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鼻炎PPT课件
花粉草、真菌、 动物皮屑、 羽毛、昆虫、其他(絮、粉 尘、食物、烟草、漆及溶剂、 化妆 用品)
季 节 性:(花粉症) 树木、野草、农作物等(榆、 杨、槭、白蜡、柳、云杉、车前、 沙枣、十字花科、桑科、蒿科等)
8
(二)食入性变应原
• 1 、食物(牛乳、鸡蛋、鱼虾、水果等); • 2 、口服药物(磺胺、青霉素、头孢类)。
超 敏 兴奋副交感神经 感 状 释放乙酰胆碱 态
分泌旺盛
介质细胞脱颗粒
组胺为主介质释放
阻力血管收缩,或容量血 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 增高,多形核、单核细胞 浸润,以嗜酸膜呈浅蓝色,黏膜水肿
7
(一)吸入性变应原
吸入性变应原 常年性: 屋内尘土、 屋尘螨、
3
分类
•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由一些全年存在的过敏原引 起。如室内尘土及甲醛,室外SO2,职业过敏原,宠物、 霉菌、食物和饮料以及药物。
• 季节性变应性鼻炎(SAR)包括从春到秋各个季节对树、 野草的花粉过敏反应的枯草热综合症,亦包括由霉菌孢 子引起的敏感反应。
根据WHO颁布的《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ARIA)指南
变应性鼻炎
1
定义
• 变应性鼻炎( allergic rhinitis,AR):是发生 在鼻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以鼻痒、喷 嚏、鼻分泌物亢进、鼻黏膜肿胀等为其主 要特点。
• 普通人群患病率为10-25% • 常伴有鼻窦的变态反应性炎症
2
变应性鼻炎的流行病学
➢ 变应性鼻炎流行率有明显增加趋势,发达国家已达总人口的10%~20%以上; ➢ 我国虽无正式统计,有学者估计也在8%~10%左右。 ➢ 变应性鼻炎发病的增加可能与大气污染、空气中SO2浓度增高、饮食结构的改变 以及“过度清洁”的生活方式有关。
3.反型射发亢现进。性可鼻能炎与:鼻本粘病膜以感突觉发神性经喷C嚏类发纤作维为释主放。过临多床神检经查肽无类典P物 质(SP)有关。
12
鼻息肉形成
13
嗜酸性细胞增多
非活化嗜酸性细胞
活化嗜酸性细胞
14
特殊检查
(1)变应原皮肤试验 (2)IgE测定 血清和鼻分泌物特异性IgE阳性,
血清IgE可在正常范围,若合并支气管哮喘, 则↑。 (3)鼻腔粘膜的激发试验
15
变应性鼻炎的辅助检查
➢ 一般检查:季节性鼻炎者常可见眼睑肿胀、结膜充血。鼻粘膜水肿,苍白;鼻 腔有水样或粘液样分泌物,鼻甲肿大,1%麻黄素可使其缩小,有时可发现中鼻道 小息肉。发作期的鼻分泌物涂片检查可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以及活化的嗜酸性粒 细胞(EG2+)。 ➢ 特异性检查:
◇主要根据前3项即可可作出诊断,其中病史和特异性检 查为主要诊断根据。
18
鉴别诊断
1.血管运动性鼻炎: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环境湿度变化、 情绪波动、精神紧张、疲劳、内分泌失调可诱发。临床表现相 似,但变应原皮肤试验和特异性IgE测定阴性,鼻分泌物涂片无 典型改变。
2.非变应性鼻炎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症NARES:无明显诱因; 变应原皮肤试验和特异性IgE测定阴性,鼻分泌物涂片有大量嗜 酸性粒细胞。发病机制不清,可能是阿司匹林耐受不良三联征 早期的鼻部表现。
◇根据发病时间分为
间歇性鼻炎
持续性鼻炎
◇根据严重程度分为
轻度
中/重度
4
间歇性 症状发生≤4天/周
或≤4周/年
持续性 症状发生> 4天/周
且> 4周/年
轻度 包括以下所有各项: 睡眠正常 日常活动\运动和休闲正常 工作\学习正常 无恼人症状
中重度 包括以下各项中的1项或更
多: 睡眠异常 日常活动\运动和休闲异常 工作\学习受影响 出现恼人症状
变应原皮肤试验:是常用的诊断方法。以适宜浓度和低微剂量的各种常见变 应原浸液作皮肤激发试验(一般采用点刺法),如病人对某种变应原过敏,则在 激发部位出现风团和红晕,视为阳性,根据风团大小判定阳性程度(+ 、++、 +++、++++等)。
IgE测定: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和鼻分泌物特异性IgE可为阳性,其血清总IgE 水平可在正常范围内,但若合并支气管哮喘者则可升高。
9
(三)用(触)物
• 霉菌、花草、宠物的毛发
(四)其它
冬天的寒冷,夏天的酷热,干燥的空气。
10
临床表现
主要特征:鼻痒、陈发性喷嚏、大量水样鼻涕和鼻塞。 1、鼻痒 季节性鼻炎有眼痒和结膜充血,咽痒; 2、喷嚏:阵发性发作,连续喷嚏3个↑; 3、鼻涕:量多,清水样,擤鼻次数10次↑/日 4、鼻塞:轻重不一,严重者夜不能寐或发生阻塞性睡 眠呼吸紊乱综合征; 5、嗅觉:发作期出现嗅觉下降 6、胸闷、喉痒、咳嗽、哮喘发作
16
诊断
• 主要依靠病史,一般检查和特异性检查。
•
病史对诊断非常重要。询问发病时间、
诱因、程度;生活环境;家族及个人过敏 史;有否哮喘、皮炎等。
17
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
• 2004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制定: • 1.具有鼻痒、喷嚏、鼻分泌物和鼻塞4大症状中至少3项,
症状持续0.5~1h以上,每周4d以上;季节性鼻炎或花 粉症,每年发病季节基本一致,且与致敏花粉传粉期 相符合(至少2年在同一季节发病)。常年性鼻炎则在 一年中多数日子里发病; • 2.鼻粘膜形态炎性改变 • 3.变应原皮肤试验呈阳性反应,至少1种为(++)或 (++)以上/或变应原特异性IgE阳性 • 4.症状怪作期鼻分泌物涂片嗜酸性粒细胞检查阳性
5
发病机制与病理
• 发病与遗传(特应型(atopic type)个体) 及环境密切相关。
• 属Ⅰ型变态反应
• 有三个主要环节 ①机体致敏原 ②介质细胞脱颗粒 ③鼻粘膜细胞反应
6
变应原
机体
致
{敏
状
产生IgE抗体
态 与鼻粘膜表面的介质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膜结合
变应原再次接触 变应原与IgE“桥连”
◇季节性:持续数周,季节一过,症状缓解,不治而愈, 次年与相同季节再次发作。
◇常年性:相对较轻,呈间歇性或持续性发作。发作时间 不定,但常在打扫房间、整理被褥或衣物、嗅到霉味、 接触宠物时发作。
11
一般检查
鼻镜检查:鼻甲粘膜苍白,充血或浅蓝色,肿胀, 鼻道内见多量清水样分泌物,鼻息肉形成。
鼻分泌物涂片: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及活化 的嗜酸性粒细胞(EG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