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的形态结构与品质..
三、水稻的其他用途
3.1米糠的用途
米糠的营养价值也相当高,除含有稻米中64%的营 养,还含有90%以上人体需要的营养。 米糠油、米糠蛋白和米糠营养素都是科学家研究的 主要方向。因此有许多保健食品,生活用品中都强 调它们有新鲜米糠的成份。
3.2稻糠
即稻谷的壳 动物饲料的重要来源 建筑材料 ,被试用在水泥混合材上 用来生产植酸钙、肌醇
1. 加工品质
加工品质:反映稻米对加工的适应性,又称碾磨品质,主 要取决于子粒的灌浆特性、胚乳结构及糠层厚度等,如子粒充 实、胚乳结构致密、硬性好的谷粒,加工适应性好。 评价指标:主要有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分别为单 位重量稻谷加工出的糙米、精米和完整精米的质量百分率。 测定仪器:主要有实验室用砻谷机、精米机、分离筛和电 子天平等。
2.栽培措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1)施肥:①氮肥 ②磷肥 ③钾肥
(2)种植密度 (3)水分管理 (4)农药、除草剂等农用化学品的施用
3. 稻米品质的调控
1)优质水稻品种选择与合理布局
2)水稻适宜播栽期的确定
3)群体起点密度调控 4)土壤培肥与品质调优的施肥技术
5)品质调优的水分灌溉技术
6)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的控污技术 7)适时收获与合理干燥技术
毒物质的残留量。是稻米的首要品质指标。
评价方法:①热分析方法;②米饭质地分析法; ③形态分析法 ;④近红外法 ;⑤X射线衍射法 ;⑥ 核磁共振法 ;⑦高效液相色谱法
2.2 我国稻米的品质现状与优质稻谷的标准 1.我国稻米的品质现状
1)优质稻米资源丰富。 2)主体品种品质总体水平不高,在国际稻米市场 上竞争力不强。 3)近年来,优质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对改良我 国稻米品质的结构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1 稻米品质及其评定方法
(一)稻米品质的评价 (二)我国稻米品质的现状与优质稻谷的标准
2.1 稻米品质的评价与方法
1.加工品质
2.外观品质 3.蒸煮与食味品质
4.营养品质
5.卫生品质
稻米品质分析一般要求在稻谷收 获、晒干 (含水量13%±1%)、去 杂后存放90d以上,待理化性质稳 定后进行。
大。
(3)灌浆前期干物质积累速度平缓有利于提高稻米的品质。
3.淀粉的合成与积累的一系列酶直接关系到稻米的 品质
(二)水稻品种和环境因素对品质的影响
1.米质与品种 2.米质与气候生态 3.土壤生态条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4.栽培措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1.水稻品种与品质的关系
•米质是遗传力较高品种特性 •品种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加工、外观、蒸煮和食味品质 •不同类型品种的米质对环境条件的反应特性亦不相同
糙米
胚芽米
白米
吸收层
糙米
果皮 种皮 胚乳 胚
胚芽鞘
不完全叶幼叶 第1叶幼叶
第2叶原基 茎生长点 胚根鞘 胚根冠 胚根生长 点
胚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稻米种类
预熟米(改造米):将食米经浸润、蒸煮、干燥等处理。 营养强化米:食米添加一种或多种营养素。 速食米:食米经加工处理,可以开水浸泡或经短时间煮沸,即
3 稻米的种类
粘稻和糯稻:是根据稻米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 量不同来进行分类的。淀粉几乎全是支链淀粉的则为 糯稻;直链淀粉比支链淀粉含量高的则为粘稻。
糯稻 米粒色泽 乳白色、不透明 粘稻 略透明、有光泽
含支链淀粉98%以上, 直链淀粉20%~30% 淀粉组成 几乎不含直链淀粉。 支链淀粉70%~80%
(3)垩白度: 垩白米率与垩白面积的乘积。 等级: 按其程度不同可进行5级分类,1级垩白度少于1%,5 级垩白度为20%以上。 (4)透明度: 指精米在光透视下的晶亮程度。 品质评价:除糯米外,优质米要求透明或半透明。 (5)粒 形: 通常以长宽比表示。长宽比>3.0称细长形,<2.0为粗短 形,两者间为椭圆或中长形。
可食用。
有机米:水稻栽种过程中,不施用化学合成农药及化学肥料,
采有机式(以天然萃取物或浸泡汁液防治病虫害、施用有机肥料 等)管理,种植生产的稻米,经加工所得的食米。 免淘洗米:是一种清洁干净、晶莹整齐、符合卫生要求,不 必淘洗就可以直接蒸煮食用的大米。 香米:是指自身含有香味物质,其香味强度超过人对香味的识 别阈,在蒸煮或生熟品尝过程中,能够逸出或散发令人敏感香 味的稻米 毒大米:是指混有甲醛、吊白块、工业油等对人有毒的大米。 有些有毒大米,虽外观晶莹,但可以用肉眼仔细鉴别;而受重 金属、化肥、农药、废弃工业品等污染的大米,肉眼是鉴别不 出来的,也闻不出来,只能信权威部门管理的有品牌的大米。
3.3稻草
供牛羊等牲畜食用 编成的草绳、草鞋与簑衣 编织工艺产品、做屋顶 秸秆还田,增加土壤养分
就地掩埋稻草,能对第一期作水稻增产 10%;排水不 良的田中,每年都掩埋稻草的话,第四年以後,就可增产 约 5~8%;研究资料也显示,三年中每年都掩埋稻草,会 让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自 2.1%增加至 2.7%,同时田中的 磷、钾、钙、铁、硅含量也都会增加。
稻米蛋白质除绝对含量外,谷蛋白、醇溶蛋白等组分及氨基酸组 成也与营养、食味有关。①一般认为蛋白质含量高会抑制淀粉粒吸 水、膨胀及糊化,米饭口感变差,食味不佳。 ②但其中又含有谷 蛋白及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易消化吸收米中农药及重金属元素 (如砷、 镉、汞、铅)等有害成分的残留状况等。主要包括有 毒化学农药、重金属离子、黄曲霉素、硝酸盐等有
谢谢大家聆听,
欢迎批评赐教!
稻谷的形态结构 与 稻米的品质
南京财经大学 刘晓庚
2013.03.06
栽培稻籽粒
野生稻籽粒
野生稻稻穗
栽培稻稻穗
一、 稻的类型
1.1 籼稻和粳稻
有20%左右为直链淀粉。属中黏性。 种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生长期短, 在无霜期长的地方一年可多次成熟。 去壳成为籼米後,外观细长、透明度 低,煮熟後米饭较乾、松。 粳稻的直链淀粉较少,低于15%。种 植于温带和寒带地区,一般一年只能 成熟一次。去壳成为粳米後,外观圆 短、透明(部分品种米粒有局部白粉 质)。煮食特性介于糯米与籼米之间。 用途为一般食米。
1610 1570 1660 1630 1650 1610 1570 1640
1550 1360 1450 1320 1440 1290 1330 1160
二、 稻米品质的形成与调控
评价标准:
①食用标准:多数人喜欢米饭较软、适口性好,但人 们的取食嗜好也会因时空的变化而异,这是最主要、难 以统一的评价标准。 ②工业标准:作为制粉、味精、酿酒等工业原料,要 求直链淀粉含量高。 ③饲用标准:一般更重视蛋白质、维生素含量的高低。
淀 粉 组 织
淀粉 76.678.4%
糙 米
谷蛋白 醇溶蛋白 球蛋白 白蛋白
脂肪 0.30.5%
以蛋白 体存在
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 与淀粉-脂肪复合物
稻米中还含有极少量的影响气味的挥发性物质
泽影 和响 适米 口饭 性的 光
2.灌浆特性与稻米品质
(1)胚乳细胞的多少与子粒发育、淀粉积累有显著的正相关, 也决定了子粒的重量与品质。 (2)灌浆较平缓时垩白较小,而灌浆大起大落时垩白往往较
苏氨酸(g/16gN)
蛋氨酸+半胱氨酸(g/16gN) 色氨酸(g/16gN)
3.6
3.9 1.1 99.7 74.0 73.8 5.4 96.3
2.8
3.6 1.0 96.0 55.0 53.0 5.6 86.4
3.2
3.9 0.6 95.0 61.0 58.0 5.7 87.2
2.9
3.9 1.1 88.0 70.0 62.0 6.8 81.0
碘液反应
淀粉吸碘性很小,遇 碘反应显棕红色。
淀粉吸碘性很大, 遇碘反应显蓝色。
4 稻米的营养价值
8种主要粮食作物营养价值比较
项目 粗蛋白(%) 赖氨酸(g/16gN) 糙米 小麦 玉米 大麦 小米 高粱 黑麦 燕麦 7.3 3.8 10.6 2.3 9.8 2.5 11.0 3.2 11.5 2.7 8.3 2.7 8.7 3.7 9.3 4.0
2.3 稻米品质的形成
(一)稻米品质形成生理
(二)水稻品种与品质的关系
(三)环境条件及栽培因素对品质的影响
(一)稻米品质形成生理
1.糙米的组成成分
果皮 种皮 胚乳 >90% 糊 粉 层 胚 直链 淀粉 支链 淀粉 蛋白质 6.3-7.8%
α-1,4键连接的α-D葡 萄糖直链聚合体 α-1,4键与β-1,6键共 同连接有分支结构的 葡萄糖聚合体
2. 稻谷的形态结构
糙米
种子→稻谷 糙米→颖果
内颖 外颖
第2护颖
第1护颖 小穗梗
小花梗 副护颖
2. 稻谷的形态结构
稻谷的结构示意图
3 稻米的种类
糙米:稻谷去除稻壳後之稻米, 保留了八成的产物比例。营养价 值较胚芽米和白米较高,但浸水 和煮食时间也较长。 胚芽米:糙米加工後去除糠层保 留胚及胚乳,保留了七成半的产 物比例,是糙米和白米的中间产 物。 精米:即我们平时食用的白米或 大米,糙米经继续加工,碾去皮 层和胚(即细糠),基本上只剩下胚 乳,保留了七成的产物比例。市 场上最主要的类别。
籼米
粳米
1.1 籼稻和粳稻
(1)籼、粳稻的区别 (2)籼、粳稻是两种不同的地理气候生态型 (3)籼稻和粳稻的演变
籼稻谷粒和米粒
粳稻谷粒和米粒
1.2 早、中稻和晚稻
早,中,晚稻的根本区别在于对光照反应的不同 早,中稻对光 照反应不敏感,在全年各个季节种植 都能正常成熟,晚稻对短日照很敏感,严格要求在 短日照条件下才能通过光照阶段,抽穗结实 晚稻和野生稻很相似,是由野生稻直接演变形成的 基本型 早,中稻是由晚稻在不同温光条件下分化形成的变 异型 北方稻区的水稻属早稻或中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