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读训练单
【重点难点】
1、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
2、难点:工业革命改变了历史的面貌
【关键问题】英国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和影响是什么?
【知识链接】
专利法和标准化生产欧洲13世纪产生了商法,商法中已有了商标和专利的规定.英国的专利记录始于1617年,立法于1624年.工业革命期间,发明创造之所以连续不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保障个人财产权,其中包括无形资产,即知识产权.瓦特研究改进蒸汽机用了20多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他总共获得四项技术专利.1773年,经过博尔顿的努力,英国下院批准瓦特的前两项专利有效期延长到1800年.博尔顿和瓦特正式签订合同,成立了博尔顿瓦特公司.博尔顿是有远见的企业家,他资助瓦特继续研究,同时也是瓦特专利股份的持有者.另一个英国人发明了镗床,解决了活塞和气缸加工的精度难题,为瓦特完善蒸汽机打下了基础.1782年和1784年,瓦特又获得两项专利,至1790年他完成了复动式蒸汽机的整个发明过程.马克思说,瓦特的伟大天才表现在1784年4月他所取得的专利的说明书中,他没有把自己的蒸汽机说成是一种有特殊目的的发明,而把它说成是大工业普遍应用的发动机.随着蒸汽机的推广,瓦特成为很有钱的名人,仅在的1790年以后的11年里,瓦特就获得了专利税76000英镑.从1630年到1809年,英国总共批准了3241项专利,其中工业革命高峰期间的1800—1809年,有924项发明获得专利。
一:知识清单
1.背景
(1)政治前提: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2)劳动力:________使农民离开土地,成为自由劳动力。
(3)资本:殖民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4)技术:手工工场的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5)市场: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海外市场广阔。
2.过程
(1)开始标志: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了“________”。
(2)主要发明:1785年,瓦特研制成改良蒸汽机,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3)完成标志:1840年前后,英国的______________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误区警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而不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不是大机器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而是用机器制造机器。
4.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1)条件
①市场: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需要更广阔的__________和原料。
②交通:____________和轮船使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2)表现
①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②英国成为____________和世界贸易中心。
(3)影响
①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是世界市场的主导。
②亚非拉国家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③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__________________,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
误区警示工业革命前后殖民扩张的不同。
工业革命前,殖民扩张的主要目的是掠夺金银财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工业革命后,殖民扩张的主要目的是适应本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拓展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及资本输出的场所。
二:知识提升
1.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确立的条件
(1)制度先进:17世纪,较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制度。
(2)殖民霸权: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和殖民战争,在18世纪中期掌握世界殖民霸权,拥有了广阔的殖民地。
(3)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19世纪上半期最早完成了工业革命。
(4)经济政策:英国政府全面推行自由贸易的政策,促进了工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2.英国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关系
(1)工业革命冲破重重阻力,向欧洲大陆、美洲和亚洲扩展。
工业革命不断深入和扩展的过程,就是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和先进生产方式不断传播、发展的过程。
1825年,英国解除关于机器输出的禁令后,大批机器和先进技术进入法、德、美、俄等国,推动了这些国家工业革命的全面开展,同时也刺激了英国的机器制造业,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动力保障。
(2)英国工业革命向其他国家的扩展,进一步强化了国际分工。
例如:美国南方生产的大量优质棉花是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的后盾,该地区又成为英国工业品的广阔销售市场。
美国棉花与英国工业品的相互流通,成为两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使两地经济休戚与共。
(3)工业革命促进了国际的人口流动和资金流通。
外国移民大量涌入美国,不仅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而且带来了欧洲先进的生产技术,成为美国工业革命的重要人力资源,促进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三、习题练习
(一)选择题
1.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谈到英国工业革命时写道:“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
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
”这里的“种种有利力量”包括()
①代议制立宪政体的确立②圈地运动的开展③机器工厂的出现④海外市场的扩大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下表是英国棉布价格指数变动情况表(据《近代文明史》整理),这一时期英国棉布价格指数变化的
关键在于()
A.英国确立了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B.圈地运动对纺织业发展产生的冲击
C.工业革命提升了社会购买力D.棉纺织技术革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3.当博尔顿和瓦特联手制造第一台蒸汽机时,英国国王前来参观他们的工厂。
国王问博尔顿正在忙什么,博尔顿说:“陛下,我正忙于制造一种君主们梦寐以求的一种商品。
”国王不解地问这商品到底是什么,博尔顿回答说:“是力量,陛下。
”这种“力量”带来的直接作用是()
A.导致工厂制度的普遍建立B.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普及
C.引发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D.促进了许多工业城市的形成
4.英国在1801—1861年,大城市人口年均增长2.085%,而小城镇和乡村人口年均仅增长1.039%,大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比其余地区快近1倍。
导致英国大城市人口增速更快的主要原因是() A.黑奴贸易带来大量劳动力
B.纺织业等制造业的发展
C.世界市场形成,外来移民的涌入
D.英国人口出生率迅猛上升
5.有学者认为,19世纪的英国提倡自由贸易并非是受经济学启发为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谋利的行善之举。
这表明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是基于()
A.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B.强大的工业实力
C.推动全球贸易发展
D.国际贸易准则
6.19世纪中叶,当英国人在印度修筑铁路时,有人断言:“(火车)一小时48千米的速度将会对异教徒落后的神灵带来深刻的打击。
”这反映了()
A.欧洲殖民者对殖民地的文化控制
B.工业文明冲击了殖民地思想文化
C.宗教改革推动殖民地的信仰自由
D.天主教会在殖民地倡导神本主义
(二)非选择题
7.经济政策和经济组织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代中后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
材料二从1700年至1820年,中国的GDP不但排名世界第一,占世界的比重也由23.1%增长到32.4%,创有史以来单一经济体占世界GDP合计的最大比重。
在19世纪的前70年里,仅占世界人口2%左右的英国一直掌控着世界工业生产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世界贸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最高时其工业生产占世界总量的50%,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代中后期税收的变化情况。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为什么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19世纪上半期,中国经济规模曾居世界第一,但在鸦片战争中却遭到失败,试从清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入手分析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3)材料三列举了美国垄断组织产生过程中的一些标志性事件,试结合史实分析这些事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