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


干旱气候地貌带
(二)气候地貌分带
形成地貌的外力受气候控制,地球上气候呈现分带性, 故地貌的空间分布亦具分带性。
1.冰雪气候地貌带
①、冰川气候地貌区 为高纬极地和高山雪线以上的地区, 年平均温度在0℃以下,终年为冰雪覆盖, 冰川作用占绝对优势,其次还有冰冻风 化,发育冰川地貌和冰水地貌。
冰川气候地貌区
②、冰缘气候地貌区 为年平均温度在0 ℃上下的无冰盖 的极地和亚极地以及雪线以下、森林线 以上的高山带,冰雪融水渗入土层,形 成多年冻土层。冻土表层发生日周期性 和年周期性的解冻,故冻融作用占优势, 其次是雪蚀作用;由于高压反气旋中心 的存在,风力作用也很重要。此区发育 各种冻土地貌。
冰缘气候地貌区
2.温湿气候地貌带
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年平均温度在10 ℃左右, 降水量约800毫米。本带流水作用占优势,流水地 貌发育。此带沿纬向变化较大,地貌发育也有较 大差别。
Hale Waihona Puke .干旱气候地貌带在副热带高压带和温带大陆中心,气候极端干燥,降水 极少。年降水量一般在250毫米以下,且降水非常集中,而 蒸发量则远大于降水量(大几倍、几十倍甚至百倍),所以相 对湿度和绝对湿度都很低。在温度方面,则有两种情况:一 种是温带干旱区,冬寒夏热 (如我国新疆北部),年温差和日 温差都很大,年温差可达60 ℃—70 ℃以上, 日温差可达 35 ℃ -50 ℃ ;另一种是热带亚热带干旱区(如非洲北部),寒 冷月份的平均温度不低于 0 ℃ ,所以年温差较小,仅日温 差较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