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2019年3月21日(考试总分:108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一、填空题(本题共计 2 小题,共计 8 分)1、(4分)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方法进行了DNA复制方式的探索实验,实验内容及结果如表所示。
(1)要得到DNA中的N全部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B,必须经过________代培养,且培养液中的________是唯一氮源。
(2)综合分析本实验的DNA离心结果,第________组结果对得到结论起到了关键作用,但需把它与第____ ____组和第________组的结果进行比较,才能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讨论:①若B的子Ⅰ代DNA的离心结果为“轻带”和“重带”两条密度带,则“重带”DNA来自________,据此可判断DN A分子的复制方式不是________复制。
②若将B的子Ⅰ代DNA双链分开后再离心,其结果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DNA的复制方式。
③若在同等条件下将B的子Ⅱ代继续培养,子n代DNA离心的结果是密度带的数量和位置________(填“有”或“没有”)变化。
2、(4分)通常DNA分子复制从一个复制起始点开始,有单向复制和双向复制,如下图所示:放射性越高的3H-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3H-脱氧胸苷),在放射自显影技术的图像上,感光还原的银颗粒密度越高。
请利用放射性自显影技术、低放射性3H-脱氧胸苷和高放射性3H-脱氧胸苷,设计实验以确定大肠杆菌DNA复制的方向,简要写出:(1)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
(2)预测实验结果和得出结论:____________。
二、单选题(本题共计 20 小题,共计 100 分)3、(5分)具有100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片段,内含30个腺嘌呤,如果连续复制2次,则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A.120 个 B.280 个 C.210 个 D.60 个4、(5分)下图是果蝇染色体上的白眼基因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白眼基因片段中,含有成百上千个核糖核苷酸B.S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白眼基因在常染色体上D.基因片段中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5、(5分)将全部核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的1个果蝇精原细胞置于不含32P标记的培养基培养,先经过一次有丝分裂,再经过一次减数分裂,产生了8个精细胞。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中期和1个减I中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相同,标记的染色单体数不同B.有丝分裂后期和1个减I后期细胞内染色体数不同,标记的染色体数也不同C.1个减工后期和1个减Ⅱ后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相同,标记的染色体数不同D.产生的8个精细胞,每个细胞内含有4条染色体,均有2条被标记6、(5分)下列有关真核生物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②基因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③基因存在于细胞核、核糖体等结构④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⑤基因的多样性不仅和碱基排列顺序有关,也和其空间结构有关⑥DNA分子每一个片段都是个基因⑦基因的分子结构首先由摩尔根发现A.两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7、(5分)在亲代产生子代的过程中发生了DNA的复制。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个体产生个体的过程中需要进行DNA的复制B.细胞产生细胞的过程中需要进行DNA的复制C.通过DNA复制使亲代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D.DNA准确无误地复制只与DNA的双螺旋结构有关8、(5分)已知某DNA分子含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G:T:C=l:2:3:4;该DNA分子连续复制3次后,共需要从周围环境中利用多少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A.2100 B.4200 C.4800 D.28009、(5分)下列关于真核生物中基因、染色体和性状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一条染色体上有很多个基因C.基因的改变只引起单一性状的改变 D.线粒体中的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0、(5分)二倍体动物某个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的核DNA相对含量和染色体目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过程中DNA复制前需要合成RNA聚合酶B.乙→丙过程中均含有同源染色体C.丙→丁过程中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D.乙时期的细胞和丙时期细胞不一定只含有两个染色体组11、(5分)某DNA分子有1000个脱氧核苷酸对,已知道它的一条链上碱基A:G:T:C=4:3:2:1。
若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二次,则共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A.600 B.900 C.1800 D.120012、(5分)若N个双链DNA分子在第i轮复制结束后,某一复制产物分子一条链上的某个C突变为T,这样在随后的各轮复制结束时,突变位点为A-T碱基对的双链DNA分子数与总DNA分子数的比例始终为A. 1/(N2i-1) B. 1/(N2i)C. 1/(N2i+1) D. 1/(N2i+2)13、(5分)下列关于细胞中DNA分子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A.复制需要亲代DNA两条链作模板B.复制需要消耗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C.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D.DNA两条链完全打开后再合成子链14、(5分)在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复制过程中的解旋发生在A.两条DNA母链之间B.两条DNA子链之间C.DNA子链与其互补的母链之间D.DNA子链与其非互补母链之间15、(5分)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和遗传信息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1条染色体上含1个或2个DNA分子B.真核细胞中的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基因中碱基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16、(5分)海蜇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共含有5170个碱基对,其中胸腺嘧啶(T)有a个,基因g是基因G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g也含有5170个碱基对B.基因G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相邻的A、T碱基均以氢键连接C.基因G连续三次复制,第三次复制时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20680—4a)个D.基因G转录出的mRNA能同时与多个核糖体结合,从而缩短每条肽链合成时间17、(5分)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但并未证实其化学本质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C.沃森和克里克首先利用显微镜观察到 DNA双螺旋结构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18、(5分)BrdU可替代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掺入到DNA复制时的子链中。
在特殊染色的染色单体中,若D NA只有一条单链掺有BrdU,则显深色,若DNA的两条单链都掺有BrdU,则显浅色,无BrdU的DNA不显色。
将某肿瘤细胞置于BrdU培养基上培养至第二次分裂中期,经染色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每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的显色情况,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1/2的染色体显深色,1/2的染色体显浅色B.1/4的染色体显深色,3/4的染色体显浅色C.每条染色体中,一条染色单体显深色,一条染色单体显浅色D.一半染色体中,一条染色单体显深色,一条染色单体显浅色19、(5分)下列关于基因的描述,正确的是A.基因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B.基因数和染色体数一样多C.基因的本质是DNAD.生物的某一性状是由一个基因控制20、(5分)某动物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2N=4,其染色体DNA双链均带32P标记,将该细胞置于不含放射性的培养基中经过七次连续分裂得到的子细胞,从其中取出一个子细胞,放在不含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再连续分裂两次得到4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被标记的染色体数目记为相应数字,不考虑变异,下列情况不可能的是A.2/2/2/2 B.4/4/0/0C.4/3/1/0 D.3/3/2/021、(5分)将用14N标记的1个DNA分子置于含15N的培养基中培养3代,再置于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2代,则最终含14N的DNA、只含15N的DNA的个数分别是A.10、0 B.0、14 C.16、0 D.32、022、(5分)在DNA复制过程中,新形成的一条DNA子链A.与DNA的两条母链相同 B.与DNA模板母链相同C.与DNA非模板母链相同 D.与DNA非模板链相同,但T被U替代一、填空题(本题共计 2 小题,共计 8 分)1、(4分)【答案】多15N(或15NH4Cl) 3 1 2 半保留复制 B 半保留不能没有【解析】(1)要得到DNA中的N全部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B,即第2组的结果,应培养多代,且培养液中唯一氮源为15NH4Cl。
(2)第3组实验结果最为重要,因为B的DNA为15N/15N型,B的子Ⅰ代的DNA为15N/14N型,这就说明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但中带只有与轻带和重带进行比较才能得出,所以它要与第1组和第2组的结果进行比较。
(3)①若B的子Ⅰ代DNA的离心结果为“轻带”和“重带”两条密度带,说明DNA的复制方式不是半保留复制,而是全保留复制。
重带来自原来的B。
②若把DNA双链分开,就无法得知DNA的复制方式了。
③当对B 的子Ⅱ代进行培养时,子n代的离心结果还是得到两个密度带,位置和原来相同,密度带的数量和位置没有变化2、(4分)【答案】复制开始时,首先用含低放射性3H-脱氧胸苷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一段时间后转移到含有高放射性3H-脱氧胸苷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用放射自显影技术观察复制起点和复制起点两侧银颗粒密度情况若复制起点处银颗粒密度低,一侧银颗粒密度高,则DNA分子复制为单向复制;若复制起点处银颗粒密度低,复制起点的两侧银颗粒密度高,则DNA分子复制为双向复制【解析】(1)依题意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确定大肠杆菌DNA复制的方向。
实验原理是:①放射性越高的3H-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3H—脱氧胸苷),在放射自显影技术的图像上,感光还原的银颗粒密度越高。
②3H-脱氧胸苷是DNA复制的原料;依据DNA的半保留复制,利用3H标记的低放射性和高放射性的脱氧胸苷使新形成的同一条DNA子链上出现低放射性区段和高放射性区段。
③利用放射性自显影技术,检测子链上银颗粒密度的高低及其分布来判断DNA复制的方向。
综上分析可知该实验思路为:复制开始时,首先用含低放射性3H-脱氧胸苷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一段时间后转移到含有高放射性3H-脱氧胸苷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用放射自显影技术观察复制起点和复制起点两侧银颗粒密度情况。
(2)依据实验思路可知:若DNA分子复制为单向复制,则复制起点处银颗粒密度低,远离复制起点的一侧银颗粒密度高。
若DNA分子复制为双向复制,则复制起点处银颗粒密度低,复制起点的两侧银颗粒密度高。
二、单选题(本题共计 20 小题,共计 100 分)3、(5分)【答案】C【解析】DNA复制2次产生4个DNA,相当于新合成3个;每个DNA30个腺嘌呤,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则有30个胸腺嘧啶,而DNA中嘧啶等于嘌呤各占一半,即100个,所以胞嘧啶的数量是100-30=70,因此复制2次共需要3x70=210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选C4、(5分)【答案】B【解析】白眼基因片段中,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A项错误;S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项正确;果蝇的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C项错误;基因片段中有4种碱基,4种核苷酸,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