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微相的测井响应特征
【摘要】沉积微相研究必须依靠大量的岩芯资料和测井资料。
在识别大相、亚相的前提下,岩芯资料是地下沉积相研究最重要的信息。
但一个工区内所取芯的资料通常是有限的,因此借助测井的手段对沉积微相的展布进行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关键词】沉积微相测井曲线沉积特征
1 测井相
1.1 测井相分析
测井相分析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指利用测井曲线形态进行沉积相分析研究。
具体而言它是由一组恢复地层的岩性剖面和沉积环境的测井曲线组成。
当研究区内的一个井段岩性剖面确立了之后,就应当适时的将测井相转化为具有地质意义的数值和概念[1]。
要完成这项工作首先必须了解该区沉积环境和沉积过程,清楚其沉积特征以及相分析方法后,结合由岩芯分析等地质资料所建立准则进行匹配,从而实现从测井相到地质相的转换。
1.2 测井相的划分原理及方法
1.2.1 曲线幅度
幅度分高幅,中幅,低幅,幅度越大粒度越大,说明水流能量越强。
通常海湖岸的滩、坝砂岩体表现为高幅度,河道砂岩为中幅度,河漫滩相多为低幅度。
1.2.2 曲线形态
箱形:反映物源丰富和水动力条件都很稳定,曲线幅度变化小,
如支流河道砂[2]。
此外风成砂丘,也可成为这种形态。
钟形:下粗上细,反映水流能量逐渐减弱,物源供应不断减少。
如蛇曲河点砂坝。
漏斗形:下细上粗,反映向上水流能量增强,分选逐渐变好。
如海相滩坝砂岩体。
齿形:a正向齿形海进式细粒沉积物覆盖在粗粒沉积物之上,形成后积式。
b反向齿形海退式粗粒沉积物覆盖在细粒沉积物之上,形成前积式。
1.2.3 接触关系
底部突变式:反映上下层之间存在冲刷面,通常由河道下切造成。
顶部突变式:反映物源供应突然中断。
底部渐变式:反映砂体的堆积特点,为水下河道冲刷能力差的表现。
顶部渐变式:反映稳定的能量减退过程,如河道侧向迁移[3]。
1.2.4 曲线的光滑程度
光滑曲体:反映物源丰富,水动力强,淘洗充分,分选好的均质沉积,如砂坝、滩坝。
微齿状:反映物源丰富,但改造不彻底,分选不好,如河道砂,或是因季节性变化,使流量变动而形成的沉积物粗细间互。
齿状:韵律性沉积,物源丰富但沉积能量有节奏性变化。
1.2.5 齿中线
反映能量的周期性变化,齿中线分为收敛(内收敛、外收敛)、平行(下倾、水平、上倾)。
2 沉积微相的测井响应特征
多项测井技术在油气勘探和开发中已经得到了运用,其中自然电位(sp)和视电阻率(rt)曲线在解释沉积相和沉积环境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特别是sp曲线的应用[2,3]。
2.1 冲积扇相
泥石流在sp曲线上与辫状河道的高幅度特征相反,且多具反向齿形,rt曲线往往表现为高峰值。
辫状河道沉积在sp曲线上表现为中-高幅度,正向或对称地齿形,齿中线下倾或水平[4]。
筛积物沉积在sp曲线上表现为箱形,高幅度,正向齿化。
片流沉积以薄层状的中、细砂岩沉积为主,齿中线上倾或水平,在sp曲线上表现为低幅度箱形或钟形曲线形态。
扇前冲积平原在sp曲线上表现为低幅齿形的曲线组合特征,齿中线互相平行且都呈水平状[6]。
2.2 河流相
2.2.1 辫状河相
心滩在sp曲线和rt曲线上都表现为中-高幅度,呈箱形或齿化箱形。
沙滩沉积在sp曲线和rt曲线上都表现为光滑或具微齿的箱形,齿中线呈内收敛。
风的作用使得沉积物分选变好。
河道淤积在sp曲线上表现为以箱形为主,向上泥岩层变厚,曲线形态由齿化向微齿、光滑的形态过渡[5]。
2.2.2 曲流河相
边滩在sp曲线上表现为低-中幅度的钟形或齿化钟形,两者有时会出现叠加,齿中线内收敛,泥质含量低,电阻率较高[3]。
河道滞留沉积在sp曲线与rt曲线上都表现为高幅度齿化到微齿钟形,齿中线下倾。
天然堤在sp曲线上表现为低幅对称齿形。
rt曲线与sp曲线形态一致,呈镜像对称。
决口扇在sp曲线上表现为中低幅的齿化或钟形曲线,齿中线下倾或水平[3]。
漫滩若sp曲线平直,偶有指形小尖峰,则反映漫滩上发育湖泊沉积,rt曲线幅值也较低。
若sp曲线为低幅齿形曲线组合,则反映漫滩上发育沼泽沉积,rt曲线也呈低幅的齿化曲线形态。
2.3 三角洲相
2.3.1 三角洲平原亚相
分流河道在sp曲线与rt曲线上都表现为中幅的厚层箱状或钟形及箱形的复合体,齿中线内收敛。
河道间在sp曲线上表现为幅度总体较低或呈锯齿状,反映泥岩与粉砂岩互层,rt曲线为幅度较低的齿化曲线[7]。
2.3.2 三角洲前缘亚相
分流河口坝在sp曲线上表现为中-高幅齿化漏斗形,齿中线水平。
水下河道在sp曲线上表现为低-中幅微齿或齿化钟形,或呈箱形或箱型齿化钟形的复合,齿中线下部水平,上部下倾。
席状砂在sp曲线上表现为指形或低-中幅的漏斗形。
远砂坝在sp曲线上表现为数个低幅漏斗形曲线叠加或低-中幅的刺刀形、指形,幅度由下至上逐渐加大。
朵叶间在sp曲线上表现为微齿形或低幅的平直形,rt曲线幅度值也较低。
2.3.3 前三角洲亚相
静水泥质沉积在sp曲线上为低幅度光滑平直形态,rt曲线呈低幅微齿化。
2.4 湖泊相
砂质湖滩在sp曲线与rt曲线上都表现为低-中幅的箱形或漏斗形,齿中线水平。
泥质湖滩在sp曲线上表现为幅光滑或微齿状箱形,中线水平为主,rt曲线低幅微齿化[7]。
砂质混合滩微相在sp曲线上表现为起伏巨大的指状,反映砂、泥岩频繁互层。
滨湖砂坝在sp曲线上表现为中幅齿化箱形,齿中线内收敛,rt 曲线为齿化的漏斗形。
临滨砂坝在sp曲线上表现为中幅齿状的钟形,rt为中幅齿化钟形曲线。
湖底扇在sp曲线上表现为低幅漏斗形、指形、齿化箱形或微齿,rt曲线为低-中幅锯齿状。
3 讨论和结论
利用测井曲线的形态、光滑程度、幅度、组合特征等,不仅可以作为识别地层、划分地层和地层对比的标志,也可以用于微相的分析研究。
通过系统研究各微相的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利用测井曲线能够较好地将各个微相区分开来,并对于进一步研究沉积微相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我国测井处理解释技术发展很快,测井与地质、地震等学科的结合也更为紧密,应当结合各种资料对沉积相作出综合判定。
参考文献
[1] 文政,雍世和,王中文.应用测井资料定量识别沉积微相[j].沉积学报,1996,(1): 40-46
[2] 杜启振,杨少春,王志欣,等.测井相模式自动识别分析.石油物探,1997 ; 36(增刊):108)111
[3] 杨凤丽,张善文,才巨宏,等.曲流河砂体的沉积相、测井相、地震相研究及预测.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9; 34( 2): 171)179]
[4] 尹寿鹏,王贵文.测井沉积学研究综述[j].地球科学进展,1999,(5): 440-445
[5] 陈纲花,王中文,王湘文. 河流沉积微相与测井相研究[j]. 测井技术,1996,(20)
[6] 黄智辉.地球物理测井资料在分析沉积环境中的应用,1986:20-125
[7] 马正.油气测井地质学[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994: 91-104
作者简介
冯超,男,湖北潜江人,长江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油气田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