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战略管理-星巴克案例五力模型分析
战略管理-星巴克案例五力模型分析
结论: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低
替代品分析
咖啡用户是否会选择另一种类型的饮料或休闲活动取代咖啡?
茶、软饮料的竞争
茶、软饮料店缺乏全球有影响力的连锁 店面品牌
V S
星巴克的行动
店内氛围、主题设计、商品陈列等营造 出具有足够有活力的环境,无法替代
从销售地点来看,大部分在超市、商店 出售,少量在店内出售
增加产品线,包括豆奶、饮料、茶、精 致小食,甚至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客户化 饮料。利用品牌优势进入超市与茶、软 饮料展开竞争。 与冰淇淋店、酒店、百事可乐等公司合 资,获得极好销量
Contents 波特五力模型案例分析
——星巴克咖啡
南京大学2013MBA-D班 第一组:敖晓 陈冬梅 蔡世震 曹飞 陈科 蔡燕华
认识星巴克
星巴克(Starbucks)是美国一家连锁咖啡公司 的名称,1971年成立,为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其 总部坐落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星巴克旗下零售产
品包括30多款全球顶级的咖啡豆、手工制作的浓缩咖
啡和多款咖啡冷热饮料、新鲜美味的各式糕点食品以 及丰富多样的咖啡机、咖啡杯等商品。星巴克在全球 范围内已经有近12,000间分店遍布北美、南美洲、欧
洲、中东及太平洋区。
星巴克:把星巴克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咖啡 提供者,在发展中坚持我们永不妥协的信念
波特的五种竞争力量模型
潜在竞争者
潜在竞争对手进入的风险
品牌忠诚:对咖啡行业来说,品牌的影响力很大。星 巴克通过店面设计、店内氛围、产品设计、品牌化运 作保证了客户的品牌忠诚度。2003在《品牌周刊》的 “超级品牌名单”上排名第八。 绝对成本优势:星巴克的供应商体系、集中化采购、 标准化合同、运营水平和资金成本都形成了绝对成本
优势
顾客转移成本:星巴克通过多图VISA卡增加了顾客转 移成本,如果顾客转移,将不能获得星巴克卡的奖励 政府管制:无太大壁垒
产业退出壁垒不高,在 非常时期,可以通过关 掉部分店面等方式提升 盈利能力。 星巴克通过多元化经营 的方式降低产业退出壁 垒
需求状况
尽管全球咖啡消费有所 下降,但咖啡是世界上 第二大消费饮料,仅次 于水。 国际市场依然存在大量 空白
潜在竞争者分析
潜在竞争者进入壁垒
规模经济:新进入的咖啡生产者严重缺乏成本优势
麦当劳开设麦咖啡, 同时提供网上订购服 务;脆奶油多纳圈公 司也升级了其在各营 业场所内提供的咖啡 饮料的种类和质量
超市咖啡市场
产业竞争强度分析
产业竞争结构
连锁咖啡店兴起,并占据世 界绝大部分市场。星巴克作 为全球主流品牌,具有竞争 优势
成本状况
固定投资不高,咖啡业普遍 盈利水平较高
竞争强度
产业退出壁垒的高度
结论:潜在竞争者对星巴克无法形成太强 的竞争力量
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分析
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
星巴克作为一种休闲文化品牌,有自己的价格体
系,价格固定毫无弹性,消费者讨价还价的能力 低。
星巴克主要消费人群是有兴趣、高教育程度、高
消费水平的消费者,消费星巴克是他们所能承担 的起的,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较低。
星巴克通常是通过直接 与供应商合作以及提供给 他们培训,所以星巴克和 供应商之间一直保持着密 切的关系。对于供应商而 言,星巴克就是他们的重 要客户。星巴克大约40% 的合同期限为3-5年
全球采购战略策略下,星巴克的供应商不具有强大的讨价还价能力
购买者力量
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
竞争强度 供应商力量
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替代者
产业替代性产品的相似度
产业竞争强度现状
专业咖啡市场
至少20家小型本地 连锁店和区域性连锁 店准备在自己的本地 市场上展开竞争。如 图利斯咖啡、布鲁哈 哈咖啡
精品咖啡店
跨国咖啡生产商如 通用食品、宝洁将 高级混合咖啡摆上 货架。十几家专业 咖啡公司在超市出 售原豆咖啡如绿山、 皮伯利等等
结论:在超市、商店等零售市场,有替代品威 胁,但在连锁店面市场,不具有可替代性
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分析
星巴克的主要供应商是咖 啡豆供应商和牛奶供应商, 咖啡豆的质量对于星巴克 咖啡而言非常重要,咖啡 豆的来源大约有50%来自 拉丁美洲,35%来自太平 洋周边,以及15%来自东 非 星巴克直接与农户和合作 者加强联系,让生活在贫 困边缘的人们得到的咖啡 销售收入不仅能补偿种植 成本,而且可以供养家庭。 加入国际公平贸易标志组 织,和小型农户合作采购 咖啡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