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边际成本价格分析

边际成本价格分析

水资源需求管理项目
水资源分配
水资源分配 基础
可用水资源量(WRA)
不足 过剩
水资源需求量 (WRD)
当 WRA >> WRD; 分配容易 当 WRA > WRD; 分配不困难 当 WRA = WRD; 分配令人担忧 当 WRA < WRD; 分配有问题需要一些用水者的
牺牲 当 WRA << WRD; 如果不做大的改变分配不可能 实现
• • • • •
对水权的定义需要非常清楚; 当农业对工业发生转让时,对 第三方例如农业人口的影响; 在工业力量和贫穷农户间缺乏 公平可能导致不公平的交易条 件; 确保第三方补偿津贴适当确定 的难度。 本能的利用权利支撑资本还原 价值例如灌溉系统基础设施- 怎样考虑到这个问题?
需要真正区分”水市场“、“水现货市场”、和简单的“水权交易”,是永久的还是只 针对指定的一段时间的。 当前,还没有运行真正市场的必要条件尤其是涉及贸易的制度和法律体系。可能做 到的是简单的水转让。
优点 缺点
• • • • • • •
有办法促进公平分配; 可以保护贫困人口; 可以强调环境需求; 可以历史上的水权或水分配为 基础(?); 可以全面反映水权; 可以反映集体许可证协议; 基于政治或社会-经济的需要 容易进行修订。
• • • •
• •
• • •
不考虑真实的水成本; 可能不能实施水需求管理; 可能导致浪费和资源管理不善; 对误用和过渡使用的处罚可能会 忽略正在被浪费的真正的经济利 益; 有时违背公共意愿; 可能在政府操作灌溉计划或城市 供水系统时执行力低下; 常常对需求置之不理; 部门间分配不明确; 水价制订简单,不能反映真实价 值。
水资源分配支持系统(中国)
• • • •
完善的水网 [控制和输水系统] 完善的水法律法规 [在各个层次都适当并有效] 完善的水指标 [体积控制,定额,许可证] 实时信息 [测量,信息共享和利用]
After : Guan Yexiang
水资源分配决策机制(中国)
• 宏观经济控制系统 [当地水资源分配决策与宏观政策联系,等] • 市场机制 [水价反映其真实价值… 建立水市场] • 民主协商机制 [协商和参与…] • 统一管理机制 [流域/水文单元] • 优化时间表和决策机制

• • •
水量分配计划和政策的内部权限检查—实施流域内水量分配研讨会, 2002年7月。
安大略水量分配和用水管理流域框架,自然资源和环境部,2002年 10月(考察报告?)。 水量分配与取水许可及水资源评价与社会经济分析的关系,2002年 12月(水量分配与取水许可报告) ???其他报告?
以本价格
优点

• • • •
• •
在理想状态下是理论上正 确的; 避免定价过低; 当缺水时水价可以上涨; 造成实际收入流; 约束过渡用水和滥用,推 进用水和系统执行提高效 率; 可以合并污染费用; 可以包含许多用水鼓励。
• •
• • •
缺点 定义边际成本的困难; 对按部门、位置和可能的 时间步长的成本和效益认 识不足; 短期或长期考量尤其是考 虑到获取新的水资源的成 本,加重困难; 公平和贫困问题不容易包 括进去.. 需要结合安全保 障金; 需要相当可观的供水量数 据。
中国和案例研究地区的水资源分配?
下面几页幻灯片介绍了Guan Yexiang(水利部)的文章内 容,题目是“中国水资源分配主要方法”, 中英综合流域管 理研讨会,2002年3月,北京。
水资源分配措施 (中国)
• 工程措施 • 行政措施 • 经济措施 • 科技措施
After : Guan Yexiang
对案例研究来说基本上太复杂并且需要太大数据量。
边际成本价格需要考虑的事项?
如果彻底进行分析会非常复杂!

如果Vt是给定区域的水资源总量(地表水流量、水库蓄水量、可利用地下水量、调水和 所有的再生水或循环用水); 如果Vb是基本需水量(基本生活用水、基本水平的工业需水、农业需水加上允许的基本 环境流量); 通过部门、时间和区域(地区)分析,设为x, y, z。 如果水资源的经济用途是一个关键因素,水运用在部门“x”的边际效益( 美元/吨)可以 表示为B(x,y,z, Qx)。
水资源分配原则 (中国)
• 共享原则 [水权和利益共享] • 系统原则 [将水系统看作一个整体-流域级] • 协调原则 [社会-经济; 生态,近期/长期,用水户] • 经济原则 [… 最大化/优化利益] • 高效原则 [有效开发和利用] • 优先原则
[生活用水优先,等等..]
After : Guan Yexiang
水都去哪了?
After : IIMI
水资源分配 主要因素
• • • • • • • •
利用类型 时间 空间 / 位置 基础设施 政治 输水效率/有效性 调水协议 当前水资源控制程度
• • • • • • • •
气候 环境 经济 法规(政策) 管理(许可证) 惯例 +++ +++
WSDP Water Allocation Reports etc
[运用经济学原理的规划和管理系统..]
After : Guan Yexiang
水资源分配机制
• • • • •
宏观经济控制系统 市场机制 民主协商机制 统一管理机制 优化时间表和决策 机制
1. 2. 3.
4.
公共水资源分配(计划的/ 制度的); 基于用水户的分配; 边际成本价格; 水市场。
行政或计划的 (公共)水资源分配
基于用水户的分配
优点 缺点
• • • • • •
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灵活的根据当 地需要调整分配; 借助当地经验能够更好的决策; 对于突发事件可以更好响应; 在当地政治系统中有优势; 有解决贫困和公平问题的潜力; 树立归属感和价值感 。
• • •
• •
要求制度透明; 可能削弱部门间的再分配; 如果缺乏“公共管理”干涉或是用水 户小组联盟的建立,小组用水户间的 再分配可能很困难; 可能需要超出用水户范围的知识水平; 如果不论以何种原因在决策中缺乏透 明度,都可能对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 造成负面影响。
用水户必须有权利就水权作出决定; 某种形式的对水利基础设施的所有权能加强此系统。
水市场
优点 缺点

• •
• •
有经济效益(低回报使用到高 回报使用); 买卖双方都受益; 鼓励潜在的买卖双方提高用水 效率-营造对节水技术和其他 节水方法进行投资的氛围; 增加用水户的权限(在他们有 权利的情况下); 增加用水户的灵活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