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写作扩写和缩写配套教案教学目标:1、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能够通过合理的想象,把篇幅短小的故事、片段、或句子扩充成内容充实,篇幅较长的新文章。
2、学会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
缩写时应忠于原文,不改变原文的主题或中心思想,不改变原文的体裁,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
3、思路清晰,畅通连贯,结构完整。
教学重点:懂得如何在原文基础之上通过那些方法进行扩写与缩写。
教学难点:能通过想象和联想扩写文章,能用概括的方式压缩与中心内容意思不很密切的内容,做到语言通顺、连贯。
教法学法:点拨法,例文示范法,练习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扩写写作指导及写作训练扩写与缩写正相反,是对原文的扩充和增加,缩写是对文章的概括。
扩写是增写文章的内容。
扩写要求内容更加丰富充实,思想更加鲜明深刻,语言更加形象生动,使文章更富有说服力、感染力。
扩写的基本要求:首先是忠于原文,只要不改变原文的体裁、人称、主题,主要情节与原文保持一致,增写的内容紧紧围绕原文的主题,突出重点,只要是合情合理,无论怎样扩展,都是合理的。
但不能随意发挥,不可任意改变体裁、人称。
第二,要进行合理想象,增加从原文扩展的细节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也可以增加一些议论、抒情,增加必要的资料或补充论据(议论文)。
第三,要注意详略得当,突出重点,尽量保持原文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四,扩写的语言同样要求简练、明确。
第五,扩写要有真情实感。
例文根据自己的生活常识和学过的科学知识,以《地震中的电管员》为题,把以下所给的材料扩写成一篇600~800字的记叙文。
材料:今年4月18日中午,禄劝县转龙区发生了强烈地震。
某村电管员正在村前托土基。
这时,他72岁的父亲和3岁的儿子还在家,他心急如焚。
但他却飞快地跑到离家400来米远的配电室拉闸断电,而后飞跑回家。
然而,家中房屋已经倒塌,老父被砸伤,儿子被压在墙土中已昏迷不醒。
例文:地震中的电管员(扩写)洁白的病房。
洁白的墙壁。
洁白的床。
床上,躺着一个脸色苍白的小男孩。
他醒来了,默默地看着天花板,默默地想着。
他知道,趁他熟睡的当儿,爸爸“溜”到爷爷病房里去了。
他不晓得自己是怎么住进来的,但是,他却清楚地记得那令人触目惊心的一幕。
那天中午,他趴在爷爷的膝盖上听“华山抢险”的故事。
虽然在他稚嫩的意识里,华山只是比他玩的那些小沙丘高一点,但那些大学生能够去救别人,多么了不起啊!他对爷爷:“我以后也当大学生,也去救人!”就在那一瞬间,房子摇起来,晃晃悠悠地倒了……把他埋在泥土堆里。
他想爬出来,当大学生救爷爷,然而他昏迷了……他埋怨爷爷,为什么不把自己拉出来救人,却把他送到这白色的世界中?他知道,爸爸就在村前托土基,完全可能跑回来拉他一把……他像大人似的叹了口气,合上眼睛睡了。
不知过了多少时间,他在朦胧中听见爸爸憨厚的话语,还有许多叔叔阿姨在问些什么。
他侧过头屏息倾听着他们的谈话。
“电管员同志,多亏了您呀,要不,后果不堪设想!请您谈谈当时的想法好吗?”这是一位阿姨的声音。
“我正在托土基,忽然感到天旋地转。
不好,地震了!我转身往家里跑。
家里有72岁的父亲和3岁的独子,怎能不让我心焦?可是,我转念一想,如果电线杆倒了,电线断在地上,会使逃出来的人触电,那么死亡的人会更多,给社会造成更大的灾难。
所以,我先跑到离家400米的配电室拉闸断电。
等我回家时,父亲受伤了,孩子昏迷不醒,我心里一阵难过,但想到救了更多人的生命,又觉得很坦然……”那些叔叔阿姨走了。
他睁开眼睛凝望着洁白的病房,忽然觉得爸爸的心也是洁白的。
他不禁疑惑了:难道爸爸也是大学生吗?几天后,禄劝县广播电台播送了一则报道:4月18日中午,我县转龙区发生强烈地震。
电管员××同志,在保护家庭和人民之间毅然选择了后者,这是为什么呢?……”他躺在病床上,谛听着,似乎也在思索着……这是云南昆明市中考的优秀作文,考生根据扩写的要求,在不改变原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展开合理想象,扩展情节,补充细节,对内容进行增添和充实。
比如写地震前的情节,写他趴在爷爷肩上听华山抢险的故事,这个虚构的情节和本文所要表现的主题相一致;地震之后,描写他想当大学生救爷爷、埋怨爷爷不把自己拉出来救人的心理,这些描写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显得真实可信。
文章的结尾写小孩的沉思,也给读者留下了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训练题1:把下面这段文字《一张芦席》扩写成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
一张芦席(原文)任弼时同志是很喜欢打靶的。
有一次,他住在陕北一个乡村里,让警卫同志给他装置一个靶子。
警卫同志在老乡家里找到一张芦席,作成一个靶子。
他问清楚芦席的来历,马上叫警卫同志送回去。
他说:“我们不能随便用老乡一点东西。
”提示:原文是一个片断,这道训练题属于片断扩写。
片断扩写是指对一个情节、一个场面或一个生活侧面进行扩写。
要求把片断写清楚,写具体,要善于抓住片断中的扩写点,展开想象,扩充表达中心的部分。
如警卫在老乡家里是怎么找到芦席的?找到以后又怎么样呢?任弼时又是怎样问清芦席的来历的等。
[范文]一张芦席(扩写)任弼时同志很喜欢打靶。
有一次,他住在陕北的一个乡村里。
一天,他工作劳累了,想打一会儿靶。
他便让警卫员小陈去装置一个靶子。
小陈答应了一声,便出去找寻做靶子的材料。
小陈到处找寻,问了这家又问那家,都回说没有,他真有点失望。
后来好不容易找到一张老乡不用的芦席。
小陈把它做成一个靶子,高兴地来见弼时同志,说:“靶子做好了,您可以去打靶了。
”“好,咱们一起去打靶。
”弼时同志拉着小陈向屋外走去。
当他看到靶子是用一张芦席做成的时候,就问小陈:“这芦席你从哪儿拿来的?”“首长,我是从一位老奶奶家里拿来的。
老奶奶说,这张席子已经没有用了。
”小陈一本正经地回答。
“你怎么能这样做呢!老乡的东西,不管有用还是没有用,都不能拿,小同志,我们八路军可不能随便拿老乡的东西呀!”弼时同志严肃地说。
“这……”小陈还在犹豫中。
弼时同志催促道:“快送回去吧!”“好,我就送回去!”说完,小陈拿起芦席飞快地跑向老奶奶家去。
弼时同志望着他渐渐远去的背影,满意地点了点头。
写作训练1.选取一则古代寓言,用现代汉语扩写成一篇小故事。
300字左右。
2. 原文:刚上一年级的弟弟小冬,清晨到早点铺买油饼,因为人多,售货员多给了两个。
在姐姐的帮助下,小冬补交了两个油饼的钱。
要求:增加一些细节和对话,扩写成600字左右的记叙文,题目《两张油饼》缩写写作指导及写作训练缩写是把一篇较长的文章,在不改变原文的中心、题材、体裁、顺序的前提下,用简炼的语言压缩成一篇简短的文章。
缩写在紧紧抓住中心的前提下,剪除枝叶,保留主干是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基本内容的情况下,压缩文字的训练形式。
它有助于考察学生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缩写有多种形式,如梗概、摘要、提要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缩写类型,不管什么形式的缩写,都要保持原文的风貌。
记叙文的缩写,要抓住原文中心,按原文的结构顺序,保持情节完整,对情节进行必需的概括,还要注意保留关键词语。
删去细致的描写。
议论文缩写要抓住原文的中心论点,保留分论点和主要论据,体现原文的论证层次。
说明文缩写要抓住说明事物的特征和事理的本质。
不论缩写哪种体裁的文章,都要紧紧抓住原文中心,尽量用原文中的语言,必须是结构完整的短文,而不是东挑一句,西抄一句的摘录式的段落提纲。
当原文删除后,不连贯时,要用必要的话联缀,做到文字连贯通顺。
缩写是在中心思想、基本内容不变的前提下,把长文缩成短文的一种删繁就简的训练形式,是很有实用价值的作文训练。
我们经常看到的文章提要、电影简介、小说梗概等都属于缩写。
在写作时,切记不要大段大段地照抄原文,还要注意不能头重脚轻,要选好舍取的材料,要注意训练自己快速筛选材料的能力。
例文1《谈骨气》缩写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大丈夫的这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自古以来,有很多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
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骨气的含义是随着社会阶级的不同而不同的。
南宋文天祥不屈而死,写诗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另一位古人宁死不食嗟来之食,都体现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
闻一多先生在深知自己生命受到敌人威胁的时刻,仍在痛斥国民党特务。
这也充分体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孟子的话,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我们无产阶级的英雄气概和骨气,在今天说来就是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
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
这是北京市中考优秀作文。
考生首先对原文作了认真的阅读,把握了原文的内容、论点结构,具备了一定的快速筛选材料的能力,遵从“留主干,去枝叶”的原则,对原文进行压缩,原文中的论据,从具体叙述变为概括叙述,运用原文重点词句概括其事实,突出原文的精华。
做到既保留了原文的论点、论据,又达到缩写的目的。
写作导航缩写,就是在保持中心思想、保留主要内容的前提下,对原文进行压缩。
那么怎样对原文进行缩写呢?第一,突出要点。
要在认真阅读原文的基础上,整体把握原文的主旨和内容,理清思路和结构,突出原文的要点。
第二,适当概括。
可遵循“保持主干,删除枝叶”的原则,恰当概括文意或摘取原句,使内容更集中,表达更简练。
第三,文气连贯。
缩写后的文章应是原文的缩微呈现,要将保留的内容和压缩后的句段连缀成篇,上下句、前后文的文气保持连贯、畅通,语言流畅。
.缩写是作文中的一种常用形式。
所谓缩写,就是把内容较多、篇幅较长的文章按一定的要求,在不改变基本内容、不改变中心、不改变体裁、不改变顺序的情况下写成较短的文章。
学会缩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我们的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进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那么怎样进行缩写呢?具体的缩写方法有以下三种。
(二)指导:1、摘录法抓住原文的中心和要点,以摘录原文重要语句为主,适当增加衔接语言,连缀成文。
缩写记叙文可摘录有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重要语句缩写议论文可摘录原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保留主要论据,次要的事例、引文等,有的可以略去,有的可以从中作些摘录。
缩写说明文,可把最能说明事物主要特征的部分较多地摘录下来,而文中的枝节问题、与事物本质特征关系不大的部分可少量摘录或不录。
2、删除法原文叙述或说明具体而细致,缩写时将这些删除,剪掉枝叶,留下主干。
缩写句子,保留强调的分句。
段落缩写可以抓住段中主句,其余的字句适当保留。
如记叙文,可删除次要人物、将要情节、非关键性的细节,以及一些描写和渲染性的语言等。
说明文可删除部分重复的例证、描写、议论性,删除那些不直接影响说明对象的修饰性语言、叙述和次要细节,保留事物特征和本质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