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液压整体爬升模板工法

液压整体爬升模板工法

液压整体爬升模板工法内筒外钢结构是现代化超高层建筑主要结构形式,核心筒部分为全现浇钢筋砼结构,采用液压整体爬升模板施工是保证核心筒施工速度和质量的最好方法之一,被越来越多的施工单位所采用。

液压整体爬升模板技术是xxxx 公司多年来总结出来的一项先进的施工方法,近几年在几个工程上的实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1、特点1.1按标准层高度配制整层模板,由液压提升系统整体提升到位后,一次性浇筑整层砼。

1.2集中了滑模提升系统与普通支模的优点,施工方便,每层校正,本层误差本层消化,底层误差不会传递到上层。

1.3安装完成后一直爬升到顶,中途不落地,不占用塔吊吊次。

1.4非标准层高度大于标准层高>700mm 时可多爬升一次,少于700mm可支模接高。

1.5 在操作平台上施工方便,施工组织管理简便,受外界制约少。

1.6 拆模后砼表面同常规模板相同,而且支拆模操作简便。

2、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高层、超高层全现浇剪力墙结构筒体,电梯井筒,工业及市政构筑物竖向筒体的施工。

3、爬模构造3.1模板系统由定型组合大模板、调节钢模板、调节缝板、打孔模板、角模、钢背楞、对拉螺栓、铸钢螺母、铸钢垫片组成。

3.2 液压提升系统由提升架立柱、横梁、斜撑、活动支腿、槽钢夹板、围圈、千斤顶、钢管支承杆、液压控制台、油管及阀门、油管接头组成。

3.3 操作平台系统由固定平台、活动平台、吊平台、中间平台、外架拉杆、立柱、斜撑、安全网组成。

4、施工准备4.1 制订施工方案根据工程的结构墙体布置情况设计详细的爬模施工图,切实保证加工件及外购件精度,特别是模板及机加工件,以保证拼装后整体质量效果。

4.2分阶段组织工人,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参加施工的人员都明白施工工艺原理及各部件的用途及安装方法。

4.3制订相应的安全及质量责任制,每道墙各工种设专人负责,并制订奖励制度。

4.4各部位轴线及高程控制基准点、垂直偏差控制点测放完成。

4.5安装模板用的双排脚手架搭设完成。

4.6首层墙体钢筋隐蔽验收完成。

4.7各种材料到场并验收完成。

5、安装程序5.1全液压整体爬升模板体系的安装程序:支设模板*提升架4围圈——活动平台边框外挑梁和外架立柱•通长槽钢*平台铺板栏杆及安全网*液压系统>垂直控制点及激光靶5.2支设模板墙体模板事先按照爬模设计图拼装完成,表面涮清机油,背面按施工图编号放置在模板放置架内,安装时对照施工图对号入座。

为了防止大模板倾倒,大钢模板吊环与竖向主筋用10#铅丝做临时拉结。

模板就位后及时穿螺栓并紧固、校正。

5.3安装提升架提升架立柱安装前应先将活动支腿、调节丝杠等拼装好,安装时按照事先在地面上划好的立柱位置用塔吊逐根就位安装。

提升架立柱由可调支腿与模板水平钢背楞相连接。

拉通线校正立柱后再安装提升架横梁。

5.4安装围圈围圈是位于提升架立柱之间的桁架,作用是使立柱连成一整体,从而增加侧向刚度。

围圈两端用连接板及螺栓与立柱相连接。

5.5安装活动平台边框活动平台边框采用单根L70X 7角钢制成,用边框压铁紧固在活动平台连接槽钢或外挑梁槽钢上。

5.6安装外挑梁和外架立柱上、下两根外挑梁安装在外架立柱及提升架立柱外侧,用M16 X 120螺栓紧固。

5.7安装通长槽钢通长槽钢是设置在横梁之上使之成为一体并防止其侧向变形的[16槽钢,安装时先将连接板与横梁用M16 X 40螺栓连接,再把通长槽钢焊接在连接板上。

5.8安装平台板固定平台板米用50厚木板铺设,活动平台及吊平台米用50 X 100 木枋作龙骨,上铺18厚木胶合板。

外侧平台外侧设25X 250mm木板作为踢脚板。

5.9安装栏杆及安全网为确保施工安全,系统外围及水平方向均布设细目安全网封闭, 平台四周设高度不少于1.5米的拉杆,防止物体坠落。

5.10安装液压系统提升采用6T滚楔穿心式千斤顶,由© 8分油管、© 16支油管及© 19主油管分若干路与液压控制台相连,安装后进行液压系统排油、排气和加压试验,检查漏油、渗油、提升情况。

5.11确定垂直控制点并安装激光靶为了便于监测墙体垂直偏差,在离外墙300mm处设监测点,点位宜布置在拐角处、墙端部及直墙间距不大于8米处。

激光接收靶设在模板底部平台下与平台角钢固定。

6、爬模工艺6.1爬模施工顺序:对接竖向钢筋、绑扎墙体水平钢筋700mm——立洞口边模、安线管一>模板爬升、绑扎水平筋墙体砼一脱模、清理、涮脱模剂•砼养护6.2竖向钢筋接长竖向钢筋接长宜采用施工速度快而且质量易保证、接头成本低廉的电渣压力焊,每层可分多组同时进行。

6.3立洞口模、安线管墙上洞口模四周焊支顶与主筋焊牢,防止浇砼时产生移位。

6.4模板爬升、绑扎水平筋模板爬升由总控制台操作人员统一指挥发出指令,各工种操作人员各就各位做好准备。

爬升过程中木工派专人看管模板及提升架系统、液压系统,若发现有卡住、爬升不均、漏油等现象出现时,立即停止爬升进行修整。

6.5合模、校正利用提升架立柱上的调节支腿将模板调出至正确位置,对穿© 24塑料套管、T20大螺距滚丝螺栓,利用铸钢螺母、垫片拧紧。

用激光铅直仪自底部控制基准点往上投测激光束到激光接收靶上,测出下层已浇完砼墙体上口的偏差,然后用1kg线坠吊下用尺量检查、校正本层模板。

中间墙体可由外墙向里排尺检查。

6.6浇筑砼为防止整层模板整体偏移,砼浇筑应从中间向两端或由两端向中间分两组对称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不大于 1.0m。

墙体上口表面砼划出纹道,从而使上、下层砼之间更好的结合。

6.7拆模、清理、涮脱模剂拆模时间应以棱角砼不因拆模而掉角为原则,拆除螺栓并使模板后退50~80mm,及时用带长柄的铲子由平台向下伸入模板内侧将粘结在模板表面的砂浆铲除干净,然后醮脱模剂涂涮板面。

6.8砼养护砼墙体养护采取喷淋式浇水养护,即在每道墙上方横梁处设一通长© 25打孔水管,设阀门控制养护用水。

砼养护设专人进行,保证砼的养护质量,防止墙体砼开裂。

6.9 防偏与纠偏6.9.1平台上的钢筋、爬升杆、泵管等物料的放置要均匀布放,水平钢筋放置与立柱与模板之间,防止平台荷载不均而偏移。

6.9.2千斤顶、支撑杆的布置均匀,力求受力大小一致,内、外横梁连接成一体,并保持水平,防止千斤顶倾斜顶升而产生偏移。

693严格控制支撑杆上限位卡标高保持一致,每500mm找平一次,当爬升到楼层标高时,另外限位调平一次。

6.9.4支撑杆对接时保持垂直,爬升时加固,防止失稳。

6.9.5保持支撑杆清洁,定期对千斤顶进行强制性更换保养,保证每个千斤顶都能正常工作。

6.9.6砼浇筑时两组由中间向两端或由两端向中间对称浇筑,沿高度方向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不大于1.0米,防止整体偏移。

6.9.7 纠偏措施对于整体偏移采用多个2T 手拉葫芦和3/8"钢丝绳由外墙的提升架或围圈与另一道墙的下层洞口或埋件拉紧,直至拉正为止。

对于局部墙体的偏差可通过调节支腿丝杆进行模板的截面及垂直度调节。

6.10 垂直运输由于施工时水平结构及楼梯间一般不能与爬模施工同步,施工人员去往操作平台可利用设在筒外的施工升降机直接升至操作平台处,施工人员即可直接进入操作平台。

升降机随爬模施工随层接高并在已浇砼墙上增加临时附墙,始终保持至操作层的提升高度。

7、劳动组织7.1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配备相应的设备,组织包括钢筋工、砼工、电工、机械工、测量工及管理人员在内的若干人的综合施工队伍,分成三班或两大班倒班作业。

7.2按照爬模施工工序及工程量,确定各分项工程劳动力人数及持续时间,编制详细的进度计划,施工前对所有参加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施工中按计划严格组织、安排、实施。

7.3对各工种、各项目制订质量、安全责任制,对每道墙体、每个工种都责任到人、挂牌作业,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奖惩。

7.4各工序质检贯穿于工序中,在班组自检的基础上进行交换检查,上道工序对下道工序负责,浇砼前对所有项目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验收。

8、质量要求8.1液压爬模施工应符合《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J300-88)和《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的有关规定。

8.2施工缝留置方法及预留钢筋在满足《规范》规定的前提下,还应考虑便于施工。

8.3千斤顶的负荷不提大于额定荷载的1/2。

9、安全措施9.1严格遵守国标、行业、地区有关施工安全有关规定。

9.2平台铺板应严密而坚固,平台栏杆高度应不少于1.5 米,外围立细目安全网且封严密。

9.3平台底部水平方向应满铺两层水平安全网,上层为水平大眼网,部为细目网,防止杂物坠落。

9.4吊架与外墙之间间隙应设合页翻板平台,模板爬升时翻开,爬完后关闭。

9.5支撑杆接高时,接头应保证相互错开4 种不同高度,错开高度不少于500mm,爬升时支撑杆按要求加固,防止失稳。

10、效益分析10.1采用爬模施工, 模板一直到顶, 中途不落地, 既减少了场地占用, 又减少塔吊投入,降低工程成本,经济效益明显。

10.2由于墙体砼一次浇筑完成, 砼外观质量同大模板相同, 工程施工质量好,社会效益好。

10.3施工速度比其它种类模板都要快, 缩短工期幅度大,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明显。

10.4耗用人工数低于大模板施工。

10.5采用爬模施工一次性投入比其他模板大些。

11、工程实例1998年3月至98年8月,中建一局四公司在国贸二期工程采用了全液压整体爬模技术,该工程主体结构内筒外钢结构,核心筒为全现浇钢筋砼结构,高156 米,共39层,建筑面积8.03 万平方米,标准层面积2200平方米,标准层层高3.89 米。

通过采用该技术平均3天一层,高峰时达到2.5 天一层,原合同施工工期为10 个月,结果只用了6 个月,提前了近4个月的时间,施工质量也十分理想,受到了业主及市质检部门的高度赞扬。

液压整体爬升模板工法xxxx 公司xxxx 项目经理部1998 年12 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