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活动三维目标的确立
甘井子区教师进修学校学前研训部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内涵
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是幼儿园活动的指南针,它是教育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即是选择活动内容、活动组织方式和活动策略的依据,又是活动评价的标准。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核心目标分解的意义
1、活动目标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现在的教材所给予我们的是活动主要的、总体、核心的目标,我们要将这个核心目标分解目的是,对教材了解深入、对幼儿发展深知、对活动环节深思。
幼儿园教育活动只是幼儿园教育过程中的一个方面,是在特定的一个时间段,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活动。
这个教育的过程,不仅仅是教给孩子一定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中的学习,培养幼儿的能力,刺激幼儿的情绪情感,跳出活动看活动,集中教育活动就不再是我们所认为的单纯的上课,而是对幼儿进行培养的途径、载体、平台。
在实施这一载体、搭建这一平台过程中,教育者必须要深入了解教材、把握教育思想、明确受教育者的发展状况,才能有的放矢地发挥教育载体应有的教育作用。
因此,也只有对教材中的核心目标进行分解细化,在教育过程中,才能知道每一个活动环节的设计意图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设计、怎样做去实现教育目标。
2、对教育目标分解过程,也是对活动进行思考的过程。
要对活动目标进行三个纬度的分解,老师一定会对目标有相应的思考,你思考的的这个过程,实际对活动的导向在心中已经形成了雏形。
如:活动的目标是理解故事内容,复述故事。
看到这个目标,老师能够想到的是,这个活动要在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会复述故事,这个活动中是让孩子复述故事,由此活动中的认知目标已经明确;复述故事的目的是什么,孩子在复述故事的活动中,发展的是什么,通过对教材中活动环节设计的分析思考,能力目标自然明朗;活动能够给孩子情感上一种什么样的满足,是懂得了一个道理,还是激发孩子大胆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还是体验故事情节带来的美感、快乐等等。
教育者主观意识上有了这些思考,明确了活动的教育目标,在实施教育活动时就会采取相应的策略,实现每一个目标,同时,在组织活动时才不会出现,对环节删除、跑偏、走过场的现象。
三、幼儿园教育活动三维目标的确立
㈠明确目标中三个纬度各自的含义、定位及一般表达的词汇
⒈明确,三维指的是哪三维?
这里的“三维”指的是三个纬度,即:认知学习、能力发展、情感态度三个方面。
简称:认知、能力、情感;即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⑴认知学习
[心理学名词解释]认知学习是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行为举止的学习。
所以,我们可以概括的把认知学习目标定位为在活动中,需要幼儿学习的内容;
⑵能力发展:
能力是指,一个人在完成某一项任务,或在一定的情景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组行为,能力直接影响活动效果,并且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它是在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属于心理范畴)一种特性。
能力的种类很多,按照不同的范畴划分,会有不同的能力体现。
能力的产生,也是在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不断发展的,就能力与知识两者关系而言,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通过各种操作、各种交流的刺激,孩子的操作能力、语言能力发展的很好)反过来,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内在条件和可能性。
(能力强的孩子,面对相同的操作,会有不同的表现,这就是能力对知识、技能等学习的主宰)认知目标和能力目标二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所以,在活动中,很多核心的目标,既是认知目标,又包含着能力发展目标。
那么,我们在确立能力目标时,要根据知识目标、活动的核心能力进行思考,科学取舍。
概括地说,能力目标的定位即为,在活动发展或提高孩子的一种稳定的特性。
如:动手方面、口语方面、表演方面等。
⑶情感态度: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概括地说,把情感目标定位为是对幼儿情绪、体验、对待活动的一种态度的关注。
了解了认知、能力、情感三个纬度的基本含义及定位,这是对核心目标的分解的第一步。
明白了它们各自的价值取向。
⒉各纬度目标确立一般所使用的表达词汇
目标即是活动的导向、又是对活动评价的标准,所以在对目标,一定要把握好度,目标描述中的词汇使用,直接影响着活动整个的发展。
如:初步掌握、掌握、学习,虽然都是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但是学习的程度不同,那么教育的过程及对幼儿发展的评价也绝对是有差异的,所以,在进行目标制定时,要认真思考本班幼儿的学情、客观条件等外在因素的存在,科学合理使用词汇。
一般来说,认知、能力、情感三个目标,都有属于自己的表达词汇,但也有比较中性的词汇,放在哪个目标中,它就表达着这一目标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