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心理学-思维

普通心理学-思维


问题解决
第二节
(二)原型启发
问题解决
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启发是通过观察其他事物的发展、变化,找出解决问题的 途径,它可以使人的认识发生飞跃。对解决问题能起到启 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 原型之所以具有启发作用,主要因为原型与所要解决的问 题有某些共同点或相似点,通过联想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新 方法。但是,有时候原型也会限制人的思维的广阔性。一 般来说,原型越接近要解决的矛盾,它的限制会成比例增 加。
第二节
问题解决
动机程度与解决问题效率的关系图
第二节
(五)个性
问题解决
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个性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研究表明,科学家、发明家、文学家、艺术家一般具有强 烈的解决问题的欲望,有好动脑筋的习惯,有积极的进取 心、上进心和强烈的求知欲以及干什么事都坚持到底的意 志力等个性特征。这种个性特征是解决问题的内部动因。
2.逻辑思维 2.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是指有明确的逻辑形式,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 的思维。逻辑思维往往与严密的推理和分析有关。
第一节
二、思维的种类
(三)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 1.集中思维 1.集中思维
思维概述
集中思维又叫聚合思维、辐合思维、求同思维,是 指思考中信息朝一个方向聚敛前进,从而形成单一 的、确定的答案的思维过程。它的功能主要是求同。
第二节
一、问题解决的过程
问题解决
(四)检验假设,获得正确方法和结果 问题解决得最后一步是检验假设。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 标准。假设成立与否必须有科学实验的证明或社会实践的 证明。
应当指出的是,问题解决的四个基本过程不能截然分开, 有时是交错地进行着的。
第二节
问题解决
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除了问题本身的难点和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除了问题本身的难点和问题 情境的复杂程度以及问题解决者本身的能力水平 情境的复杂程度以及问题解决者本身的能力水平 以外,还受到下面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迁移的作用
第三节
(一)创造性思维的性质
创造性思维
一、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或者产生新 颖独创的思维成果的思维过程。简单的讲,创造性思维就 是指有创见的思维。
创造性思维一般要求个体具有灵活性、独创性、敏捷性和 发明能力。
第三节
创造性思维
一、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二)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3抽象思维
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事 物的运动规律,是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的 认识过程。
第一节
二、思维的种类
思维概述
(二)非逻辑思维和逻辑思维 1.非逻辑思维 1.非逻辑思维
非逻辑思维是指不具有明确的逻辑形式或不遵循明确的 逻辑规则的思维。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属于 非逻辑思维。 直觉思维是指不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过程,迅速对问题 的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
第二节
问题解决
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三)定势作用 定势是由先前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趋 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在思维活动中表现为一 种易于以惯用方式解决问题的倾向。 心理定势会无意识地影响问题解决,又时有助于 问题的解决,有时则妨碍问题的解决。
第二节
问题解决
卢钦斯量水实验(Luchins) 卢钦斯量水实验(Luchins)
1.既需要发散思维,又需要集中思维 1.既需要发散思维,又需要集中思维 2.创造性思维没有现成答案 2.创造性思维没有现成答案 3.迷恋和目的指向性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特征 3.迷恋和目的指向性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特征
第三节
创造性思维
一、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4.灵感状态 4.灵感状态
灵感是指人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突然出现某种新形 象、新概念和新思想的心理状态。
第四节
思维的品质
三、思维的独创性与批判性
思维的独创性表现在是否善于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思维具有独创性的人不依赖别人的思想和 原则,不寻求现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而是创造性 地寻求并获得研究现实的新途径、新事实和规律, 提出新的解释和新的结论。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善于批判地评价他人的思想与成 果,也善于批判地对待自己的思想与成果。
课题序列 A 1 2 3 4 5 6 7 8 21 14 18 9 20 23 15 28 容器的容量 B 127 163 43 42 59 49 39 76 C 3 25 10 6 4 3 3 3 要求容量 P 100 99 5 21 31 20 18 25
第二节
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四)情感与动机状态
第二节
一、问题解决的过程
问题解决
(二)分析问题,分析问题的性质与条件 问题解决得第二阶段是分析所提出问题的性质与条 件。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搜集与问题有关的材料。 这个阶段需要运用图形和符号等进行视觉上和结果 上的问题分析,还需要弄清楚用什么概念来整理问 题。正确分析问题是提出正确假设的前提。 (三)提出假设,考虑解答方法 问题解决的关键是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解决问 问题解决的关键是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解决问 题的原则、途径和方法。要做到这一点,先要提出 假设。
第四节
思维的品质
二、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性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过程的速度或迅速程度。思 维敏捷是指人们在短时间内当机立断地根据具体情 况作出决定,迅速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随机应变 程度。思维灵活的具体表现是,在当问题的情况与 条件发生变化时,思维能够打破旧框框,提出新办 法。这一品质与思维的敏捷性联系密切,可以说, 没有敏捷性,就没有灵活性。
第三节
创造性思维
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三)发展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
直觉思维是创造性思维活跃的一种表现,它既是发 明创造性的先导,也是百思不解之后突然诞生的硕 果,在创造发明的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发展形象思维有利于为创造性思维提供丰富的形象 和表象基础。
(四)培养创造个性
对创造个性的培养必须在儿童生活早期就引起注意。 良好的创造个性是多组相互对立个性品质的和谐统 一,在培养独立性、强烈的兴奋性、高度的冲动性 和幻想性时,必须同时培养顺从性、情绪稳定性、 自制性和面对现实等个性特征。
பைடு நூலகம்
2.发散思维 2.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也叫分散思维、辐射思维、求异思维,是 指思考问题时信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并引出 更多新信息,使思考者能从各种设想出发,不拘泥 于一个途径,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尽可能作出合 乎条件的多种解答。它的功能主要是求异于创新。
第二节
一、问题解决的过程
问题解决
(一)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明确问题 提出问题是问题解决的第一阶段。思维是从问题 开始的。问题就是矛盾,矛盾到处都有,时时都 有。找出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发现矛盾的过程。 发现问题和明确问题依赖于三个条件: 1.依赖于主体的活动积极性 1.依赖于主体的活动积极性 2.依赖于主体的求知欲 2.依赖于主体的求知欲 3.依赖于主体的知识水平 3.依赖于主体的知识水平
第四节
思维的品质
一、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指思维活动作用范围的广泛和全面 程度。它表现为思路开阔,能全面地分析问题,多 方向地思考问题,多角度地研究问题。 思维的深刻性指思维的深度。它集中地表现在是否 善于深入地思考问题,抓住事物的规律和本质,预 见事物的发展和进程。这一品质要求人们具有精深 的知识。
第六章


第一节 思维概述
一、什么是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 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识过程。 思维与感觉、知觉一样,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 映。 人的思维过程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等重要特征。 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或以其 他事物为媒介去理解或把握那些没有直接感知过 的、或根本不可能感知到的事物,以推测事物的 过去进程,认识事物的现实本质,推知事物的未 来发展。
迁移是已经学过的东西在新情境中的作用,也就是 已有的经验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 迁移有正迁移、负迁移之分。 一般地说,知识概括化的水平越高,迁移的范围和 可能性越大;知识概括化的水平越低,则迁移越难, 不容易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第二节
九点连线
问题解决
要求:笔不离纸,用不多于四条直线连在一起
第二节
两种答案
第一节
二、思维的种类
思维概述
(一)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1.动作思维 1.动作思维
动作思维是在思维过程中以实际动作作为支柱的思 维。动作思维也称操作思维或实践思维,其特点为: 任务是直观的,以具体形式给予的,解决方式是实 际动作。
2.形象思维 2.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以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为支柱的思维, 其基本单位是表象。
问题解决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情感的作用表现为:解决问题越困难, 所作的努力越大,情感也就越强烈;而当有所发现,找到 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解决了问题,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喜 悦和自豪感。 动机对解决问题的作用也是明显的,它是促使人去解决问 题的动力。动机的性质影响到整个解决问题过程的进展。 动机愈有意义,为解决问题而做的探索就愈积极、愈顽强。
5. 需要创造性想象的参与
创造性想象参与后思维能够结合过去的经验,在想 象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提出新的假设,这是创 造性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
第三节
创造性思维
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培养创造性思维,要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一)激发的学习动机、求知欲和好奇心 (二)培养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
研究证明,一个创造性活动的全过程,要经过从发 散思维到集中思维,再从集中思维到发散思维的多 次循环才能完成。 流畅性(指分散的量)、变通性(指分散的灵活性) 和独创性(指分散的新奇成分)是发散思维的三个 维度。这三个维度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