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化学选择题训练(一)

高考化学选择题训练(一)


NaOH溶液体积
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由此确定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A. Mg2+、 Al3+、 Fe2+ B. H+、 Mg 2+、Al3+ C. H+、 Ba2+、 Al3+ D.只有 Mg 2+、 Al3+
沉淀质量 0 NaOH 溶液体积
二、选择题 (本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36 分 ) 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C.整个反应过程中每有 16.8gFe 参加反应转移 0.8mol 电子
D.反应①②③均是氧化还原反应 12.元素 A 和 B 的原子序数都小于 18。已知 A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a,次外层电子数为 b; B 元素原子的 M 层电子数为 (a b),L 层电子数为 (a+b),则 A、 B 两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性质 可能有
放电
充电 Mg xMo 3S4 ;在镁原电池放电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Mg2+向正极迁移
B.正极反应为:
Mo 3S4+2xe
2x
= Mo 3S4
C. Mo3 S4 发生氧化反应 17.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 件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N2+3H2
D.负极反应为: xMg 2xe = xMg2+ 2NH3, H<0,达到平衡时,当单独改变下列条
N 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A.②⑤
B.①②③
C.①②③⑤
D.全部
4.欲配制 100 ml 1.0 mol/L Na 2SO4 溶液,正确的方法是 ①将 14.2 g Na2SO4 溶于 100 ml 水中;②将 32.2 g Na2SO4·10H2O 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
释至 100 ml ;③将 20 ml 5.0 mol/L Na 2SO4 溶液用水稀释至 100 ml 。
2
A.将少量 SO2 气体通入 NaClO 溶液中: SO2+ 2ClO-+ H2O==SO3 + 2HClO
B.在硫酸氢钾溶液中加入 Ba(OH)2 溶液至 pH=7:
2
2H++ SO4 + Ba2++ 2OH–== BaSO4↓+ 2H2 O
C.在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足量 Ca(OH)2 溶液: Mg2++ 2HCO3 + Ca2++ 2OH–== MgCO3↓+ CaCO3↓+ 2H2O
A.能与水反应 B.能与硫酸反应 C.能与碳酸钠反应
D.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13.常温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NaB 溶液的
pH=
8

+
c(Na )
–c(B–)

0.99
×
–6
10mol/L
B. Na2CO3 溶液中, 2c(Na+)= c(CO32–)+ c(HCO3 –)+ c(H2CO3)
①=②>③
对下列实验事
现象 A KI 淀粉溶液中通入 Cl2,溶液变蓝
B 浓 HNO3 在光照条件下变黄
解释 Cl2 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浓 HNO3 不稳定,生成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 酸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 有
C
说明该溶液中含有 SO42-
白色沉淀生成
D 向盐酸中加入浓硫酸时产生白雾
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① 3Fe+NaNO2+5NaOH = 3Na2FeO2+H2O+NH3↑;
② 6Na2FeO2+NaNO2+5H2O = 3 Na2Fe2O4+ NH3↑+7NaOH;
③ Na2FeO2+ Na2Fe2O4 +2H2O = Fe3O4+4Na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生产过程会产生污染
B.反应②中的氧化剂
6
7
8
9
答案
A
D
B
A
D
A
D
C
B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题号
B
D
CD
AC
C
AB
C
BD
B
A.加催化剂 V 正、 V 逆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
B.降温, V 正、 V 逆都减小,且 V 正 减小倍数大于 V 逆减小倍数
C.加压, V 正 、V 逆都增大,且 V 正增大倍数大于 V 逆增大倍数
D.加入氩气, V 正、 V 逆都增大,且 V 正增大倍数大于 V 逆增大倍数 18.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 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 实解释正确的是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石墨均导电,所以它们均是电解质 B. NH3、 CO2 的水溶液均导电,所以 NH3、 CO2 均是电解质
C.液态 HCl、固体 NaCl 均不导电,所以 HCl、 NaCl 均是非电解质
D.蔗糖、酒精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所以它们均是非电解质
8.在下列反应类型中,能体现绿色化学中的“原子经济”原则的是
C. Fe3+、Na+、 Cl 、 S2 (1:2:3:1)
D. K+、 H+、 I 、 HCO3 ( 1:1:1:1)
16.镁及其化合物一般无毒 (或低毒 )、无污染,且镁原电池放电时电压高而平稳,使 镁原电池越
来越成为人们研制绿色原电池的关注焦点。其中一种镁原电池的反应为:
x Mg+Mo 3S4
CaC2l CaC2l AlCl3
D.①③⑤⑥
2.合成氨工业中用铁触媒来催化 N2 和 H2 合成 NH3 。若将 a L NH3 通过灼热的装有铁触媒的硬 质玻璃管后,气体体积变为 b L(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 ),则该 b L 气体中的 NH3 体积分 数是
ba A. a
ba B. b
2a b C. a
D.三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l3++3OH– == A l ( OH ) 3 ↓
11.钢铁 “发蓝 ”是将钢铁制品浸到某些氧化性的溶液中, 在钢铁的表面形成一层四氧化三铁的
技术过程。 其中一种办法是将钢铁制品浸到亚硝酸钠和浓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加热到
130℃
反应。其过程可以用如下化学方程式表示: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5.HF 的酸性比 HCN 的酸性强, 现有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均相同的 NaF 和 NaCN 两种溶液, 前 者溶液中的离子总数为 n1,后者溶液中的离子总数为 n2 ;另有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均相同的
Na2A ( pH=10 ) 和 Na2B ( pH=9 ) 两种溶液,前者溶液中的离子总数为
2a b D. b
3.下列有关叙述: ① 非金属单质 M 能从 N 的化合物中置换出非金属单质 N;② M 原子比 N
原子容易得到电子;③单质 M 跟 H2 反应比 N 跟 H2 反应容易得多;④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 性 HmM HnN;⑤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 HmMO x HnNOy;⑥熔点 M N。能说明非金属元素 M 比
(1)置换反应; (2)化合反
应; (3)分解反应; (4)取代反应; (5)加成反应; (6)复分解反应; (7)酯化反应。
A. (2)(5)(7)
B. (1)(2)(3)(4)
C. (2)(5)
D. (1)(2)(5)(6)
9.在某无色溶液中缓慢地滴入 NaOH溶液直至过量,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
数为 n4;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n1 n2, n3 n4
B.n 1 n2, n3 n4
C. n1 n2, n3 n4
n3,后者溶液中的离子总 D. n1 n 2, n3 n4
6.以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 ℃时, 1 L pH=6 纯水中,含 10–6NA 个 OH B.15.6 g Na2O2 与过量 CO2 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0.4NA C. 1 mol SiO2 中含有 2 mol Si–O 单键 D.如果 5.6 L N2 含有 n 个氮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一定约为 4n
(一)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 9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7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将甲和乙气体同时通入过量丙溶液中,可能产生沉淀的组合是
序号



CO2
SO2

HCl
CO2

CO2
SO2

NO2
SO2

CO2
NH3

O2
NH3
A.全部
B.①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
丙 Ca(OH)2 Ca(OH)2 Ba(NO3)2
A.与钠反应放出氢气
B.能发生酯化反应
C.不能与新制的 Cu(OH)2 悬浊液反应
D.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15.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按括号内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得到无色、碱性、澄清溶液的是
A. Na+、 Al3+、 Cl 、 OH (5:1:4:4)
B. NH4+、 Ba2+、 OH 、 Cl (1:1:1:2)
C. pH 相等的① NH4 Cl、② (NH4)2SO4、③ NH4HSO4 三种溶液中, c(NH4+)大小顺序为:
D. 10 mL pH=12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 pH= 2 的 HA 至 pH 刚好等于 7,所得溶液体积
V(总 ) ≥ 20mL
14.丙烯酸的结构简式为: CH2=CH—COOH,下列对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