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科目比较

新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科目比较

34
7
131415
新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制度
一、资产类5
企业会计制度
1819
23
7
22
23
242526
27
四、所有者权益类二、负债类三、公共类
新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
28
29
31
32注释:已取消科目新增科目
五、成本类
六、损益类
注释
本会计科目比较表仅列示了一般企业的会计科目的比较,特殊行业,例如银行、保险、农业、石油天然气开采、租赁等行业的会计科目不在本表中比较。

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但是在编报财务报表时,除不存在的项目外,应当按照具体准则及应用指南规定的报表格式进行列报。

1原在“短期投资”中核算的短期投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分别在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核算。

2 “应收补贴款”并入”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

3该科目核算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而购入材料的成本,与现行会计法规并无本质区别。

4该科目核算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而购入材料的成本,与现行会计法规并无本质区别。

5“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并入“周转材料”科目核算:也可以单设“包装物”、“低值易耗品”核算。

6“自制半成品”并入“库存商品”核算。

7企业采用收取手续费方式受托代销的商品,可将“代理业务资产”科目改为“受托代销商品”:企业采用收取手续费方式收到的代销商品款,可将“代理业务负债”科目改为“受托代销商品款”。

8该科目已取消。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企业应当根据已收或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金额,因而在分期收款销售时,不再允许分期确认收入。

其相应的应收款项在“长期应收款”科目中核算。

9待摊费用”核算的部分事项可并入“预付账款”科目核算。

10原在“长期股权投资”中核算的股权投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分别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或“长期股权投资”中核算。

11原在“长期债权投资”中核算的债权投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分别在“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应收款”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核算。

12原在“委托贷款”中核算的委托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出的款项在“其他应收款”或“长期应收款” 中核算。

13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符合投资性房地产定义、范围和确认条件的房地产转入“投资性房地产”核算。

14该科目核算企业的长期应收款项等。

15该科目核算企业分期计入租赁收入或利息收入的未实现融资收益。

16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符合投资性房地产定义、范围和确认条件的固定资产转入“投资性房地产”核算。

17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符合投资性房地产定义、范围和确认条件的土地使用权转入“投资性房地产”核算。

18核算企业应当分期计入利息费用的未确认融资费用,包括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购入资产,以及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时产生的未确认融资费用。

19核算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商誉。

合并财务报表中,在购买日,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母公司在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的差额也在商誉项目列示。

20“预提费用”核算的部分事项可并入“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

21原核算外商投资企业待转的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的价值,该科目已取消。

企业接受的捐赠在“营业外收入”科目中核算。

22核算企业确认的应在以后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

23核算企业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24核算衍生工具业务中衍生工具的公允价值及其变动形成的衍生资产或衍生负债。

25核算套期保值业务中套期工具形成的资产或负债。

26核算套期保值业务中被套期项目形成的资产或负债。

27原核算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按照合同规定在合作期间归还投资者的投资,该科目现作为“实收资本”的明细科目。

28核算企业收购的尚未转让或注销的本公司股份金额。

29核算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企业可按研究开发项目,分别“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支出明细核算”。

30“补贴收入”并入“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

31核算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业务等公允价值变动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32原计入“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投资收益”的资产减值损失列入“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中单独核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