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四章 货币市场的需求与供给

第十四章 货币市场的需求与供给


二、货币的预防需求
货币的预防需求是指人们为应付意外的、临 时的、或紧急需要的支出而持有货币的动机。货 币的预防需求可以表示为:
Lp=f(Y) 其中: Lp表示货币的预防需求。一般来说把 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结合在一起考虑,两者同为 收入的函数,L1用表示,即: L1=L1(Y)
三、货币的投机需求
货币的投机需求是指由于未来利率的不确定性,人 么便根据对利率变动的预期,为了在有利的时机进行投 机而持有的货币。 货币的投机需求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 货币的投机需求与利率的函数关系有: L2=L2(i)
即货币流通速度的倒数。这里的M与交易方程的M在含义上所强调的方面略有不同, 它从储藏手段的功能强调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剑桥方程表明,人们对货币的需求 量取决于货币流通速度和名义国民收入两个因素,即与k的倒数,即与货币流通速 度成反比,与国民收入成正比。按照解释,k的大小取决于社会的商业习惯和制度 等因素,在短期内固定不变,可视为常数。y在达到充分就业均衡时也是一个常数。 因此,价格水平P与货币数量M成正比例变化。由于剑桥方程强调货币作为储藏手 段的职能,因此,剑桥方程暗含着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弗里德曼把货币作为财产的一种形式,所以认为决定货币需求的应该是财产。 但总财产是难以衡量的,因此就用持久收入来代替财产。所以,决定货币需求量的 最重要因素是持久收入,而与利率无关。
第三节
一、货币供给的含义
货币的供给
货币供给是一个存量概念。货币供给量是指一国某一时点上的货币存量,是各经济 主主体持有的由银行体系所供给的现金发行量和存款量。 在货币供给中,中央银行主要通过控制基础货币来调节经济的运行,起着非常重要 的作用。基础货币也叫高能货币、强力货币,通常指起创造存款货币作用的商业银行 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率与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这两者的总和。
m
D 1 cu R r cu
三、货币供给模式
如果设Ms为货币供应量,m为货币乘数,B为基础货币,那么,货 币供给模型为:
Ms=m · B
第四节 货币市场均衡的含义与利率的决定
一、货币市场均衡的含义与利率的决定
货币市场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之间的一种对比关 系。一般而言,货币供求相等,就称之为均衡;如果货币供求不 相等,则谓之为失衡。
【补充材料】 其他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简介
我们主要介绍的是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有影响的货币 需求理论,在此补充介绍费雪的交易方程式、庇古的剑桥方程和费里德曼的货币主 义理论。 1911年,费雪在其《货币的购买力》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即: Py=MV式中,P为价格水平;M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y为一国的实际国民收入;V 为货币的流通速度。 按照费雪的解释,V是由一些“如公众的支付习惯、使用信用范围的大小、交通 和通信的方便与否等制度上的因素”决定的,而这些因素在短期内V不会有大的变 化,因而在短期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取决于资源、技术条件,在充分就业的状态 下,不可能发生变化。因此,V和y被视为常量。这样,价格水平P就随着货币数量M 而正比例地发生变化。可见,费雪在这里所强调的是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作用,所 有费雪方程又称为交易方程。 剑桥学派的后期代表,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在1917年发表了《货币的价值》一文, 提出了所谓剑桥方程,即:M=kY=kPy式中,P为价格水平;Y为名义国民收入;y为 实际国民收入;k为经常持有的货币量占总财富的比例,
m
D 1 R r
作为货币供给之源的基础货币,可以引出数倍于自身的货币供给量。
作为货币供给之源的基础货币,可以引出数倍于自身的货币供给量。 现实生活中,贷款持有人会提取一部分现金,这部分现金便不再参与以 后的货币创造过程,称为现金漏出。现金漏出的程度用现金-存款率(cu) 来表示。例如,一个人得到100万元贷款,将10万元作为现金留下,90万元 作为存款存入银行,这时现金-存款率就是1/9。显然,在发生现金漏出的 情形下,银行所创造的货币就要减少。因此,货币乘数的大小不仅取决于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而且取决于现金-存款率(cu)。这时货币乘数 的计算公式是:
货币主义学派的领袖人物弗里德曼在《货币数量论:一种重新表述》中提出了 货币需求方程,即M/P=f(Y,W,rm,rb,re,1/p· dp/dt,u)式中,M为名义货币需求量;P为 价格水平;M/P为实际货币需求量,它取决于实际收入(Y)、非人力财富收入与持久 收入的比率(W),预期的货币名义报酬率(rm)、预期的债券名义报酬率(rb)、预期的 股票名义报酬率(re)、预期的物价变动率(1/p· dp/dt)以及其他非收入变量(u)。
1 0.8
商业银行储备金的增加额为:R=D×rd=0.2×500=100(万美元) 商业银行派生存款总额=存款总额—原始存款额=D—R=500—100=400(万美元) 上例中原始存款用R表示,派生存款用D表示,一般把派生存款D为原始存款R的倍 数称为简单货币乘数,用m表示。显然,简单货币乘数的大小取决于中央银行所规定 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即有:
其中,L2代表货币的投机需求,并与利率i成相反 的方向变动。 根据对凯恩斯货币需求需求理论的分析,把对于 货币的几种需求综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出货币总需求 方程式:L=L1+L2= L1(Y) + L2(i)
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有两个:第一,实际国民 收入。实际国民收入越大,所需要的货币越多,货币需 求就越高;反之,亦相反。这就是说,货币需求与实际 国民收入是同反向变动的关系。第二,利率水平。利率 越高,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越高,从而货币需求越低; 反之,亦相反。这就是说,货币需求与利率是反方向变 动的关系。
货币是一种尺度,是一种单位,所有商品和劳务的价值可用它 衡量和表示。
(二)流通手段 (三)贮藏手段 (四)支付手段 (五)世界货币
第二节
一、货币的交易需求
货币的需求
货币的交易需求是指个人或企业为了应付日常交易需 要而愿意持有的一部分货币。货币的交易需求是由于货币 的交易媒介职能而导致的一种需求。 货币的交易需求同收入成正比: Lt=kY 其中: Lt表示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k表示交易需求和预 防需求在国民收入中占的比例,Y表示国民收入。
表14-1 银行存款货币的创造
银行 A B C 存款金额 100 80 64 贷款金额 80 64 51.2
单位:万美元
准备金 20 16 12.8
D · · ·
合计
51.2 · · · 500
40.96 · · · 400
10.24 · · · 100
从表中可以看出,一笔存款100万美元,引起的存款合计为500万美元。 存款总额D=100+80+64+51.2+40.96+………… =100×(1+0.8+0.82+0.83+0.84+………+0.8n-1) = 100 =500(万美元)
二、均衡利率和均衡货币量的变动
利率是由货币市场的供求决定的,因此,货币的供求变动都 会影响利率。当货币需求曲线、货币供给曲线或者两者发生变 动是,均衡利率水平会相应变动。
第十四章
货币市场的需求与供给
第一节 货币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货币的需求
第三节 货币的供给
第四节 货币市场均衡与利率的币
(一)古代的货币
货币的基本知识
(二)币材
(三)铸币 (四)银行券与国家发行的纸币 (五)可签发支票的存款和电子货币
三、货币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
二、派生存款与货币乘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货币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M0:银行体系外的现钞和铸币 M1:M0+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其他活期存款 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和政府债券) 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 Mo=流通中现金 M1= Mo+活期存款(可签发支票) M2= 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证券公 司客户保证金(M1为狭义货币供应量,M2为广义货币供应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