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作业计划的实施办法
1
装 配
2
车
3
间
4
5
零
6
件 库
7
8
机9
加 工
10
车 11
间 12
13
毛 14
坯 库
15
16
17
毛
18
19
坯
20
车
21
表1:各车间某月份投入量与出产量计算
某产品
零件
出产量 废品 在制品定额 期初在制品预计结存量 投入量(1+2+3-4) 半成品外销量 半成品定额 期初预计结存量 出产量(5+6+7-8) 废品 在制品定额 期初在制品预计结存量 投入量(9+10+11-12) 半成品外销量 半成品定额 期初预计结存量 出产量(13+14+15-16) 废品 在制品定额 期初在制品预计结存量 投入量(17+18+19-20)
(4)生产任务的临时调整
(5)鼓励职工的劳动热情
5。生产控制
第八章 生产作业计划
(二)生产作业计划的作用
1。是建立企业正常生产秩序和管理秩序,提高经济效益的一 项重要手段。
(1)工人心中有数,干部的日常管理有了秩序; (2)保证了各部门和车间之间的衔接配合; (3)及时检查和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保证了生产任务的完成。
2。生产作业计划起着具体落实生产计划的作用。
(1)空间上 (2)时间上 (3)计划单位上细分生产任务
3。平衡试算更细致,有利于充分的利用生产能力。 4。是企业计划管理的重要环节,确保了企业年度经营计划的 顺利实现。 5。是规定全体职工奋斗目标,调动职工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6。有利于实现均衡生产。
第八章 生产作业计划
因此,车间内部在制品的批数取决于T0/R和具体的投入出产日期。即: ① T0 < R ,月末可能有一批,也可能没有; ② T0 = R ,任何时间都有一批在制品; ③ T0 > R ,T0/R就是月末车间在制品的批数。
[车间之间] 也即库存在制品
Zmax = nd×Dst = nd× Ri = Qi Dst —— 库存天数
第八章 生产作业计划
[流水线之间] 当供应流水线和需求流水线的节拍相等时,存在运输在 制品和保险在制品;节拍不等时,存在周转在制品和保险在制品。
(2)成批生产条件下,在制品定额的确定 [车间内部] 取决于产品生产的计划期末停留在车间内的产品的批数和 批量。具体来讲就是:
Zin = Q ×(T0/R) = nd×T0 nd —— 平均每日产量
机加工周期 1~120
保险期 装配周期 1~40
41~80
81~120
121~240
121~160
161~200
201~240
装配投入提前期 机加工出产提前期
机加工投入提前期
毛坯出产提前期
毛坯投入提前期
第八章 生产作业计划
(四)在制品定额
1。定义:在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下,各生产环节上为了保证生产衔 接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在制品的标准储备量。
11500
投入
460
460
60
460
…
051 轴
计划
产出
408
408
408
408
…
实际 出产
累计 出产
计划
02-034
42400
44900
投入
1796
1796
1796
1796
…
齿轮
计划
产出
1696
1696
1696
1696
…
实际 出产
累计 出产
其它
……
……
计划 投入
计划 产出
实际 出产
累计 出产
注:(1)按全月25个工作日安排。 (2)本例按日平均投入和出产。
Ri —— 前车间出产间隔期 Qi —— 前车间出产批量 Zst = Zmax / 2 = Qi / 2
第八章 生产作业计划
件 全月 批
工
作
日
期末
号 任务 量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 在制品
1 100 50
50 (1批)
2 100 50
0
3 100 25
25 (1批)
4 100 20
60 (3批)
第八章 生产作业计划
三、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三各层次:
厂级生产作业计划
车间内部生产作业计划
日常生产派工
(一)在制品定额法
1。原理:通过在制品定额和实际结存量的差异来决定投入和产出的 数量,以消除这种差异,从而得出生产作业计划的方法。适用于大量大批
生产的企业。
(一)批量和生产间隔期
1。概念
(1)批量:相同产品或零件一次投入或出产的数量。 (2)生产间隔期:相邻两批相同产品或零件投入或出产的时间间隔。 (3)二者关系: 批量 = 生产间隔期 × 平均每日产量
2。确定
按照一定的生产间隔期和批量组织生产就是成批生产的节奏性,因 此,正确确定生产间隔期和批量对于加强成批轮番生产的成套性和组织 有节奏的均衡生产关系很大。
二、期量标准的制定
(一)期量标准的种类
1。品种单一的大量生产:节拍、批量、节奏、在制品占用 量定额、流水线工作指示图表等;
2。稳定的成批生产:批量、产品的投入与出产间隔期和提 前期、生产周期、在制品占用量定额等;
3。单件小批生产:生产周期、提前期等。
第八章 生产作业计划
二、几个重要的期量标准的制定
-200 -1100 ----------
---2000 ----------
10200 42400 ---------
投入量
11500 44900 ----------
表3:某月份加工车间日历进度计划
零件件 号及名 称
计划出 产量 (件)
计划投 入量 (件)
项目
日历进度
1
2
3
4
…
计划
0 1 - 10200
第八章 生产作业计划
1。具体方法
(1)计算产品在各车间计划期末应达到的累计出产和投入的号数 ① 某车间出产累计号数 = 成品出产累计号数 + 该车间出产提前期定额×成品的平均日产量 ②某车间投入累计号数 = 成品出产累计号数 + 该车间投入提前期定额×成品平均日产量
(2)计算各车间在计划期内应完成的出产量和投入量 计划期车间出产(投入)量= 计划期末出产(投入)累计号数 -计划期初已出产(投入)累计号数
C —— 每件产品的年平均保管费用
③总费用
Y = Ca + Cb = A ×(N/Q) + (Q/2) ×C
④经济批量 Q经 = √2NA / C
批量
第八章 生产作业计划
⑤批量调整 a. 批量应与月产量倍比关系,并在主要工序上不少于一个或半个轮
班的产量 b. 使同一批制品在各车间的批量相等或成简单倍比关系 c. 批量大小应与生产面积或设备容积相适应 d. 一般来说,毛坯批量应大于机加工批量,机加工批量应大于装配
2。确定: (1)大量流水生产条件下,在制品定额的确定 [流水线内部] ①工艺在制品:流水线的各个工作地上正在进行加工和检验的在制品。 ②运输在制品:处于连续流水线的运输过程中或放置在运输装置上的 在制品。只在连续流水线上才计算。 ③周转在制品:在间断流水线上由于相邻两工序的生产率不同而形成 的在制品。 ④保险在制品:当流水线上某一工序发生意外时,为保证整个流水线 仍能正常工作而设置的在制品。
A: 1 :1 10000
10000 -------1000 600 10400 -------800 1000 10200 100 1800 600 11500 500 2000 3000 11000 800 400 300 11900
10000台
B: 1 :4 40000
40000 -------5000 3500 41500 2000 6000 7100 42400 1400 4500 340 44900 6100 10000 10000 51000 -------2500 1500 52000
保 险 期
总装、油 漆、包装 生产周期
保 险 期
毛坯周期 加工周期 部装周期 总装周期
产品生产周期 机械产品生产周期示意图
第八章 生产作业计划
2。确定 (1)零件工序生产周期 Top = ( n×t0 / T效×S×K t )+ T准 n —— 批量 t0 —— 工序单件工时定额 T效 —— 日有效工作时间 K t —— 工时定额完成系数 T准 —— 工序准备结束时间 (2)零件工艺阶段的生产周期 To = ∑Topi·λ+ (m-1) ·td λ—— 平行系数 td —— 平均每道工序的间隔时间 m —— 工序数目 (3)产品的生产周期
第八章 生产作业计划
某车间的投入提前期 = 该车间的出产提前期 + 该车间的生产周期 某车间的出产提前期 = 后车间的投入提前期 + 保险期
(2)前后车间批量不相等的情况
车间 毛坯 机加工 装配
批量 240 120 40
生产周期 20 50 30
间隔期 60 30 10
第八章 生产作业计划
毛坯周期 保险期 1~240
(3)注意: ①反工艺顺序 ②最后车间出产量就是成品出产量,它与车间的半成品外销量
都是根据生产计划任务确定的。 ③车间预计废品量是按计划规定的废品率计算的。 ④期初库存半成品和在制品结存量一般由计划时实际结存量加
上计划时到期末的预计发生量确定。 (4)一般步骤: ①计算各车间投入和出产量(表1) ②编制各车间月度计划(表2) ③把月计划按月分配(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