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 4.17《宋词四首》课件 粤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4.17《宋词四首》课件 粤教版必修3
大江、乱石、 大江、乱石、 惊涛、 惊涛、千堆浪花
事情
指挥若定, 指挥若定, 谈笑却敌
感情
壮志难酬
(壮美) 壮美)
、 、 、 、 、
(
)
,
(悲愤) 悲愤)
(
美) 美)
(
)
(
)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 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 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雨 霖 铃
柳 永
《雨霖铃》这一词调,本 雨霖铃》这一词调, 是唐代教坊大曲, 是唐代教坊大曲,来源于 唐明皇李隆基与其爱妃杨 玉环的悲欢离合的爱情故 相传唐玄宗入蜀, 事。相传唐玄宗入蜀,到 斜口时,霖雨连日, 斜口时,霖雨连日,他经 过秦岭栈道,耳闻铃声, 过秦岭栈道,耳闻铃声, 勾起了往事, 勾起了往事,于是创作此 悼念杨贵妃, 曲,悼念杨贵妃,以寄托 哀思。 哀思。可想这一词调悲怆 低下、凄楚欲绝的情味。 低下、凄楚欲绝的情味。
思考: 思考: 诗人描绘了怎样的赤壁 景观, 景观,又发出了怎样的 怀古情思? 怀古情思?
观景: 观景:
大江
雄
浪
奇
乱石
壮
惊涛
丽
思人: 思人:
羽
穿空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东去
淘 (尽) 尽
拍岸、 拍岸、卷(雪)
思 瑜 叹 己
遥想) (遥想) 英俊风流
, ,
, ,
指挥若定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 尘满面,鬓如霜。 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 明月夜,短松冈。 处,明月夜,短松冈。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 惨惨戚戚。 惨惨戚戚。
既细致地刻 既细致地刻 画出女词人丧 夫后的心理变 夫后的心理变 过程, 化过程,又高 度地概括 概括了她 度地概括了她 深深的悲哀 悲哀和 深深的悲哀和 晚年的凄凉 凄凉。 晚年的凄凉。 仅此三句, 仅此三句,便 为全词定下 定下了 为全词定下了 凄惨悲凉的感 凄惨悲凉的感 情基调。 情基调。
临江仙 ·夜归临皋 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 杖听江声。 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谷纹平。小舟从此逝, 夜阑风静谷纹平。小舟从此逝,江 海寄余生。 海寄余生。
莫 随 鸿 雁 南 飞 宋 南 冀 黍 悲 芹
美
去 高 唱 大 江 东
坡 板 铜 琶 继 东
铁
辛弃疾,字幼安,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 历城人( 轩,历城人(山东济南 ),南宋爱国词人 南宋爱国词人。 人),南宋爱国词人。 一生主张抗金, 一生主张抗金,渴望恢 复中原。在词人中, 复中原。在词人中,他 是个英雄。 是个英雄。其词抒写力 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 热情, 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 悲愤。著有词集《 悲愤。著有词集《稼轩 长短句》 长短句》。
江山依旧, 江山依旧,却无处觅求像孙仲 谋一样的英雄豪杰。 谋一样的英雄豪杰。昔日繁华的歌 舞台榭,英雄的业绩风流, 舞台榭,英雄的业绩风流,总被历 史的风雨吹得化为乌有。 史的风雨吹得化为乌有。一抹斜阳 映着丛密的草树,平常的街巷, 映着丛密的草树,平常的街巷,人 们说刘裕曾在这里居住。想当年, 们说刘裕曾在这里居住。想当年, 他指挥的金戈铁骑,气吞万里, 他指挥的金戈铁骑,气吞万里,威 猛如虎。 猛如虎。
苏东坡
(1036——1101) )
散文: 唐宋八大家” 散文:“唐宋八大家” 与欧阳修并称为“ 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 诗歌:开创豪放词风 诗歌:开创豪放词风 豪放词 与黄庭坚并称为“ 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与辛弃疾并称为“ 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书法家、画家: 书法家、画家: 与黄庭坚、米芾、 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 称为“书法四大家” 称为“书法四大家”
周瑜: 周瑜: 年龄: 年龄:34 生活:美女相伴 生活: 外表: 外表:英俊儒雅 职位: 职位:东吴都督 际遇: 际遇:功成名就 苏轼: 苏轼: 年龄: 年龄:47 婚姻: 婚姻:屡遭不幸 外表: 外表:早生华发 职位:团练副使 职位: 际遇: 际遇:功业未就
对比性阅读
《 念 奴 娇 》 《 雨 霖 铃 》 情景
李清照前期词多写闺 情相思、悠闲生活,后 情相思、悠闲生活, 期词融入家国之恨与身 世之感,情调感伤,风 世之感,情调感伤, 格顿变。她兼擅令慢, 格顿变。她兼擅令慢, 每能创意出奇, 每能创意出奇,以经过 提炼的口语表达其独特 真切的感受,语言清丽, 真切的感受,语言清丽, 形成辛弃疾所称道的 易安体” “易安体”。
: 人 如 ,一 江 。
1)——被捕入狱,谪居黄州的打击是巨大的。遭人 ) 被捕入狱, 被捕入狱 谪居黄州的打击是巨大的。 陷害,怀才不遇使他壮志难酬。 人生如梦”两句, 陷害,怀才不遇使他壮志难酬。“人生如梦”两句, 正是这种身受迫害 怀才不遇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身受迫害、 正是这种身受迫害、怀才不遇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一 种无人理解而寄托于江月的旷达。 种无人理解而寄托于江月的旷达。 2)——长江依旧,英雄已逝;幼时壮志犹在,而今 ) 长江依旧,英雄已逝;幼时壮志犹在, 长江依旧 早生华发” 就不能不感到人生的短暂与万事皆休 “早生华发”,就不能不感到人生的短暂与万事皆休 的悲凉。 人生如梦” 的悲凉。 “人生如梦”两句正表现了诗人这种深沉 的人生悲痛。 的人生悲痛。 3)——周瑜那么年轻就建立了赫赫战功而千古流芳, ) 周瑜那么年轻就建立了赫赫战功而千古流芳, 周瑜那么年轻就建立了赫赫战功而千古流芳 不能不激起诗人一种老之将至而壮志未酬的深沉苦闷。 不能不激起诗人一种老之将至而壮志未酬的深沉苦闷。 人生如梦”两句正是一种与英雄对比自愧功业无成 “人生如梦”两句正是一种与英雄对比自愧功业无成 的伤感。 的伤感。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日晚倦梳头。物是人 非事事休, 非事事休,欲语泪先 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也拟泛轻舟。只恐双 溪舴艋舟, 溪舴艋舟,载不动许 多愁。 多愁。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次第,怎一个“
写 作 背 景
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五岁了, 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五岁了, 辛弃疾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 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 辛弃疾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 得不到朝廷的重用。 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之后再次被执掌大 权的韩侂胄起用,任浙江东路安抚史, 权的韩侂胄起用,任浙江东路安抚史,翌年 改任镇江知府。 胄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 改任镇江知府。韩侂胄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 草草北伐。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 草草北伐。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 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 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 工作,但是韩侂胄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 工作,但是韩侂胄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 不愿认真准备。 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 不愿认真准备。韩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 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 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这首词是辛弃疾被 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 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 写下的。 写下的。
情景交融 虚实相济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 苏轼, 子瞻, 文忠, 居士,谥号文忠 居士,谥号文忠,北宋眉州眉 山人。文学家,书画家, 山人。文学家,书画家,北宋 时期著名文学家。 时期著名文学家。开北宋豪放 词风。一生才气纵横, 词风。一生才气纵横,诗、词、 文、书法都有很高造诣。作品 书法都有很高造诣。 都有很高造诣 苏东坡集》 词有《 有《苏东坡集》、词有《东坡 乐府》 乐府》。 思想:苏轼思想较复杂, 思想:苏轼思想较复杂,虽 以儒家思想为主, 以儒家思想为主,但老庄哲学 和佛家思想也很浓厚。 和佛家思想也很浓厚。
声 声
),南宋女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 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历城( 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历城(济 南市) 南市)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 自幼受文学艺术熏陶。 者,自幼受文学艺术熏陶。十八岁 适金石家赵明诚,夫妇感情甚笃, 适金石家赵明诚,夫妇感情甚笃, 家庭生活平静美满, 家庭生活平静美满,与明诚共同致 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靖康之 难后,经历了离乱, 难后,经历了离乱,丈夫赵明诚病 本人颠沛流离于江浙皖赣一带, 逝,本人颠沛流离于江浙皖赣一带, 流落异地,无依无靠, 流落异地,无依无靠,在孤寂凄苦 中度过了晚年。 中度过了晚年。
词牌和写作背景
• 写作背景:这首词是苏轼任黄州团练副使时 写作背景: 所作。苏轼“乌台诗案”出狱后被派往黄州, 所作。苏轼“乌台诗案”出狱后被派往黄州, 名誉上是团练副使, 名誉上是团练副使,其实要受地方官员的监 督管制,形同囚犯。为了排遣内心的郁闷, 督管制,形同囚犯。为了排遣内心的郁闷, 他在住地临皋东面的山坡上盖了房子, 他在住地临皋东面的山坡上盖了房子,取名 “雪堂”,自号东坡居士。每天早饭后他就 雪堂” 自号东坡居士。 到那里去读书,跟朋友们谈论或浏览风景。 到那里去读书,跟朋友们谈论或浏览风景。 有时也到稍远的地方走走。这首词大约就是 有时也到稍远的地方走走。 在这个时期创作的。当时他以47岁 在这个时期创作的。当时他以 岁,所以词 中有“早生华发”一语。 中有“早生华发”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