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环境监测原始记录
四、检测原始记录的严密性
检测原始记录必须进行三级审核,以确保相 关信息和数据准确无误。任何检测原始记 录必须由检测人员签字,经相关检测人员复 核,并经上一级检测人员或科室负责人审核 后方可生效。
一级审核由检测人员自行负责。检测人员 在完成检测原始记录的填写后 , 应对记录填 写是否完整、数字或符号是否有误、相关 的运算是否有错、样品标记与检验编号是 否正确等内容进行初审确认 , 确认无误后由 检测人员签名。如发现有误记的内容应进 行更正,有疑问的应进行复检。
二级审核由同时参与检测或本岗其他检测人 员进行。主要对检测过程 ( 步骤 ) 是否符合标 准的要求、数字修约是否恰当、计算结果是 否正确、处于不合格或边缘值的检测结果是 否作了复检等内容进行复核,确认无误的签署 复核者本人姓名。如发现错误或有疑问应退 还给原检测人员修改或进行复检。
三级审核由高一级的相关检测人员或本科室负责人 完成。主要是对一级和二级审核人员是否签名、检 测是否在样品有效期内进行、检测项目是否按要求 做全、从其他原始记录、标准曲线、图纸资料传递 而来的量值是否有误、检测依据是否符合委托单位 或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等内容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 由审核者签名。如发现错误或有疑问应退还给原检 测人员修改或进行复检。
五、检测原始记录的保密性
检测过程中的原始记录由检测人员负责保管,检 测结束后相关科室应在规定的时限内将经三级审 核的各种检测原始记录集中后整理归档。
为避免已归档的检测原始记录被修改或泄漏客户 机密,已归档的检测原始一般只供本单位相关人员查 阅,查阅人需办理相关的手续并经部门负责人签字批 准,查阅时至少有2人参与。 查阅人只能摘抄或复制其中的内容,不得对其中的 内容进行更改或作标记;检测原始记录一律不得外借, 任何人不得将其带离单位,若确需借阅,借阅人应办理 相关的借阅手续,经实验室领导批准后,由档案管理员 提供复印件。
5. 核查人员如发现记录有错误时,可责成记录人更 正,但校核人员无权更改记录; 6. 有效数字的取舍按照实验的精度要求填写,既不 能位数太多也不能位数太少,要充分兼顾仪器的 测量精度和试验的精度要求。 7. 记录中的小数点、负号等标识要清楚,单位要明 确。
8. 原始记录一定要实事求是地填写,不能因为超差 等原因而擅自修改数据。数据超差意味着试验失 败,此时应引起试验者足够重视,及时查清造成 试验失败的原因,消除原因后重新试验并重新填 写记录,原始记录不允许销毁,新记录在备注中 应注明复查。 9. 原始记录应使用规范的专业术语,不要出现不确 定量(如1~2滴,5~10ml);
、检测原始记录的原始性
检测人员必须按照做有痕、追有踪、查有据的总 体要求填写检测原始记录,检测记录要边实验边记 录,不可漏记、抄记、事后补记或转抄。 原始记录中不仅要记录标准正文描述的实验结果 内容,更要将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异常现 象的处理,产生异常现象的可能原因及影响因素 的分析等进行完整的记录;
检测原始记录是检测活动的见证性文 件,是检测水平的真实体现,是出具检测 报告的唯一依据,也是进行科学研究 和技术总结的原始资料。为保证检测 工作的科学性和实验室管理体系的有 效性,检测原始记录应该做到规范性、 原始性、可追溯性、严格性和保密性。
一、检测原始记录书写及修改的规范性
1. 使用本实验室专用的原始记录表格填写; 2. 要使用黑色钢笔或中性笔,工整清晰、准确无误, 保留适当的行距; 3. 原始记录信息要填写完整,除备注外不能留空格, 记录表格存在空白行或列时,要加盖表征空白的 戳或从左下角向右上角划实线; 4. 原始记录内容因填写错误需要更改时,应在错误 处划横实线,并加盖记录人印章,在其右上方填 写修改内容,不得涂抹或撕掉。
每个检测项目开始前应首先记录这个项目的 实验目的。实验结束后也应该对结果进行分 析,并得出明确的结论。
三、检测原始记录的可溯源性
检测原始记录内容包括溶液、仪器、试剂、对照 品、图谱、表格等多项内容,每一项内容记录都 必须具有可溯源性。 (1)溶液:常用的溶液有标准滴定液、标准pH 缓冲液、标准比色液、标准铅溶液、标准砷溶液 等等。使用到这些溶液时,要在原始记录中注明 其来源,并应能在另外的记录本中追溯到配制、 标定等记录;
11. 计量单位应采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 12. 常用的外文缩写(包括实验试剂的外文缩写) 应符合规范; 13. 原始记录应有实验、复核和审核人员签名,所 有签名必须由本人完成,不能代签。
☻原始记录修改
原始记录不得随意删除、修改或增减数据。如必须 修改,应在修改处按体系文件的要求修改,不得完 全图黑,保证修改前的记录能够辨认,并应由修改 人签名(更改仅限于检测或编制人员本人,复核和 审核人员不得自行更改检测原始记录的有关信息或 数据);对检测过程中因故作废的检测记录也应予以 保留,确保检测记录的原始真实、完整准确、清晰 整齐,相关的数据、信息均能有据可查,溯源无误。
检测原始记录保存期限一般不得少于6年,对国家、 行业有相关管理规定或有重要价值的检测原始记 录可适当延长保存期限或长期保存。对到保管期 限的检测原始记录,档案管理员可提出销毁申请,经 单位相关负责人批准后,由档案管理员会同相关科 室共同实施销毁并做好相关的登记。
(2)仪器:实验过程中应做好仪器的使用记录, 原始记录应与仪器使用登记相对应。 (3)试剂:一些特殊试药(毒、麻、精、放)的 领用登记应与实验原始记录相对应。 (4)对照品:应记录其来源、批号和使用前的处 理;用于含量(或效价)测定的,应注明其含量(或效 价)和干燥失重(或水分)。
(5)图谱、表格:随着分析仪器的进步,数据采 集和处理软件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每一次检测, 系统会记录下很多信息,通常会选择:样品编号、 采集时间、存盘路径、打印时间、方法、操作者 等信息,打印出来,必要时粘贴在记录纸上,不 宜粘贴的,可另行整理装订成册并加以编号,同 时在记录本相应处注明。
☻原始记录不得涂改,记录出现错误时应在错误
数据上划一横线,并将正确值写在右上方。所有 的改动应有改动人盖章。
原始记录内容: 检测机构全称、原始记录表格名称、页码编序、 原始记录管理编号、样品名称、样品数量、检测 性质、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出限、环境状况 (温湿度等),检验所需主要仪器以及编号、精确 度、状态,平行测定及空白测定、质控结果、加 标回收、主要检测步骤、最终结果以及主检人、 复核人、审核人鉴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