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跑速时步长与步频关系实验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使同学们加深理解速度概念的物理意义,掌握测定平均速率的方法。
了解自己在不同跑速情况下的步长和频率的变化规律。
实验原理
跑
速=步长*步频
步频=步数/时间
实验仪器与材料
1、计时秒表
2、20m长卷尺
实验方法与步骤
1、绘制不同跑速时步长与步频关系图。
(1)每个学生以慢速、中速、快速和最高速度分四次跑完20m,在20m 跑的始端前有15m预跑,以便进入20m跑道后能以匀速跑完全程。
记录20m跑的时间和步数。
每组由4人组成,1人计时,1人数步数,第四人为实验对象。
实验轮流4次,直至每个人都做完为止。
把上述实验结果填入下表相应的栏目内。
不同跑速时步长与步频登记表
项目时间/s 步数/次速度/m*s-1 步长/m 步频/s-1 备注慢速
中速
快速
最高速度
(2)计算。
根据所学的运动学公式,分别计算每次跑的速度、步长、步频,将结果填入上表相应的栏目内;
(3)绘制步长和步频关系图。
根据登记表采集的数据和计算结果,绘制不同跑速情况下的步长和步频关系图;
2、20m快跑。
由站立式起跑开始,测20m跑的最高速度,记录下时间、步数、计算出速度、步长和步频。
实验结果讨论
1、当你的速度增加时,你的步长和步频是如何变化的?
2、比较1、2两个实验中,最高速度的差别是什么?
3、据文献所知,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在最高速度时,步长约等
于1.14倍的身高,计算出你的最高速度时步长与身高之比,试
与1.14这个值比较。
4、你认为短跑运动员在速度增加时,步长与步频应该如何变化为
宜。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