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早拆模施工技术原理及应用
摘要: 早拆模技术源于国外。
我国在80 年代借鉴外国的早拆模经验 ,自行开发研究并通过不断的改进 ,形成了我国的早拆模体系。
本文分析了早拆模施工技术原理及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并提出了早拆模施工技术在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和成本控制。
关键词:建筑工程;早拆模;施工方法;应用
1.早拆模方法的分类
1.1 保留板带法
该早拆模方法主要是由九夹胶合板、狭板带、木主梁、木次梁、木楔、脚手钢管和扣件等组成。
普通脚手钢管作支撑 ,九夹胶合板作模板 ,木楔作高低调整在支撑之间的2m范围内留出一条狭形板带 ,在该板带及下面的支撑作保留 ,其余的支撑及模板等到砼强
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 %后先行拆除。
该种方法通用性强 ,支模费用略高于常规 ,但楼层标高调整不方便 ,对操作工人的技术要求相对高 ,支模所需时间比常规也相
对长。
1.2可调试保留板带法
该法与上述方法基本类同 ,区别在于用丝杆可调标高的早拆柱头取代用木楔调标高。
早拆柱头有以下功能:
(1 )可调整标高并可支撑保留的板带 (用可调螺母1) ;
(2 ) 可用以搁置主梁 ,并可调整标高 (用可调螺母2 )。
当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 50 %时 ,向下调螺母 1 ,支撑主梁的托架下移 ,可先拆下主梁及木次梁保留板带。
当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 %时 ,螺母2向上调拆除保留板带的支撑。
该法同保留板带法优点相同 ,并且调标高方便准确 ,缺点是同排早拆柱头控制在同
一轴线上 ,组装较为困难。
1.3 定型早拆模支撑体系
该体系主要由早拆柱头、立柱、横杆、可调底座、主梁、次梁悬臂梁及模板等组成。
该早拆体系的施工方法是:在每根立柱下端插入可调底座 ,用以调整标高 ,上端插入早拆柱头 ,中间的上部
和下部均用带锥销的横杆联接 ,使立柱和横杆连成框架。
将早拆柱头的外套处于下落位置 ,装上主梁 ,再将早拆柱头的外套向上推
于上限位置 ,并用支承销固定 ,再在主梁上放入定型的 sp- 70 模板 (钢框竹胶合板) 或安放木次梁后 ,上面铺九夹胶合板(即无边框模板)。
当混凝土实际强度达到设计强度 50 %时 ,只要将早拆柱头上的支承销用锤子敲向另一侧(同一主梁的两端支承销同时敲)早拆柱
上的外套连同主梁、模板等同时下落 ,此时可将主梁、模板等拆卸 ,而原来的柱头仍保留支撑状态 ,柱头可按混凝土的发展强度分批
拆除。
该早拆体系的特点是组装简单、工效高、模板周转快。
2注意事项
(1) 在实际施工中不能简单地将大跨度楼板通过加竖向支撑变为短跨度受力状态 ,要根据层高、早拆头上的托板尺寸大小、施工条件如气温等条件 ,验算较薄楼板剪冲切力 ,及较厚楼板条件下的立杆稳定性 ,如不能满足时 ,应采取增加支撑等措施 ,以防破坏结构。
(2) 当早拆模的布置及支撑经过验算并符合要求 ,确定方案
后 ,必须弹线 ,上下层的立杆必须采用全站仪对支点定位对正(可预埋短钢筋头),尤其是板厚较薄时 ,更应注意这一问题 ,当上、下平面尺寸不同时 ,要根据现场条件通过验算来采取加强处理。
(3) 早拆模技术与二次换撑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早拆模技术通过合理布置支撑 ,将大跨度缩小为短跨 ,在完全拆除前 ,立杆始终顶紧混凝土而不松动。
二次换撑虽然也能将大跨度变为短跨 ,但在实际使用中 ,由于换撑 ,混凝土与顶撑始终不能很好的接触 ,实际上仍留有一定的间隙 ,在楼板面上的荷载作用下 ,板面很容易发生裂纹而导致构件的损害 ,这就是二次换撑早拆方法的危险所在。
(4) 一般来讲楼板支撑与梁的支撑分别进行 ,因梁的底模板按规范规定:跨度≤8m,要达到75 %混凝土设计强度;跨度 >8m要达到100 %混凝土设计强度方可拆模。
而板的底模在跨度≤2m时 ,达到50 %混凝土设计强度;跨度 >2m、≤8m时 ,达到 75 %混凝土
设计强度方可拆模 ,不同强度要求不能同时拆模。
分别支撑后 ,可分别拆除 ,互不影响。
如梁的底模利用板边的立杆 ,则板边的立杆就不能在 50 %混凝土设计强度拆下 ,而应保留板边支撑直至梁的底模可拆的混凝土强度条件。
(5) 冬季施工时 ,由于气候影响 ,混凝土强度发展较慢 ,因此在搅拌混凝土时应掺入适量的能满足施工周期的早强剂 ,拆模前一定要试压混凝土试块 ,由试块强度来确定是否可以拆模。
(6) 已拆除模板及支架的结构 ,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 ,才允许承受全部计算荷载。
施工中不得超载使用 ,严禁堆放过量建筑材料。
3早拆模施工方法与常用施工方法的支模费用比较
分别用早拆模施工方法和常用施工方法以完成相同的 24 层高的建筑为例 ,按6d一层的施工进度 ,将每平方米的支撑费用进行比较。
早拆模采用一模三支 ,立柱间距为 1.55m×1.25m,常用支模方法采用四支四模 ,立柱间距为1m×1m,均设两道横杆。
3.1新制支撑系统折算成租赁价
(1)常用支模脚手钢管按新制折算成租赁价 ,见表1。
表1常用支模租价
新48 ×3.5钢管按3600元/t ,扣件6.00元/只 ,新制支模铁件按700天摊销 ,钢管0.02元/m·d,扣件0.01元/只·d。
(2) 可调保留板带的早拆支模新制折算成租赁价 ,见表2。
表2早拆支模租价
新制铁件均按700d摊销 ,可调早拆柱头0.12/只·d。
(3) 早拆模体系新制折算成租赁价 ,见表3。
新制支模体系(不包括模板)按700d摊销。
表3早拆模体系租价
3.2不同的支模方法费用比较 ,(表4)
九夹胶合板作模板 ,一般只能翻 8 次 ,因结构定为 24 层 ,
故配 3 层 , 九夹胶合板 128 元/张 , 79. 01 元/m , 木次梁按19。
2 元/m计,均按25次摊销
表4不同支模方法费用比较
3.3早拆模施工方法的效益
通过几种早拆模方法的支模费用比较 ,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 (1 )早拆模施工方法有几种形式 ,其中采用定型的早拆模体系及采用定型的钢框竹胶板 ,平均每层每平方米的支撑费最少 ,
仅为10.61元/m,与常用的支模方法相比 ,节约支模费用50 %左右。
(2)同样式早拆模施工方法 ,采用定型的早拆模体系和定型的钢框竹胶板与采用九夹胶合板相比 ,又节约支模费30 %左右。
4、结束语
目前早拆模技术已从单一的、层高较低的发展到层高可灵活调节的早拆模技术。
由于早拆模技术效益非常显著 ,在建筑施工中,对控制工程成本支出,缩短模板周期,增加施工企业的利润,都具
有一定的意义,无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注:文章内的图表、公式请到pdf格式下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