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吸收塔脚手架搭设技术要求DOC

吸收塔脚手架搭设技术要求DOC

6.9、安全网挂设:外侧脚手架外侧用加密安全网满张,随着脚手架逐层向上铺设,吸收塔内,在组合到6m以上时,在其作业层下方张设平网,随着脚手架的升高,逐层搭设拦腰杆(高度1.5m左右)及张设平网。
7、脚手架的拆除
7.1、脚手架的拆除顺序与安装程序相反,由上而下,先拆除安全网、栏杆、脚手板、斜撑,再拆除小横杆、大横杆和立杆。遵循先绑者后拆、后绑者先拆的原则。一步一清,不准上下同时作业。连杆件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超前拆除,拆下的杆件及脚手板应用人上下传递或用滑轮和绳索运送而下。严禁从高空抛下,以防伤人和损害材料,拆下的各种材料工具应及时分类堆放,并运送到存放地点妥善保存。
5.1、现场作业准备及条件
5.1.1、施工人员持证上岗,经体检、培训合格。
5.1.2、施工作业指导书经审批合格,作业人员技安交底双签字。
5.1.3、施工现场道路畅通,照明良好,爬梯随脚手架同时搭设。
5.1.4、吸收塔周围基础回填夯实,所有搭设材料随工程进度一月前必须满足使用用量。
5.2、劳动力组织
5.2.1、根据工程情况成立一个架工班,班长一名,架子工十名。






作业指导书
第1页共7页
编写内容
1工程概况
2编制依据
3构造设计
4作业范围及工程量
5施工准备
6主要搭设程序
7脚手架的拆除
8注意事项
9质量标准脚手架的搭设技术要求允许偏差
10安全及文明施工
11附录
附录一:脚手架的搭设技术要求允许偏差一览表
附录二:吸收塔脚手架搭设构造设计
作业指导书
第2页共7页
1、工程概况
8.4、每搭完一步脚手架后,随时校正杆件的步距、纵距、横距及垂直偏差和水平偏差,使偏差不超标。
9、脚手架的搭设技术要求允许偏差(详见后附表一)
10、安全及文明施工
10.1、施工前应由技术人员进行安全交底,进行双签字,架子工经体检,待有效证件上岗,非本工程人员严禁操作。
10.2、进入施工现场应正确佩戴安全帽及胸卡,遵守安全施工的一般性要求。
10.9、脚手架负荷不得超过270kgf/m2。
10.10、脚手材料应随用随领,对未使用完的或拆下的脚手材料及时回收,清理检修并分类码放,加设垫木,采取防锈、防变形措施,并随时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10.11、搭设中及时剔除、杜绝使用变形过大的杆件和不合格的扣件。
10.12、在搭设、拆除过程中,如因临时停工,应采取临时措施保证架子的安全稳定性,防止倒塌。
4
脚手管
ф48×3.5×2000

1500
随工程随时
5
扣件
十字

6000
随工程随时
6
扣件
接头

600
随工程随时
7
扣件
转向

100
随工程随时
8
脚手板
50×250×2000

1000
随工程随时
9
安全网
大眼

800
随工程随时
10
铅丝
8-12#
kg
400
随工程随时
11
其它
随工程随时
作业指导书
第3页共7页
5、施工准备
5.2.2、工期要求:随吸收塔的壳体安装逐层搭设,在壳体安装前提前两天搭设完毕。
6、主要搭设程序
6.1、搭设流程为:架杆、板、扣件等领料、检查→基础检查、放线定位→铺设垫木→竖底层里外立杆→搭设扫地杆水平横杆→铺脚手板→绑扎护栏、斜梯→第三步三跨加装连杆件→张挂安全网→接第二层里外立杆→同以上4-9步搭设程序相同直至搭设完毕。
10.6、不得在脚手架上拉缆风,设置起重把杆,如确需要进行少量材料的垂直提运时,应时行验算,经主管部门的同意,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方可进行。
10.7、脚手架搭设及拆除应专人统一指挥,做到上下一致,动作协调,相互响应,在脚手板倒运时应设专人监护,应避免交叉高空作业,以防构件坠落或伤人。
10.8、脚手板应用铁丝及时绑牢,不得浮搁,严禁出现飞跳板、探头板。
控制
备注
方法
时机
1
未经安全技术交底,可能发生各类危害
每日班前会由班组长进行针对性的交底,明确每项安全控制措施的责任人。
R
P
2
作业现场行走,可能发生绊、跌危害
行走时,集中注意力,仔细观看道路;尽量走通道;严禁穿拖鞋、凉鞋、高跟鞋及带钉的鞋。清除人员常走通道上的障碍物,完善孔洞盖板的设置。
A
D
3
通过或逗留作业区,可能发生被坠落物打击危害
±7
±50
±100
中间档次用插入法
3


步距
纵距
横距

±20
±50
±20
钢板尺
4
纵向水平杆高差
一根杆的两端

±20
水平仪或水平尺
同跨内两根纵向水平杆高差

±10
5
双排脚手架横
向水平杆外伸
长度偏差
外伸500mm
-50
钢卷尺
作业指导书
第7页共7页
附图一:吸收塔脚手架搭设构造设计图
吸收塔多边形封闭双排脚手架设计尺寸表(m)
4.2、主要工程量及材料:沿吸收塔壳体内外侧周围搭设多边形封闭式双排脚手架,合计约40吨。吸收塔脚手架主要工程量及措施用料见下表: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脚手管
ф48×3.5×6000

500
随工程随时
2
脚手管
ф48×3.5×4000

60
随工程随时
3
脚手管
ф48×3.5×2500

1000
随工程随时
6.8、脚手板铺设,当搭到作业层时,将该层满铺脚手板,两板采用搭接,搭接长度20-30cm,搭接位置必须在小横杆上,最里面的一块离壁板15cm左右,距离不宜过大,当脚手板接头搭好后,依次向铺设方向绑扎12#-8#铁丝(当采用竹笆做脚手板时,应按其主筋垂直于大横杆方向铺设,且采用对接平铺,四个角应用直径1.2mm的镀锌丝固定在横杆上),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控头长度150mm为宜,翻脚手板应由两个从里往外按顺序进行。
10.3、严格按搭设顺序及工艺要求进行杆件的搭设,把好脚手搭设的“十二道关”。
10.4、搭设、拆除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划出工作区,标出警示标志,设专人监护,禁止非工作人员入内。
10.5、架子搭、拆时负责人一定要检查搭设人员精神状态,进行“三交”(即交任务、交技术、交安全)、“三查”(即查衣着、查精神状态、查三保),严禁酒后上班,高空作业必须及时正确系好安全带。
1.1新海电厂2×220MW燃煤锅炉烟气脱硫工程是由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总承包,建设一个投资低、运行维护费用经济合理、运行方便的副产品利用型烟气脱硫系统。
1.2、该工程包含烟气主流程系统和石灰乳制备系统及石膏处理系统两个辅助系统,共三个系统。其中烟气主流程系统为从11、12#炉后引风机出来的未处理烟气升压风机升压GGH加热器加热吸收塔脱硫处理GGH加热器加热烟囱。
1.3、本次安装的脚手架为吸收塔进行安装时所用脚手架,搭设在吸收塔筒体的内外侧,吸收塔筒体高为31.6m,脚手架的搭设需满足整个吸收塔安装的要求。
2、编制依据
2.1、《新海电厂脱硫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2、图纸:
《吸收塔制作图》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J0301。
2.3、引用技术规范及标准:
《建筑安装登高架设作业》;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1-2002;
《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
3、构造设计
3.1、由于该脚手架服务对象为吸收塔圆形筒体,因此该脚手架设计为多边形封闭式双排脚手架(设计参数及形状见附图一)。
4、作业范围及工程量
4.1、作业范围为:吸收塔安装区域,占地面积约为200m2。
塔内侧脚手低于塔顶板0.4m左右。
作业指导书
第4页共7页
6.5、大小横杆的搭设:在同一步中,大横杆应四周交圈,相邻两横杆相互交错,横杆的底步距为1.6m,从第二步起每步高度为1.8m,大横杆一般置于立杆里侧,横杆搭设时离壳体及加强筋的内外壁距离不大于200mm,小横杆应贴近立杆布置,任何情况下均不得拆除贴近立杆的小横杆,小横杆布置在双立杆之间与大横杆连接,小横杆可根据脚手板的长度、宽度作相应调整,斜撑的搭设应随立杆、横杆等同步搭设,由于该脚手架为多边形封闭式双排脚手架,因此不设剪力撑,只在拉杆焊接的位置设置水平斜撑。
6.4、立杆搭设时,在每根立杆的底部放置底座或垫木,底座套管用外径57mm、壁厚3.5mm、长150mm钢管与下方底板边长150mm、厚8-10mm钢板焊接制成,垫木厚度不小于50mm,宽度200mm左右,长度大于500mm,并且立杆与垫木之间用厚度6mm以上的铁板垫上,在搭设第一层立杆时以6m与4m管交错搭设,先里后外,以避免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在同一高度内,(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错开距离不小于500mm),开始搭设立杆时,以立杆最低部紧贴地面搭设扫地杆,并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杆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连杆件设置为三步三跨,将小横杆直接焊在外加强筋上(设置时应尽量设置在吸收塔加强筋上),以后每层立杆的搭设以6m/层的高度向上涨接,外侧最顶脚手高度高出塔顶1.5m左右,
正确戴好安全帽,行走时绕开上方作业区域;下方设立隔离区,作业无关人员严禁入内。
A
D
4
高处行走,可能发生坠落
行走时注意力集中;平台、通道等装设标准的防护栏杆及挡脚板,孔洞设置盖板。
A
D
5
软梯上作业或上下软梯,可能发生坠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