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程序详解|货币资金(一)
货币资金审计在审计实务中难度相对较低,错报风险也相对较低。
虽然错报风险相对较低,但并不等同于没有风险。
正相反,从近几年中国证监会披露的财务造假案例看,很大一部分造假行为都是在监管当局对货币资金的检查中露出了马脚。
货币资金科目的舞弊只是深层次舞弊行为的一个“表征”。
因为对企业而言,不论是收入的实现还是债务的偿付,不论是融资的成果还是投资的收益,最终都要体现在货币资金科目中——只有真真正正通过了“收、付”,一个企业才能获得现金流,才能保证整个企业的“血液循环系统”正常工作,如果一个企业的货币资金科目出现了问题,往往就意味着这个企业有着更加严重的“健康隐患”。
因此,在对货币资金科目审计时,仔细、慎重的审计程序往往能够最有效、最直接的印证审计人员的怀疑。
对审计人员而言,由于货币资金的审计程序一般不涉及重大的执业判断,程序执行的难度低,因此,一旦出现审计失败,执业人员很难向执法部门就在执业过程中保持了应有的执业谨慎作出有效的申辩。
所以,不论是由谁来执行货币资金的审计程序,都应该认真、慎重地予以对待。
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2014年修订)》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货币资金列报的具体要求包括:按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等分类列示货币资金期初余额、期末余额。
披露因抵押、质押或冻结等对使用有限制的款项,以及存放在境外的款项总额。
公司应单独披露存放在境外且资金汇回受到限制的款项。
先来看一下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度财务报表附注(审
计机构为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
通过上述披露示例我们可以了解,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至少需要通过实施审计程序获取以下信息:
1、货币资金的各项明细;
2、其他货币资金的明细;
3、受限货币资金的金额及受限原因;
4、涉及外币项目的,需要列示外币币种、原币金额、折算汇率。
审计程序详解
货币资金科目的审计程序主要有以下内容:
1.获取或编制货币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余额明细表:
(1)分别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分别与总账金额、日记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总计数与财务报表核对是否相符;
(2)检查非记账本位币的折算汇率及折算金额是否正确。
注释:
①编制货币资金明细表,审计人员要回答的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审计客户的货币资金以何种形式存在,其规模和业务水平、业务形式是否匹配。
从存在形式上看,审计客户的货币资金包括了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各类保证金、存出投资款等,货币资金的这些存在形式,都与审计客户的业务形式密切相关。
比如,对于审计客户的日常结算方式包括了以银行承兑汇票结算,那么相应的应该存在与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