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2020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十六单元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题组 1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1.[2016 全国卷丙卷(Ⅲ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

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

2009 年5 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l000 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

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 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

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解析:第(1)问,考查常见能源的特征,需要注意题目中的“分别”二字,即风能要分别与煤炭和水能进行比较,得出其优势。

第(2)问,注意题目中的限定词“自然条件”,即只能从自然因素入手分析。

风力发电对风电场面积、风能密度等要求较高。

分析时应结合瓜州的地形、气候及可利用土地等进行考虑。

第(3)问,可从需求、交通、市场及距离、资金和技术等角度考虑。

第(4)问,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保障电网的稳定性”,由此可以看出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主要是为了避免风电不稳定而导致的电力不稳的情况。

答案:(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水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

(2)有风: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

有地: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

(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

(4)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等可以调节、控制,以使电网输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

2.(2015 北京文综卷)北京与河北张家口相邻,地域联系密切。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举例说明张家口市能源生产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地理条件。

(8 分)解析:结合当地具体条件分析,可发展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等清洁能源。

答案:推进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如风速较大,开发风能;日照较充足,开发太阳能;生物质能资源较丰富,开发生物能。

3.(2014 浙江文综卷)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1)北海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气产地。

简述北海油气田开采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2)若图中P 处发生原油泄漏,其扩散的方向是,原因是受影响。

对受影响国家造成直接危害的产业部门是。

解析:第(1)题,注意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回答,并从油气资源总量、开采区的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市场、运输及开采成本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2)题,P 处位于欧洲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该处若发生原油泄漏,原油将向北(或东北)方向扩散。

原油泄漏会对海洋渔业造成直接危害。

答案:(1)有利条件:油气资源储量丰富;位于大陆架浅海,便于开采;接近能源消费市场;运输便利。

(任答三点) 不利条件:位于西风带,终年风浪大;多阴雨天气,不利于海上油气开采作业;开采成本高。

(任答两点) (2)向北(或东北) 北大西洋暖流(或洋流) 海洋渔业(或海洋捕捞)4.(2014 江苏文综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庆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陆上油田和重要的石化基地,截止2008 年大庆油田已经开采出可采储量的75%。

近年来大庆重点发展了石化深加工、电子信息、机械及仪表仪器生产等产业。

下表是大庆市近年主要经济和产业指标值。

年份2005 2008 2012GDP/亿元 1 400 2 220 4 000三次产业占GDP 比重3∶86∶11 4∶82∶14 4∶81∶15采掘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82 79 72材料二玉门是我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2009 年被列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多年的石油开采造成大气、水和土壤的严重污染,老城区人口从13 万锐减至3 万。

近年来玉门重点发展了新能源产业。

(1)分析大庆市产业结构及变化特点。

(2)目前大庆和玉门在资源、经济和环境三方面面临问题的差异是。

(3)根据各自面临的问题和具有的优势,两市选择不同产业发展方向的原因是。

(4)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家战略,对大庆、玉门这类资源型城市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是。

(5)在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方面,大庆和玉门采取了各具特色的举措,据此谈谈对“因地制宜”思想的认识。

解析:第(1)题,由三次产业占GDP 比重及采掘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可知,大庆市第二产业占GDP 比重最大,而且采掘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最大。

从表中不同年份的数值变化可以看出其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即第二产业比重逐渐降低,采掘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逐渐降低,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

第(2)题,由材料可知,与大庆相比,玉门石油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老城区人口锐减,经济已经衰退。

第(3)题,大庆区位较玉门优越,资金、技术等条件好于玉门;玉门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所以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

第(4) 题,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家战略对资源型城市的作用可以从资金、技术和政策等方面思考作答。

第(5)题,因地制宜就是根据不同条件采取不同的措施,大庆和玉门都是资源型城市,但地理位置不一样,条件不同,应分别采用适合各自情况的产业转型政策。

答案:(1)第二产业比重大;石油采掘工业占主导地位;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

(2) 玉门石油资源已经枯竭,大庆也将面临石油枯竭的问题;玉门的经济发展已经衰退,大庆的采掘业比重过高;玉门的环境问题更加严重(3)大庆:区位优越;资金、技术等条件好;玉门: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发展新能源产业(4)提供资金、技术和相关优惠政策(5)“因地”是指根据条件,“制宜”是指应采取合适的对策和措施,同是资源型城市,但所处地理位置不一样,条件有差异,采用适合各自情况的产业转型政策。

题组 2 河流的综合开发利用5.(2014 广东文综卷)随着我国南方地区部分江河水库主要功能的退化,大坝将被拆除。

当河流生态系统稳定之后,与拆坝前相比,将会出现的变化有( )A.坝址上游枯水期平均水位上升B.坝址上游汛期出现的季节提前C.坝址下游径流量年际变化减少D.坝址下游汛期洪峰流量增大解析:D 大坝对下游河段具有调节径流的作用,对上游影响不大,拆坝后上游枯水期平均水位没有变化,A 项错。

坝址上游的汛期拆坝前后应该没有变化,B 项错。

大坝对下游河段具有调节径流的作用,拆坝后调节作用丧失,径流量变化增大,C 项错。

大坝具有调节径流作用,拆坝后,调节功能丧失,汛期洪峰流量增大,D 项正确。

6.[2016 全国卷甲卷(Ⅱ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

19 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l931 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授权机构。

下图示意罗讷河流域的地形。

(1)分别指出罗讷河上游(瑞士境内)、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2)下表列出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

请在下列整治和开发目标中进行选择,完成下表。

请将选出的各整治和开发目标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整治和开发目标:防洪改善水质发电增加生物多样性土地开发开采河沙改善航运条件(3)说明法国为整治和开发罗讷河而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的原因。

(4)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

解析:第(1)问,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与河流补给水量的变化密切相关。

不同河段的补给方式不同(罗讷河上游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其他河段以降水补给为主);气候特征不同(北部支流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均匀,地中海沿岸支流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多)。

第(2)问,根据主要的治理措施判断,第一阶段对河道形状和分汊治理的主要目标是改善航运条件和提高河道的行洪能力,以治理其“野性”的特点;第二阶段梯级开发可加快水电开发和改善航运条件,整理河谷滩地可以促进土地的开发。

第(3)问,成立国家唯一授权的机构,可以加强流域内各方面利益的协调,促进流域的综合整治和开发。

第(4)问,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河流长度,降低洪水峰值,同时可以恢复河流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答案:(1)上游(瑞士境内):有春汛,夏季径流量大,冬季为枯水期。

北部支流(索恩河):全年径流量比较稳定,无明显枯水期。

地中海沿岸支流:夏季为枯水期,冬季为丰水期。

(2)①改善航运条件防洪②发电改善航运条件土地开发(防洪)(注:填写顺序不分先后)(3)因为河流跨多个行政区,涉及水资源利用、航运、防洪、发电、土地利用等多方面的利益,由国家唯一授权机构才能协调各行政区、各部门的利益,并从河流整体进行综合整治,以实现整治效益最大化。

(4)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自然河道、沿岸湿地等),扩展河道宽度,延长河流长度,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河流的自然生产力和对污染的净化能力。

7.[2016 全国卷丙卷(Ⅲ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下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

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

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 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1)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

(2)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3)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解析:第(1)问,需要注意题目实际上是问了两个问题:内格罗河为什么富含腐殖质,内格罗河为什么含沙量少。

分析腐殖质含量大的原因要从腐殖质的形成条件(生物资源丰富且气候条件便于腐殖质的形成)入手。

分析含沙量少的原因,则要从河流流速、沼泽分布等角度入手。

第(2)问,实质上是考查交通建设条件的评价,可以从交通建设的必要性(交通需求,主要考虑经济活动规模和是否具有可替代性交通)和可行性(建造难度和环保因素)方面分析。

第(3)问,本问为开放性设问,只要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先表明自己的态度,再说明理由。

答案:(1)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在沼泽形成大量腐殖质。

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泽,泥沙沉积。

(2)人口稀少,跨河运输需求小;水网稠密,水运便利;河面宽,水量大,修路搭桥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对雨林环境破坏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