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3.刚性接触网技术培训PPT
3.刚性接触网技术培训PPT
接触网施工属于点-线施工,基本上由点施工和线施工组成。其中点施工 为悬挂点安装、接地安装、设备安装等施工,图纸上代表均由每个安装图号 控制,施工中一般要求根据图纸中安装图号编制对应的《接触网质量卡控 表》;线施工为汇流排安装、接触线架设、架空地线架设、电缆敷设等;图 纸上代表由里程控制,一般要求预配和现场测量,制作对应控制表格。
5) 检查:巡视整个架空地线锚段架空地线安装高度,绝缘距离、安全距离、张力驰 度等是否存在隐患,应全面排查。 6)必须保证架空地线在最大驰度时距接触网带电体不小于150mm。
架空地线落锚
架空地线固定
2T接触网拉力表
架空地线终锚
架空地线终锚头制作
5、接触线架设
汇流排检查
架线车对位
断线
导线嵌入汇流排
4)钻孔及清灰: (1)先在孔位上钻出3~5mm的凹槽进行定位,再进行钻孔。 (2)躲开钢筋:钻孔时,首先依据经验选择钢筋较少位置打孔;在碰到钢筋, 无法满足打孔要求后,可顺线路移位4~5cm,重新定位以避开钢筋。 (3)利用钢丝刷将孔内壁的疏松混凝土碎屑刷掉,然后用气筒将孔内的浮灰及 碎屑吹出来。此程序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化学锚栓的承载力,所以规定不少于3次, 即保证3刷3吹,直到孔内彻底干净为止。 5)复核孔距:复核孔距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隧道内中心锚结安装
风管处中心锚结安装
5、架空地线架设
起锚
架线
落锚
地线固定
检查
1)起锚:架空地线应与下锚点连接妥当后,保证架空地线直顺,起步时应让线盘 保持一定张力。 2)架线:架线应匀速前进,不宜超过2km/h。 展放时,应派人不间断巡视 , 发现地线吊滑轮卡滞或绞拧立即汇报,停止架设。 3)落锚:下锚时使用2T接触网拉力表按照架空地线张力曲线表进行张力调节,达 到标准值后,检查整个锚段是否存在卡滞情况。进行下锚固定固定时调整螺栓必须 不少于30mm调节余量。 4)地线固定:架空地线固定之前,先将架空地线安装与底线线夹内(采用衬垫或 预绞丝进行保护),从锚段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进行地线固定。
横向定位测量
定位点处受电弓中心标记位置
2、锚栓安装
定位复核
锚栓孔定位 标记
钻孔及清灰
复核孔距
锚锚锚锚
拉拔实验
1)定位测量检查:参照图纸及车站、隧道侧壁的标示,检查各悬挂点间的跨距 是否正确、拉出值或受电弓中心点标记是否正确标示在车站及隧道顶部。 2)锚栓孔定位:普通悬挂点:拉出值在0—100时,锚栓对称中心与拉出值“0” 位重合;拉出值在100—200时,锚栓对称中心位置向拉出值方向偏移50mm; 拉出值在200—250时,锚栓对称中心位置向拉出值方向偏移100mm。 3)利用钢丝刷将孔内壁的疏松混凝土碎屑刷掉,然后用气筒将孔内的浮灰及碎 屑吹出来。此程序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化学锚栓的承载力,所以规定不少于3次, 即保证3刷3吹,直到孔内彻底干净为止。
6)锚栓预埋: (1)注胶:注胶孔深的2/3左右。 (2)安装螺杆:插入螺杆要求按顺时针方向旋入孔底即可(要求带上防脱落塑 料环),刻度线与盾构缝齐平。 7)拉拔实验 待化学锚栓凝固24小时后进行拉拔实验,检查锚栓是否满足设计值,同时做好 记录。
锚栓孔定位 锚栓打孔
钻孔机模型 注胶
锚栓拉拔实验
8)断线:在架线小车行至汇流排弯曲端前,架线车停止,由人工均匀拉动架线小车 将导线嵌入汇流排。导线嵌入后,缓缓释放线盘张力,将导线在汇流排外150mm断 开,紧固弯头处螺栓。 9)检查:架线车向架线始端返回巡视锚段内架线状况,拆除定位点处临时锚固线夹。
汇流排 前进方向
接触导线
注油器
放线平板
牵引拉线 架线小车
可拆式汇流排示意图
二代汇流排示意图 三代汇流排示意图
汇流排切割 汇流排接头连接
汇流排打孔 汇流排安装
中间接头螺栓防松标记线 中间接头缝隙检查
汇流排切口处理
道岔渡线处汇流排安装
分段绝缘器处汇流排安装
4、中心锚结安装
定位测量
中锚选型
底座安装
中锚安装
1)定位测量:中锚定位大致分为低净空和高净空两种安装形式,均是根据构成三 角函数关系和绝缘距离要求计算出中锚底座安装位置。 2)中锚选型:中锚分为A型、C型和中心锚结下锚吊柱。A型适用于4700mm< H≤4900mm的安装;C型适用于H≤4700的矩形隧道和马蹄形隧道以及H<4400 的圆形隧道;中心锚结下锚吊柱适用于H>4900的安装。 3)底座安装:中心锚结底座安装方向应将中轴线对齐中心锚结线夹,安装后调至 水平。
汇流排终端安装 可拆卸汇流排安装
汇流排对接安装
分段绝缘器本体安装
1)锚段长度复核:根据已安装的悬挂点位置精确测量锚段跨距。 2)计算整长汇流排根数和预配汇流排长度,并且预制汇流排长度不小于2米,且 必须满足每根汇流排至少有一个悬挂点。 3)汇流排接头安装尽可能靠近悬挂点,控制范围为:500mm≤D≤2/5L(L为接头 所在跨距)。
曲线段高净空定位-标准测量模式
曲线段高净空定位-自由测量模式
标准测量模式适用于隧道顶为水平面情况的测量,自由测量模式适用于隧道顶为任意情况下的测量。其 中标准测量模式偏移D计算比较简单,自由测量模式偏移k计算比较复杂。
4)测量复核 (1)测量过程中复核 纵向测量中如果遇到现场轨道或土建单位标注的里程标,可以互相核对,当误差不 大时不需调整,如果误差过大需要检查复核。 (2)当整个区间测完,到站区间分界点或道岔岔心位置时,仔细核对里程标,有 误差则要按照跨距1:1.25标准消除误差,同时记录偏差值。 5)记录 记录纵向测量时的调整数据和横向测量时的净空高度、超高等数据,方便计算锚栓 及吊柱等长度。
2)纵向测量
道岔关节定位
(1)依据接触网平面图跨距,沿钢轨依次测量标记各悬挂定位位置,如果在曲
线段需在曲外测量并用石笔在钢轨上做好笔记。
(2)如遇到通风孔、轨顶风道口等无法安装悬挂情况,按照相邻跨距不大于
1:1.25原则调整跨距,其中中锚、锚段关节及锚段关节两边3个定位点不得改移。
(3)待测量悬挂位置确认无误后,用红油漆在钢轨侧面(不得在钢轨面)和道
三、施工工序
定位测量
锚栓安装
支持悬挂安装
汇流排安装
中心锚节安装 接触线架设
悬挂调整
架空地线架 设及调整
电连接安装 设备安装 接地安装 号码牌安装 均回流安装
冷滑试验 送电热滑
1、定位测量
确定起测点
纵向测量
横向测量
测量复核
记录
1)起测点 (1)一般以车站已标明的里程标、站区间分界里程、岔心等设计图纸标明 的测量起点测量。 (2)以道岔岔心为起测点,岔心位置向岔尖方向3米(仅限9号道岔)位置 一般为正线道岔定位线。
安装注油器 注油
嵌入导线始端 安装架线小车
1)汇流排检查:在放线前对汇流排进行专项检查,对发现汇流排缝隙过大,接 头位置不合适,钳口不齐整、钳口损伤等情况进行整改。 2)架线车对位:放线车在起锚位置停放到位。 3)安装好注油器,启动电动注油装置,将导电油脂均匀注入接触线两凹槽内。 注油器始终处于放线小车前方,在接触导线上顺畅滑行。
圆形隧道悬挂定位安装示意图
轨顶风道处悬挂定位安装示意图
圆形隧道悬挂定位安装
轨顶风道处悬挂定位安装
高净空悬挂定位安装示意图
圆形隧道低净空悬挂定位安装示意图
高净空悬挂定位安装
圆形隧道低净空悬挂定位安装
预埋滑槽区段悬挂定位安装示意图
预埋滑槽区段悬挂定位安装
预埋滑槽区段悬挂定位安装
4、汇流排安装
汇流排配置
3)横向测量 (4)高净空定位:直线段高净空定位,使用DJJ-8激光测量仪测量出拉出值位置。 此位置即为悬挂中心位置。如果在曲线段高净空定位,则两种方式: (A)DJJ-8测量仪采用标准测量模式先测量出拉出值位置和净空高度,根据净空 高度计算出吊柱向受电弓中心偏移量D。 (B) 先计算出吊柱中心偏移轨面中心距离,使用DJJ-8测量仪采用自由测量模式 直接测量出偏移量K。
床上作出明显清晰的标记。并在弱电侧标记。
纵向 (1)普通定位点:使用DJJ-8测量仪将受电弓中心位置在隧道顶测出,使用加长 杆在隧道顶标记。 (2)道岔关节定位:根据三个定位点拉出值和两轨线间距转换成三个定位点相对 正线中心线距离,计算出定位点的两线对称中心位置相对正线距离。该三个定位 点处按照对称中心打孔,同时将B型槽钢换成A型槽钢。 (3)岔后双定位点定位:根据拉出值和两轨线间距计算定位点的两线距离,根据 两线间距计算打孔位置,保证悬挂距离相邻汇流排绝缘距离要求。
接触线架设示意图
放线小车调整
放线小车放线 接触线断线
放线小车落锚 接触线预留
6、悬挂调整
施工准备
一般悬挂点调整
正线关节调整
道岔关节调整
综合检测调整
1)施工准备: (1)轨道长轨已经锁定到位,调整区段浮置道床已抬升到位。 (2)调整区段的中心锚结、电连接、上网电缆已经安装完毕,具备精调条件。 (3)所使用的仪器测量精度经过检测,校准。 (4)悬挂点拉出值、施工对照表编制完成,并已核对无误。 2)一般悬挂点调整: (1)悬吊槽钢面平行于轨面,两边沿须相等,误差±5mm。
4)中锚安装:中心锚结组件应保持两端受力均匀,连接安装时中锚组件拉紧即可, 严禁过分受力导致汇流排出现负驰度,调节螺栓应保留有富余调节空间,中锚绝缘 子两端连接处可灵活转动,不发生卡滞。
C型下锚底座安装中心锚结安装示意图 A型下锚底座安装中心锚结安装示意图
中心锚结安装示意图
中心锚结吊柱安装示意图
4)嵌入导线始端:将接触线自线盘带张力拉出导线始端,穿过架线小车,嵌入汇 流排内,超出汇流排150mm,将汇流排弯头处紧固螺栓上紧,预留20mm直线段, 利用套管将导线顺汇流排方向上弯曲45度角,并打磨端头。 5)安装放线小车:将放线小车安装于汇流排上,小车前端绑一拉绳,顺汇流排方 向,临时固定在作业平台上牵引放线小车;确保放线小车的牵引方向始终处于汇流 排正下方,同时在架线过程中,如遇放线小车被卡住时,可立即松开拉绳,解除对 放线小车的拉力。 6)注油:将导电油脂均匀的涂抹在汇流排钳口上,厚度0.5mm左右。 7)导线嵌入汇流排:将导线燕尾端嵌入汇流排,用橡胶小锤敲击接触线,检查导 线嵌入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