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结课论文、专业:工商管理班级:12-03供应链管理中的供应商管理摘要:供应链的竞争日益激烈,单纯的购买者和供应者之间的对抗性关系已经消亡,供需双方的关系趋于合作转向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方向发展。
供需双方相互信任和尊重,信息共享,企业之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供应商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本文阐述了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后提高供应商的素质和企业管理供应商的能力,实现了成本的降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竞争;合作;成本;增强竞争力一、供应商管理的内容及常用指标的定义1.1 供应商管理的内容供应商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供应商的开发、选择、审核、信息管理、绩效评价。
其中供应商开发、选择、审核和商绩效评价是供应商管理工作的重点,他们对采购的成本又直接的影响,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内容。
简单的说,供应商的管理的内容就是如何实现——“供需互利”。
1.2供应商绩效指标通常来说供应商管理绩效指标包括:质量、成本、交期、服务、技术。
其中质量、成本、交期,相对容易统计,属硬性指标可测量可量化,常用来考核供应商的硬性指标;技术相对难于量化,属软性指标,不好量化,但是他们是质量、成本、交期绩效表现的支撑。
服务介于前两者之间是增加价值的重要表现。
质量、成本、交期3个指标广泛的运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其他指标的运用取决于管理供应链水平的高低。
值得注意的是:绩效指标设立时应该综合考虑。
避免对成本、质量和交货或其他的指标的单向偏倚,造成评估绩效不符合现实的结果、预期的效果、没有达到设立指标时的目的。
通常绩效评估会依照不同的比重进行加权平均以有效的评核供应商,客观的指导供应商进行绩效改善。
二、供应商管理存在的问题2.1单一供应源单一供应源是指:对某一种原材料或外购件只从一个供应商那里采购。
在现实采购中我们可能会面临这种情况,某一种产品的采购只从一个供应商购买,或者供应商是有客户指定的唯一供应商。
2.2不同供应商的关系管理供应双方的关系是在进行供应商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供应双方因为供求的物资重要等级的不同决定他们之间关系不同。
不可能对所有的供应商采用相同的采购战术和关系管理,作为从事供应商管理的我们来说如何的管理与不同等级的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2.3价格/质量/交期/地理位置因素1)价格/质量因素价格主要是指获取供应商产品或服务所花费的全部价格。
供应商产品、服务的价格决定着采购方的成本,对采购方和销售商的利润率有较大的影响。
质量主要是指供应商所供给的产品或服务与采购方期待的符合性。
采购产品的质量是供应链的关键,也是我们供应商管理的核心指标,产品的质量是产品的使用价值的为基础。
2.4 供应商绩效考核中的问题在对供应商的绩效考核中通常采购方会存在以下问题:1)考核时没有综合利益相关者2)考核的指标不合理3)供应商的褒奖制度4)绩效考核的结果没有沟通2.5 供应商的沟通和信息共享沟通和信息传递时采购部门与供应商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以供应商的沟通中存在以下问题:1)采购部门支撑整个供应链的外部沟通在与供应商的沟通方面,采购部门充当着重要的角色,是采购方内部与供应商连接的桥梁。
承担着内外部沟通的信息传递、反馈、跟踪。
这些沟通中会涉及跨部门的沟通,包括内部和外部的跨部门沟通。
这些沟通对于采购部门来说有产品技术上的沟通、品质上的沟通、交期、价格、合同等等,其中涉及很多专业的知识,这些都是普通采购团队所不具备的,造成采购部门与内外部沟通上的不畅通。
信息的反馈、传达不能有效、及时的得到处理。
2)信息传递不及时由于采购部门承载着的内外部门沟通的桥梁,太多的信息经由采购部门反馈、传递,影响了信息的传递效率和沟通的质量。
信息传递、反馈更多的停留在邮件上,信息的实效性有待改善。
三、供应链中供应商管理的解决方案3.1单一供应源的解决方案单一的供应源对供应链的影响显而易见,为保证供应链的安全和连续供应。
可以通过以下可选的解决方案来削弱单一供应源带来的影响:1)供应商开发时开发2家或以上的供应商2)建立安全库存3)发展与供应商的长期供应关系4)开发替代品5)收购供应源或自行生产3.2不同供应商的关系的解决方案(1)一般物资此类物资的特点:低价值和低风险。
此类供应商管理的方法是简化采购过程,减少其购置成本。
供需双方的关系多为对立型和松散型,市场有很多可选的备用供应。
比如,XX医院的办公文具用品供应商。
(2)杠杆物资此类物资的特点:利润驱动力,高价值和低风险。
供应商管理的重点在于供应商短期的承诺和利润最大化的供应寻源。
供需双方的关系为松散型、交易型、较紧密战术型和单一供应源关系。
市场同样有很多可选的备用供应商,但是由于此类物资对采购方的成本很大的影响,所以供需之间的关系多样化。
与供应商的关系考量的因素很多。
(3)瓶颈物资此类物资的特点:确保供应安全,低价值和高风险。
此类物资相对成本低或利润提高作用不明显,这类物质的成本与供应风险相比造成的损失,几乎微不足道。
此类供应商的管理重点在保证供应的安全和生产的连续性。
供需双方之间的关系多为单一供应源、较紧密的战术关系。
比如,XX医院的清洁服务商。
(4)关键物资此类物资的特点:对采购方至关重要,高价值和高风险。
此类物资相对成本高或利润提高作用明显,这类物质的成本与供应风险,对采购方至关重要。
管理的重点在于开发和管理与供应商的长期、紧密关系,通过合作,寻求双方的利益最大化。
比如,XX医院的医疗设备供应商。
3.3质量/价格/交期/地理位置的解决方案(1)从质量、采购价格成本方面的考虑品质监控和品质保证,一方面对供应商的来料品质进行监控。
比如,采购方在厂内检验、测试;采购方在供方检验、测试;第三方在供方检验、测试;另一方面定期的对供应商进行稽核、品质会议和交流大会,包括文件、过程、产品、财务稽核、供应商品质大会。
采购价格,在采购订单发出之前邀请3家或以上供应商进行报价。
然后结合历史交易绩效或行业内的声誉、付款条款、折扣、质量、其他条款等等,进行综合的比价后选择适合的供应商。
(2)从交货准时性、采购周期和地理区域方面考虑开发基于JIT的采购模式。
JIT可以归结为在恰当的时间、地点,以恰当的数量和质量提供恰当的物品,消除浪费,保证及时供应的需求。
JIT十分重视对物流的控制,合理的运输方式、线路;主张在生产活动中有效降低采购、物流成本;要求供应商高水平的质量供应;良好的供应商关系以及对准确的需求预测。
3.4供应商绩效考核问题的解决方案(1)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评估让与采购活动关联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对供应商绩效的评估,对供应商绩效的评估不再单由采购和品质部门完成,要让生产部、工程部、收货部等其他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
更加综合全面的评估供应商的绩效表现。
(2)优化供应商考核的绩效指标,全面的考量供应商的能力传统的供应商绩评估多数只针对品质、成本、交期、服务,指标设置不合理不能综合的评估供应商的绩效表现。
在绩效指标设定时考虑到内部的利益相关者,让他们一起参与到供应商绩效指标的设定。
只有整个采购活动的利益相关者的感受被真实的体现出来,对供应商的绩效考核才能站在全面的角度,供应商的考核更加客观和真实。
3.5与供应商的沟通和信息共享的解决方案合理的组织架构有利于改善采购方各职能单位的职能功能和沟通;促进组织内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节约资源;提供效率。
随着对供应链的管理不断深入,采购部在供应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传统的职能型组织架构制约着的采购部门、制约着管理供应链的水平,为了更好的管理供应链建议采用以下组织架构:矩阵式组织架构在矩阵式组织架构中改善了传统职能型组织中改进直线职能制横向联系差,缺乏弹性的缺点而形成的一种组织形式。
在矩阵组织结构中组织是固定的,人员是机动的,需要谁,谁就来,项目完成后就可以离开。
项目小组和成员都是临时的在任务完成后就解散,有关人员回原单位工作。
这种组织结构非常适用于横向协作和攻关项目,分担采购部门的任务,更好的推动项目的发展。
总结供应商的管理已经成为整个供应链中企业运营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是采购方获取外部资源的基础。
供应商管理的目的就是在于互惠双赢,降低采购成本、风险,提升采购方的竞争力和管理、整合供应链的实力。
它是建立良好供需关系的前提,开发、发展供应商关系的基础,合理的供应商考核体系是供应商管理的保障。
通过合理的供应商管理策略和方法,有助于建立和改善供应商的供求关系,从而达到供需双方互利双赢的效果。
在供应商管理的路上,还有很多的研究和探索等着我们一起去学习、发现。
【参考文献】1、孙丽楠.基于JIT采购模式的供应商选择策略研究[J].2003(9).2、戴晓欢任凤香.供应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2009(12).3、刘各龙黎文.供应商关系管理影响因素研究[J].2010(01).4、周云.采购成本控制与供应商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5、徐杰鞠颂东.采购管理(第2版) [M].北京: [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