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闻学实习报告范文2篇Model report of journalism practice in 20202020年新闻学实习报告范文2篇小泰温馨提示:报告是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
本文档根据申请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2020年新闻学实习报告范文2、篇章2:新闻学毕业生个人实习报告范文篇章1:2020年新闻学实习报告范文实习时间:2月27日—6月4日xx报指导老师:xx发稿情况:共130多篇;其中,独立写稿100篇,实习报告共分为两个篇章(经历篇和感悟篇)和一个小总结大三上半学期,因为已和xx老师有过几次交往,并参与了几次采访活动,所以第一天跟着王老师实习,我们配合的还算不错。
2月26日下午,王老师联系我让第二天跟他去采访,这意味着我第二天要直接“上岗”。
在电话里,王老师还交代让带50元和照片,这是办“实习证”的东西。
第二天,我直接去采访,当时由于路不熟,王老师比我早到。
他把办证材料拿走就直接回报社了。
我中午回到报社,证已办好,他害怕门岗不让我进,特地打电话说已给门岗交代过,并把证放在了门岗上。
我实习的时间很不巧,正赶上全国两会。
王老师作为创造了xx报最高发稿记录的首席记者,当然要参与这种盛会。
走之前,他特地交代关注教育网站,有新闻及时通知他。
王老师离开第一天,也是我实习第四天。
由于刚接触,感觉“诚惶诚恐”。
因为老师不在,似乎失去了“靠山”,但也轻松自由了很多。
就这样,一有新闻,我就先给王老师发短信,然后由他来判断有无新闻价值。
写好后有哪个老师把关,署上哪个老师的名字,他都交代的清清楚楚。
有时他qq在线,我就把写好的稿子传给他,没问题直接让我用“文涛”软件传。
但有时我也自作过主张,直接传。
那次已是晚上10点,王老师从北京来电,说是编辑给他说我传了一篇稿,但他在网上没找到,问我在哪里得到的消息,怕出错,他再看一遍。
还又三令五申一定要找个记者老师把下关,要是出错了,担不起责任。
我被他这种认真精神震撼。
他在北京期间,外出采访都是短信通知我或qq留言。
在此期间,都是自己独立采访。
我给王老师说怕写不好,出错,王老师常说他相信我的实力。
至今,王老师给我的印象,总是每天步履匆匆,每天总是很忙很忙。
在家呆了不到两周时间,又赶上了世博会,他又整装待发。
前一天,我给他买了票。
这次,他不像两会前那般殷勤叮嘱,也许对我也放心了。
在两会结束的短短十几天里,适值报社改革,报社主编工作调整,王老师成功当选科教文卫部主编,上任第二天,就为本部策划一大稿,当时获“a-”。
当时,3月份xx报社内部刊物《xx报人》显示这样一系列数据:“ 1月份稿件共4783.41篇,其中a稿无;a-稿20.04篇,占总篇数比例0.42%;b+稿344.5篇,占总篇数比例7.20%;b稿2591.2篇,占总篇数比例54.17%;b-稿1466.3篇,占总篇数比例30.65%。
2月份稿件质量统计中,a稿无;a-稿4篇,占总篇数比例0.16%。
世博会,王老师策划的月光宝盒号系列报道,得到了上海媒体的赞扬和学习,也获得当月xx报总编辑奖。
这些虽与我无关,但让我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是新闻人,怎样做好新闻。
自从王老师当选主编,其他老师都改口为“王主编”,但我还叫“王老师”。
其实,我跟王老师实习以来,他基本上都是把写稿的机会留给我,他曾对我说,自己也是从实习生过来的,知道实习生的不易。
xx报规定,主编也要写稿,但只要达到10分就行,多写无益。
因此,王老师的写稿任务少了,为了锻炼我,他平时就让我跟其他老师多跑跑,并且每天坚持写科教文卫日记。
每天看《河南商报》、《东方今报》、《郑州晚报》以及其他主流媒体有关报道,并对本部门相关报道与本报稿件进行对比、点评。
每天王老师再结合编前会意见稍加补充,会将其发给部门各记者,以备改进工作。
有时候,王老师没时间,还让我打电话催稿等,因此,部门其他老师开玩笑地称我“主编助理”。
王老师每天上、下午各开一次碰头会,因此高校、教育厅这一条线基本我来跑。
王老师如今不光要忙高校线,其他记者的线都要操心,给他们提意见、策划专题等。
高校方面的专题,一般就落在了我的身上。
在此期间,我共独立参与策划性的大稿6篇,其实,最能展示一个记者水准的就是专题策划。
感悟1:敬业、勤奋是记者的“核心竞争力”xx老师是很敬业的人,将记者职业当作一种信仰,每天上下午必来报社。
就连两会和世博会整天没日没夜的赶稿,但结束后,直接去报社上班,而其他老师还得在家休息两天。
他之所以成为报社最年轻的主编,可能也缘于此。
本文导航 1、首页2、记者代表着一种责任感悟2::记者代表着一种责任在实习期间,我曾出现过两次马虎大意,但都让我提前发现,并及时给纠正了。
这两次都出在数据上,当时统计数据,由于大意,有所出入。
另一次是我在博客中发现信源,又找到了教育部的权威文件,但当时由于博客大部分内容和文件数据一致,便“懒省事”用了博客中的数据,后来由于没事干,又对文件数据检查了一遍,结果发现有错。
王老师批评:“要是见报了,人家没错,你弄错了,丢人不丢人?”另一次是3.15维权。
当时,另一位记者让我去采访。
其实,新闻通过事实来体现作者的观点倾向。
但面对摆在眼前的事实,你是偏向群众还是群众的公仆?这里面存在着利益问题,群众可能是想通过投诉占小便宜,群众公仆也可能真的是不作为。
这中间就存在着一种责任问题,需要记者来平衡。
喻国明箴言:媒体的责任在于当社会要哭时,不让大家哭得更伤心;当社会要笑时,不让大家笑得更狂妄。
感悟3::细心采访、认真观察是高质量稿件的关键例如招聘会采访,怎样才能在众多招聘会中提取亮点,抓住特别的东西,找到“独家点”?这就要细心的去观察每一个细节,耐心、充分的去获取现场第一手鲜活、灵动的素材。
其它采访也是如此,一篇稿件,一眼看上去就可以看出是经过采访得到的,还是记者“闭门造车”。
感悟4::对于都市报而言,抢眼、耐读是生命都市报有别于党报之处在于鲜活与通俗,将死板、硬邦邦的新闻写的灵动但又不乏厚度。
但如今,党报也正在撕下面皮向生活化靠拢。
如果都市报不打出这种特色优势,将不伦不类,失去它的忠实上帝——读者。
感悟5:记者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现在xx报有个理念,就是打造专家型记者。
确实,记者是沟通百姓与权威的桥梁。
上可以理解有关政策、知识和理论,下能够以最通俗、最形象但又不失真实、准确的方式呈现给大家。
这就要求记者必须用专家型记者的标准要求自己。
另记:xx报的记者并不只是实践派,他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会及时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总结,并以论文的形式在内部刊物《xx报人》上刊登,供大家共同学习,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水平。
《xx报人》上面,不仅有好新闻的写作心得与体会,也有个人在采访、策划、编辑等业务方面的经验和总结,更有自己在国外或是出差、参加某个大型活动的整个参与过程等,这其实是一部很好的新闻学著作。
总结:在3个多月的实习中,我不仅掌握了新闻语言的运用技巧,也使自己在大学三年中的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了更好的理解、升华和运用,让我在实践中更深刻的认识到什么是新闻规律,并按新闻规律来践行媒体人的社会责任。
我很感谢这次实习机会,也同样很珍惜,它将成为我一生中十分宝贵的财富。
篇章2:新闻学毕业生个人实习报告范文【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两个月时间,我在《石狮侨报》社实习。
这是我第一次正式与社会接轨踏上工作岗位,开始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
每天在规定的时间上下班,上班期间要认真准时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不能草率敷衍了事,凡事得谨慎小心。
1实习目的通过本次实习使我能够从理论高度上升到实践高度,更好的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初步的知识。
通过本次实习使我能够亲身感受到由一个学生转变到一个职业人的过程。
本次实习对我完成毕业实习报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2实习时间20xx年2月8日-3月31日。
早上9点上班到12点,下午2点上班到6点。
周三晚上加班,周六停一天,挺轻松了。
3实习地点福建省石狮市群英北路侨联商厦7楼4实习单位关于《石狮侨报》,由石狮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主管、石狮侨报社主办,是一份周报,每周三出稿,周四见报,所以,相比日报,就不会那么忙碌与紧张。
对于我这个初学者来说也蛮好的,至少不会有太大的压力。
报社里现在的工作人员将近20人,有采编部、广告部、办公室、美编部等,虽然比不上大报,但也很不错了,而且正在向大报靠近。
而我实习的部门就是5实习主要内容"天下英雄皆我辈,一入江湖立马催。
"从学校到社会大环境的转变,身边接触的人也完全换了角色,老师变成领导,同学变成同事,相处之道完全不同。
实习过程中有件事对我触动挺大的。
当我满怀信心第一天上班,我刚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一个同事就问我:"你学什么专业的?"答曰新闻学。
"你会写稿子吗?写过稿子吗?"看着他那一脸茫然与不屑,任何解释都是多余的,我决定用实际行动证明给他看看。
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我总是不失时机地展现自己,工作中领导安排给我的写稿和改稿,以及校稿的任务,我都认认真真的完成,从来不敢马虎。
工作一两年胜过十多年的读书。
两个月的实习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关于做人,做事,做学问。
"在大学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
参加工作后才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课本上学的理论知识用到的很少很少。
平时我在修改稿件时,只能在自己以前的基础上努力自学尽快掌握有关新闻学的知识。
平日里勤动脑、动手、好学多问。
由于住的地方离实习单位比较远,所以每天8点不到就得起床,留给个人支配的时间更少。
我必须克制自己,不能随心所欲地不想上班就不来,而在学校可以睡睡懒觉,实在不想上课的时候可以逃课,自由许多。
实习,就像进了社会大熔炉一般,就算在学校是自我感觉良好,但是在社会里自己就像是空气中一粒微小的尘埃,也意识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知识的匮乏。
实习这两个月期间,我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体验到社会竞争的残酷,而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在工作中积累各方面的经验,为将来自己就业之路做准备。
千淘万漉虽辛苦,但也要摩拳擦掌,做好又一次投身熔炉的准备。
在我选择这个专业的时候,我就听别人说过,这个职业需要很广的交际圈。
这次参加实习以后我真正体会这一点。
"人不熟,谁会主动给你提供素材啊?!"是啊,朋友圈广,哪里有事哪里就会主动打电话找你,这样就不用担心丢失了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