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太原理工大学文献检索与利用K课件剖析

太原理工大学文献检索与利用K课件剖析


400 Language语言学 500 Sciences科学
600 Technology科技 700 Arts & recreation艺术及娱乐 800 Literature文学 900 History & geography历史及地理学
第二层的分类有100个divisions,是以三个数字中的第二个数字表示,
➢ 熟悉检索语言和检索工具 ➢ 认真分析课题需求 ➢ 灵活掌握检索方法和提高制定检索策略
的能力
文献检索的类型
1.相关性检索
2.确定性检索
1.相关性检索
以图书、期刊、资料、数据库中的篇章或 全文为检索对象的一种检索
检索结果为文献线索(包括题名、著者、 出处)或全文
以二次文献(检索刊物或数据库)或全文 数据库为检索工具
例如:500表示科学,510则表示数学、520是天文学、530则是物理学。
第三层的分类则有1000个sections,是以三个数字中的第三个数字表示。
例如,530表示物理学,而其下的531则是古典力学、532是流体力学,而533则是气体力学。
在这种分类精神下,可以得知DDC的类目间是有层级关系的,因此在书架上置于相邻的资料,都 可知道他们在内容是相关的。
3.文献特征标识与检索提问标识的匹配
文献检索的过程就是文献特征标识与检索 提问标识两者匹配的过程
为了实现这种匹配,标引人员和检索人员 必须采用一种共同的语言,即检索语言。
检索语言
检索语言是一种人工语言,用于各种检索工具 的编制和使用,并为检索系统提供统一的、 作为基准的、用于信息交流的符号化或语词 化的专用语言。
国际十进分类法UDC(Universal Decimal Classification) ,
又称为通用十进制分类法 。
国际通用的多文种综合性文献分类法。现在由国际文献联合会 (FID)统一主持对它的 修订工作。 UDC由主表和辅助表及索引组成。主表分为以下10大类(据1989年英文中型版):
0总类、科学和知识 1哲学、心理学 2宗教、神学 3社会科学 4(语言) 5数学和自然科学 6应用科学、医学、技术 7艺术、娱乐、体育 8语言、语言学、文学 9地理、传记、历史
2.确定性检索
根据检索对象不同又可分为 --- 事实检索 --- 数据检索
检索结果为某一个具体的答案
以三次文献(参考工具书)为检索工具
文献检索原理
1.文献替代 2.文献整序 3.文献特征标识与检索提问标识的匹配
1.文献替代
一次文献的文献特征标识(外部特征和内 容特征)按一定的标准格式著录成它的替 代文献(二次文献)的过程。
DDC已被全球超过135个国家的图书馆使用,并且被翻译逾30种语言,此外,DDC更 能用来组织网际网络上的各种资源。
DDC是用传统的学科来分类,总共以10个主要的学科(main classes)来涵括所有的知识 体系,每个大类下细分10类(divisions),接着又再分成10小类(sections)。DDC中每个学
科都会给予特定范围的数字来表示,它的十个大类(main classes)分别是:
000 Computers, information, & general reference计算机、信息及总类 100 Philosophy & psychology哲学及心理学
200 Religion宗教学 300 Social sciences社会科学
1. 分类检索语言
2. 主题检索语言
1. 分类检索语言( Classfication)
用分类号表达各种概念,将各种概念按学 科性质进行分类和系统排列
从学科门类的角度对文献进行分类
检索标识:分类号
分类语言(图书分类法)
分类语言是以文献内容的学科性质为对象,运用概念概括与划分
的方法,按照知识门类的逻辑次序从一般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层 层划分,所形成的一种等级体系。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图法)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科图法) 《Dewey Decim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人民大学 图书馆集体编著,简称<人大法>。
体系结构:《人大法》根据毛泽东关于知识分类的论述和图书本身的 特点,设立了总结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图书等 4大部类 ,总共17个大类。
结构:《人大法》包括主表和复分表两部分,主表设有大纲、简表、 基本类目表和详表。复分表有9个:综合复分表、中国民族复分表、中 国时代复分表、中国地区复分表、苏联加盟共和国复分表、国家复分 表、国际时代复分表、世界地区复分表。另有“书次号使用方法说明 ”和“文别号使用方法说明”两个附录。
Hale Waihona Puke 《中图法》即中国图书分类办法,就广义而言, 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 国科学院图书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 法》、台湾赖永祥仿十进分类法(所谓"中国图书 分类法")、《国际图书集成分类法》。就狭义而 言,《中图法》是《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 简称,是我国目前通用的分类图书的工具。
信息检索的类型
信息检索(传统) 信息检索(现代)
事实检索 数据检索
数值检索 声频与视频检索
信息检索效果的评价
评价指标: ➢ 查全率(检全率) 检索出的相关文献量
查全率R= 数据库中的全部相关文献 * 100%
➢ 查准率(检准率) 检索出的相关文献量
查准率P= 检出的文献总量 * 100%
提高检索效果的措施
著录项目与格式:
中图分类号 题名/著者(著者所在单位 邮政编码)//刊名/主办单位.—出版年,卷 (期).—所在页码 文摘……。图x表x参x(文摘员)
2.文献整序
将杂乱无章的替代文献(二次文献)按一 定的顺序(通常按学科类目)排列,并编 制各种索引的过程。
经过文献替代和文献整序后,完成了文献 存储的过程。
(杜威十进分类法) 《Library of Congress Classification》
(美国国会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Universal Decimal Classification》 (国际十进分类法)
杜威十进分类法(Dewey Decimal Classification,DDC)
广为全球各地图书馆使用的分类法。这个分类系统最早在1873年时Melvil Dewey提出 此分类构想,而于1876年正式出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