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热点专题小学三年级语文《石榴》教案【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石榴》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石榴》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寻找关键语句,能归纳说出石榴的形态美和精神美;能联系时代背景理解作者托石榴之物,言颂扬我们民族美好情操之志;能运用正确的方法品析、朗读本文形象生动、准确凝练的语言;学习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品味课文中描写石榴枝干、叶片、花、果实和子粒特征的句子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揣摩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的深层含义、表达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执著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
教学重点:1、找出文中描写石榴特征的句子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能联系时代背景理解作者托石榴所言之“志”。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托石榴之物,言颂扬我们民族美好情操之志。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朗读法。
课前准备1、利用工具书解决文中有疑问的字词。
2、寻找石榴的图片与资料,并与课文中的描写加以对照。
3、收集前人赞誉各种花草树木的'诗文名句。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0)一、导入新课1、请学生介绍自己对石榴的了解。
2、简介作者:郭沫若,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等,著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蔡文姬》等等。
二、学生自读课文,思考:1、划出自己认为不理解的字词。
2、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把文章分为三个部分。
学生讨论后交流。
(1)字词奇崛枯瘠犀利皓齿束缚盎然丰腴唾津匀称柔媚争妍斗艳忍俊不禁(2)明确本文的思路:作者按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构思全文。
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点明石榴的可爱。
第二部分(2—6)具体描写石榴的特征。
第三部分(7—9)抒发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三、学生朗读课文。
每一位同学读一部分。
四、阅读第一部分。
找出表现了作者喜欢石榴的词语。
并思考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种感情的。
明确:“最可爱”。
将少数树木与一般树木对比引出石榴,表明作者对石榴的态度。
炎热的夏天,面对火热的阳光而“开起了花”,在少数开花的树木中又属于“最可爱的一种”,由此可见石榴的不平凡。
那么,石榴的最可爱到底表现在哪些方面?五、阅读第二部分,思考作者是怎样画石榴的。
1、画石榴的时候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明确:由枝叶到花朵到果实的顺序来描写石榴。
2、分三个层次。
(1)描写石榴枝干和叶片的特征。
(2)描写石榴花的特征。
(石榴花、石榴花骨朵、单瓣花)(3)描绘石榴果成熟时的情态。
六、布置作业:1、认真朗读课文。
2、字词抄写。
第二课时(11)一、复习导入。
1、结构。
2、描写顺序。
二、阅读分析第二部分(画石榴)。
1、描写石榴枝叶的特征。
(第2段)文章运用了比较的方法,将石榴的枝叶分别同梅树和杨柳树相比。
肯定石榴取长去短的特点,用“风度”、“兼备”“舍去”等词语表达了作者对石榴的赞美之情。
2、重点描写石榴花的特征。
(3到5段)第三段用“最可爱”领起全段,引出对石榴花的赞美:“深红色”的以鲜艳的色彩动人,单瓣的“陆离”以色彩缤纷可以,双瓣的“华贵”以华丽珍贵悦人,这就从形态色泽美的角度描绘石榴花的“最可爱”。
而“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则突现了石榴花敢于同骄阳抗争、毫不示弱的精神美,点明了作者觉得它“最可爱”的深层原因。
于是作者禁不住发出一句反问“那不是夏季的心脏吗?”第四段,形象地描绘石榴花骨朵成长演变的过程。
用“奇迹”一词来赞美。
第五段,运用种种生动形象的比喻,展现了石榴花“一段妙幻的演艺”。
3、形象地描绘石榴果成熟时的情态。
(6段)先用幽默的反问扣住读者,然后用拟人、比喻手法生动逼真地描绘了石榴果实成熟后开裂、露出排排子实的情状,字里行间充满石榴的自豪和作者的欣赏之情。
三、阅读第三部分,思考:作者是如何来抒发对石榴的喜爱之情的。
1、先说自己喜欢夏天,因为它象征旺盛的斗志,火一样的热情,进而倾吐“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之情。
喜欢夏天是一种衬笔,用来衬托“更喜欢”,这就是夏天的心脏——石榴。
2、写自己挡不住石榴的诱惑。
其实,作者明写抵挡不住诱惑,真想尝个鲜,暗写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四、品味语言,理解关键句子。
1、理解文章关键句子。
例如:“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色的花”。
(作者最喜爱石榴的花,因为它既有形态美——那深红的颜色鲜艳动人,又有精神美——面对骄阳的直射毫不避让,敢于抗争。
由此引出对单瓣和双瓣花的赞叹,并把它视为“夏季的心脏”。
)2、形象生动、准确凝练的语言。
比喻、拟人、反问、对偶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语言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如“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裂为四瓣……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这里连续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石榴花开放成长过程中形态色彩的变化,巧妙地赞美了它的形态美和灵秀美,使读者由衷地产生喜爱和赞美石榴花的感情。
)拟人,反问(略)对偶——描写石榴的枝干和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
这里用对偶,从正反两个方面充分肯定了石榴枝干和叶片的鲜明特征,整齐的句式,易读利记,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五、小结。
文章用准确凝练,优美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石榴的外在特点和内在品格,颂扬了我们民族美好的情操,表达了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讴歌了民族气节和高尚情操,表达了作者的理想和追求。
六、布置作业。
为下列事物写一段咏物寓理的话。
(例句)壁灯:位置算什么,重要的是发光。
浪花:信鸽:松柏:螺丝钉:【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石榴》教案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课文按时间顺序描写的方法。
3、学习本文作者的观察方法,按时间顺序写一种果实的成熟过程。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见过石榴吗?吃过石榴吗?对石榴有哪些了解,谁来说一说?二、自学指导:要求:1、听老师范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2、学生轻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
三、自学检查。
1、重音要读准:枣庄郁郁葱葱喇叭子儿玛瑙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说了什么,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3、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春天叶夏天花秋天果四、指导精读:1、学习第一自然段:(1)齐读第一自然段:(2)教师教师枣庄(3)"驰名中外"是什么意思?令家乡声名远扬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4)教师小结:家乡的石榴声名远扬,这是作者爱家乡的原因。
2、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下面问题:①这一段写了那两个季节?石榴有说什么特点?②作者用哪些词来写叶子,花的?体会"郁郁葱葱"的意思。
"彷佛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说明了什么?这样打比方合适吗?(2)朗读第2自然段,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
五、作业:1、抄写课后的词语。
2、仿写句子。
例:石榴花彷佛是一个个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吹。
六、板书:石榴春天叶________夏天花________秋天果________第二课时一、听写生字:二、继续精读课文1、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回答下面练习:这一自然段主要写(春、夏、秋)季石榴(叶子、花、果实)的生长情况。
2、默读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写石榴的果实的?有什么变化?画出表现石榴果实特点的词语。
3、讨论:作者按什么顺序写石榴的果实的?哪些词语表现了这些变化?4、指导朗读:请同学们带着高兴的心情来读这一段。
5、学习第4自然段。
(1)过渡:长得这么可爱的石榴,味道怎么样?我们一起来看。
(2)轻声自由读课文,小组讨论:课文从那些方面写石榴子儿的?讨论有:颜色:红白相间晶莹透亮味道:酸溜溜甜津津体会"晶莹"的意思。
6、齐读这一自然段。
7、教师小结:作者按时间顺序,写石榴果实的生长变化,还特别注意认真观察了石榴果实的颜色变化与外形特点。
我们在今后的写作中要学习这种方法。
三、作业:1、背诵课文3、4自然段。
2、品尝一种水果,并模仿第4自然段写一段话。
【篇三】小学三年级语文《石榴》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从文章的描述中感受到石榴的可爱。
感受拟人手法的妙处。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仔细观察有序描写一种果实的方法。
教学重点:从文章的描述中感受到石榴的可爱。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按时间顺序描写一种果实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课文中的词语你读熟了吗?老师来验收一下吧!(出示词语)嫩绿郁郁葱葱火红越开越密小喇叭咧嘴朝外张望红白相间晶莹透亮2、从这些词语中,你发现了什么?(板:叶、花、果、子)(当然,石榴子儿也是石榴果的一部分)3、石榴的生长过程看似简简单单,作者却把它写得那么具体、那么生动,他是怎么做到的呢?二、学习活动一:感受石榴之美1、自主学习:默读课文2-4自然段,体会石榴叶、花、果的颜色与形态等变化,画出你觉得写得特别生动、特别有趣的地方,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写出石榴的可爱与生机的。
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你所画的句子:先读句子,再说一说理由,然后再带着感受美美地读一读。
温馨提示:表达要清晰,倾听要仔细,可以相互补充。
(一)展示:1、交流花开:(1)出示: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了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
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点拨:“火红”写出了石榴花的颜色,“越开越密,越开越旺”写出石榴花的长势。
你们看,唐代大诗人杜牧看到漫山遍野火红的石榴花不禁吟诵——似火山榴映小山;诗人张弘范看到连蜜蜂都错把石榴花当成了火,写出了这样的诗句——游蜂错认枝头火;诗人皮日休的想象更是夸张了,他觉得那石榴花开得旺,就像熊熊大火都要烧到月亮了,他说——火齐满枝烧夜月。
读读诗句,再读读文中句子,你的眼前浮现出什么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2)石榴花不仅颜色很鲜艳,而且数量也很—多。
(3)这么多鲜艳的石榴花,让我们走近来看看它吧,出示:走近看——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图)点拨:作者把石榴花比作了什么?你觉得像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小喇叭、鼓着劲”写出了它的形状和活力。
)(4)小结:作者为了把石榴花描写的美丽,从颜色、数量和形状三方面描写石榴花,可见他对石榴花的观察怎样啊?(仔细、认真、细致)所以在我们写一样事物的时候首先就要做到“仔细观察”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来。
(板贴:仔细观察)(5)石榴花太可爱了,课文里有一个词表达了作者对石榴花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