受到损害。

2、行使优先权有期间限制。

在上例中,抵押权人提出,优先行使已超过期限的,也可构成第三人撤销之诉。

六、第三人撤销之诉的立案1、管辖。

由作出生效判决的法院,作为一审法院。

(最高法院将会出现一审案件)2、立案。

应按民诉解释293条的规定受理,不宜按立案登记制直接受理。

理由:第三人撤销之诉,不适用民诉119条的规定,而是适用民诉解释292条,即民诉法第56条第3款的规定。

因而,在立案时,要适度进行实体审查,主要按民诉解释292条的规定,审查第三人的主体资格;第三人认为生效判决错误及错误的裁判内容损害了其权益的,要提交证据,没有提交证据的,直接不予受理。

民诉解释293条第1款: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和证据材料之日起五日内送交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可以自收到起诉状之日起十日内提出书面意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