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球甘蓝

结球甘蓝

结球甘蓝采收期不 很严格,为争取早上市, 在叶球八成紧时即可陆续 上市供应。采收太早,叶 球不充实,产量低。采收 偏晚,裂球较多。
三、抱子甘蓝栽培技术要点
(一)育 苗
(二)定植及田间管理
(三)收

(一)育

目前抱子甘蓝的种子 多为进口种,价格昂贵, 生产中多采用育苗移栽。 苗龄 35~40 d ,幼苗 具6~7片叶时即可定植。 夏季育苗需加盖遮阳 网防雨防晒。
沟施复合肥 25 kg
每667 m2施用优质农家肥 5 000 kg,过磷酸钙50kg。
(四)定植后管理
温度管理 水肥管理
缓苗期 日温20~22℃,夜温12~15℃。
缓苗后 日温15~20℃,夜温10~12℃。
莲座后期和结球期
日温15~20℃,夜温8~10℃。
(四)定植后管理
温度管理
3. 平头型
叶球顶部扁平, 整个叶球呈扁圆形。 抗病性较强,适应性 广,耐贮运,为中晚 熟或晚熟品种 。
(一)品种选择
选用抗寒性和 冬性均较强的早熟 品种,如‘金早 生’、‘中甘11号’、 ‘中甘12号’、 ‘中甘15号’、 ‘京甘1号’、 ‘8398’、‘迎春’、 ‘报春’、‘鲁甘 蓝2号’等。
复习思考题
1. 结球甘蓝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 2. 简述结球甘蓝的春化特性。 3. 如何防止春甘蓝未熟抽薹? 4. 简述日光温室早春茬甘蓝栽培技术要点。 5. 简述抱子甘蓝栽培技术要点。
本节首页 退出本节
(二)定植及田间管理


定植密度 株行距 40 cm×60 cm。 水肥管理 定植后15~20 d追1次发棵肥,每667 m2
施尿素10 kg、硫酸钾5 kg。植株基部腋芽开始形成小 叶球时再追1次肥。采收期,每采收2~3次追1次肥,每 次施入复合肥5 kg。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润。

其他管理 中耕培土,防植株倒伏;叶球膨大期将
分苗 幼苗两叶一心时分苗。 苗期管理 分苗后 缓苗后日温18~20℃,夜温10~12
℃。甘蓝属绿体春化型,幼苗3片真叶后,夜 温不应低于10℃。 不旱不浇水。 炼苗 定植前7~10 d 进定植。
25~30 cm
15 cm
40 cm
80~100 cm
莲座期 结球期
水肥管理
莲座初期开始浇水,随水追施尿素10 kg。 然后控水蹲苗。 5~7 d浇1次水,追肥2~3次。第1次追肥在 包心前,第2次和第3次在叶球生长期,每次追硫酸铵 10 kg、硫酸钾10 kg,同时用0.2%磷酸二氢钾溶液叶 面喷施1~2次。
结球后期
控制浇水次数和水量。
(五)收 获
第三节 结球甘蓝
Cabbage
结球甘蓝别名洋白菜、卷心菜,十字 花科芸薹属甘蓝种中顶芽或腋芽能形成叶 球的一个变种,为二年生草本植物,起源 于地中海至北海沿岸,由不结球野生甘蓝 演化而来。结球甘蓝适应性强,产量高, 易栽培,耐贮运。其产品营养丰富,在世 界各地均有栽培。
退出本节
第三节 结球甘蓝
一、栽培季节和茬次安排 二、日光温室早春茬 甘蓝栽培技术 三、抱子甘蓝栽培技术要点
着生芽球的叶片,从叶柄基部剪除,最后仅剩植株顶 部的盘状叶丛。
剪 叶
盘状叶丛
长柄叶 叶痕 芽球
(三)收 获
抱子甘蓝叶腋的芽球自 下而上形成,采收要分次分 批进行。采收时, 采收刀应从芽 球基部切下。
早熟品种长到3叶,茎粗0.6 cm以上, 中晚熟品种长到6叶,茎粗0.8 cm以上接 受10℃以下的低温,才能通过春化,在 2~5℃范围完成春化更快。通过春化所需 的时间为早熟品种30~40 d,中熟品种 40~60 d,晚熟品种60~90 d。
一、栽培季节和茬次安排
结球甘蓝适应性强,在北方除严冬季节进行设施栽培外 都可进行露地栽培,华南除炎夏外的季节,都可进行露地栽 培,长江流域一年四季均可栽培。日光温室春甘蓝因其品质 鲜嫩,在露地春甘蓝上市前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栽培经 济效益较高。
二、日光温室早春茬甘蓝栽培技术
(一)品种选择 (二)培育壮苗
(三)整地定植
(四)定植后管理 (五)收 获
(一)品种选择
1. 尖头型 2. 圆头型 3. 平头型
1. 尖头型
叶球小,呈牛心 形。叶片长卵形,中 肋粗,内茎长。适于 春季栽培,一般不易 发生先期抽薹,多为 早熟小型品种。
2. 圆头型
整个叶球呈圆球 形或高桩圆球形。外 叶少而结球实,冬性 弱,春季栽培易先期 抽薹,多为早熟或中 早熟品种 。
(二)培育壮苗
11月上旬在温室内播种。


做播种床 →浇透底水 →撒一层细干土 →均匀撒播干种子(播种量3~4 g/m2) →覆土0.5~1.0 cm
苗期管理
→覆膜
(二)培育壮苗
播后苗前 播种后 温度提高,日温20~25 播 种
℃,夜温15℃左右。 出齐苗后 日温降至18~20℃,夜温10~ 12℃,一般不需浇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