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

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

2012年九年级学业水平调查考试语 文 试 题(120分钟,满分120分,试题部分117分,书写3分)亲爱的同学们:光阴荏苒,初中语文学习生活已接近尾声。

在三年的旅行中,你的语文知识、能力、方法、思维和情感都在探究成长中获得了发展!这次模拟考试请你静心阅读....、仔细...审题,认真答卷.......,争取用美观的字迹、整洁的卷面、优美的文笔.................去书写一份满意的答卷。

【注】本试卷笔试部分总分117分,另设3分书写分。

赋分标准如下:字迹美观、文面整洁得书写等级 A B C D 1—3 4—12 13—17 18—23 24书写 总分 核分人 书写得分 3 2 1 0一、积累与运用(16分)1.请用正楷字,笔画清晰........地填写相应的诗文名句。

(8分,每小题1分) ①白头搔更短, 。

(杜甫《春望》) ② ,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③马作的卢飞快, 。

(辛弃疾《破阵子》) ④ ,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⑤欲为圣明除弊事,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⑥若夫 ,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醉翁亭记》) ⑦因为 , …… 那里,永恒的中国!(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⑧ ,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 。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2.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按要求回答问题。

(3分)济南日报讯 4月22日,由济南市委宣传部主办,市图书馆等部门承办的2012年“书香泉城”全民阅读节在赤霞广场正式拉开帷幕。

本届阅读节活动以“品味浓郁书香,建设美丽泉城”为主题,共包括17项活动内容, 从现在起到10月份,将持续举办2012年济南换书节、图书馆一日体验、“我阅读,我快乐”阅读箴言手机短信创作大赛、“天下泉城”大讲堂名家讲座等活动。

①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用所..给.的.修改符...号.(不必全部使用)直接在原..文.上.进行修改。

(1分) 换用号增补号删除号 调位号②请在下面的空格内为这则新闻拟写标题。

(20个字以内)(2分)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5分)这样下去可怎么办呢,他想。

他的嘴干得都快张不开了,两只手又都忙着,没法去喝一口水。

这一次我非把它拽过来不可。

他想,鱼要再使劲儿这么转,我可不行了。

不!你行,他马上给自己重新打起气来,你永远行!鱼又转了两圈,还是老样子,游到一半又游回了原路。

真不知道我撑不撑得下去,老人想。

他每次用力气,都觉得像马上要昏倒一样。

真怕我撑不住啊,不过只要我还有一点力气,我就要再试一次。

① 文中的“老人” 指的是: (1分)请写出本小说中最能体现老人精神风貌的一句名言: 。

(1分)②结合文段内容......,分析老人的性格特点。

(3分) 得分 评卷人20二、古诗文阅读(17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一)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4.本诗的作者是代著名的诗人。

(1分)5. 学习诗歌应该从朗读入手,如果由你朗读画线句,你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词语,请说说你的理由。

(2分)6.谈谈本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分)(二)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7.词语积累。

(2分)①解释加点词语:虽乘奔.御风_________②写出与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相同的一个成语..。

不以疾.也___________8.下面四个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A.①以.中有足乐者②不以.疾也B. ①哀转久绝.②沿溯阻绝.C.①春冬之.时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D. ①其.间千二百里②欲穷其.林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0.请你根据选文所写景物的特征,将下面这副对联补充完整。

(2分)上联:三峡风光好下联:神州日新月异天地宽(三)司马温公①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②,迨③能倍④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选自《三朝名臣言行录》)【注释】①司马温公:即司马光。

死后被封为“温国公”,故称司马温公。

②下帷绝编:分别指董仲舒和孔子对于学习态度的两个典故。

③迨:等到。

④倍:“倍”通“背”。

11.用“/”标出下面句中的两处停顿。

(2分)得分评卷人得分评卷人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12.读了这则故事,谈谈你所受到的启发。

(不少于...两条..)(2分)三、现代文阅读(34分)阅读下面的两篇文章,分别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龙年谈龙①生肖中的龙,还有作为节庆表演节目的舞龙,仍旧保留在全世界的华人生活圈当中,它是华人传统民俗的一部分,而民俗又是十分顽强的文化现象。

②从动物学的角度来看,世上根本就不存在龙这种动物。

远古的恐龙,跟华人崇敬的龙,舞龙舞狮的龙,外形完全不同。

龙是古代华夏民族(后为中华民族)共同的图腾,古人对图腾的崇拜与敬仰,就跟现代人对国旗国徽一样。

图腾一词源自印第安语“totem”,意思是“标志”或“它的亲属”。

上古氏族社会,人们以和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动植物或自然物象作为本部落的标志,从而建立起认同感,加强凝聚力,于是就有了图腾。

③在炎黄时代,氏族部落何其多,每个部落的图腾都不同。

当各部落要逐渐形成一个华夏民族的时候,用哪一个部落的图腾作为全体共有的图腾都不行,那就需要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新图腾。

什么样的新图腾最能让大家心悦诚服呢?最好是将水里游的,天上飞的,地面跑的动物各取其一部分,组合成一种虚拟的动物,于是,就有龙的出现。

两千年前汉代的王符称龙是“九似之物”,即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大蛤蜊),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现代学者、诗人闻一多对龙做过深入研究,他说龙是以蛇为身,再结合多种动物而虚拟出来的。

由此,我们不得不钦佩中华民族祖先的智慧与想象力,能把“陆、海、空”的动物综合起来,“集体创作”出这么一种奇妙无比的动物。

④1970年在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过“C”型玉龙,后经考古勘查确认,这件玉龙距今5000多年,但其造型简单,没有四肢,也没有鳞片。

1987年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45号墓发现了蚌塑龙虎,考古学家测定墓葬的年代在距今6500年前左右,那是更早的龙的雏形。

可见,龙的形象不是一开始就如王符与闻一多所描述的样子,它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⑤再往深一层去想,龙的出现其实是一种妥协、让步与融合的产物,它能维系各部落的和谐。

如果每个部落都坚持用自己的图腾作为各部落的共同图腾,谁也不服谁,谁也不让步,那怎么能有龙这个共同图腾的出现呢?可见,要和谐就免不了妥协,没有妥协让步就不会有和谐,这不正是体现了中华民族注重与追求“和”的精神吗?⑥。

据闻一多考证......,赛龙舟是古代吴越(江苏、浙江一带)民间祭龙的活动,早在屈原之前就有了。

舞龙则是起源于汉代,经历代而不衰。

舞龙最初是也作为祭祀祖先、祈求风调雨顺的一种仪式,后来逐渐成为一种体育与文娱活动。

从唐代一直到现代,舞龙已是中国人逢年过节常见的体育与文娱表演。

中国人出洋,又把这一习俗带到世界各地,妙的是,就跟赛龙舟一样,世界各地舞龙队伍,也有非华人参加了,民俗不分种族与国籍,这不也是一种文化交流吗?⑦今天,全世界的华人还需要“龙”作为共同的图腾吗?这是一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

不过我们至少能看到,生肖中的龙,还有作为节庆表演节目的舞龙,仍旧保留在全世界的华人生活圈当中,它是华人传统民俗的一部分。

(选自《联合早报》2012年1月27日,原文有删改)13.通读全文,谈谈“龙“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图腾的原因有哪些?(3分)14.联系上下文,在文中第⑥段的横线处填写一个能概括本段中心内容的句子。

(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

15.阅读文章第⑥段,说一说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3分)据闻一多考证......,赛龙舟是古代吴越(江苏、浙江一带)民间祭龙的活动,早在屈原之前就有了。

16. 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说明第④段中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3分)17.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勇敢、顽强和一往无前的精神。

今年是龙年,同学们要在今年六月迎接学考的挑战,请运用包含“龙”字的成语或俗语(最少两个....),为学子们送上学考的祝福。

(3分)(二)玩土的日子①城里的人很讨厌土,因为土会弄脏人们的衣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麻烦。

那大多是尘土,是土的一种形式,不能完全代表土。

②(A)我所喜爱的土,是那种干净而潮润的黄土。

③在我小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好玩的东西,土有时就成了我们的玩物。

最为常见的是打土仗,一群小孩子在飞来飞去的土块里寻找乐趣。

打土仗是很有意思的游戏,当然,首先得不怕脏,不要怕土弄脏了衣服。

村里有很多土堆,从野地拉回来的带点潮湿的黄土,准备晒干了垫驴圈羊圈用的。

打土仗的时候,我们分成两伙,每伙占据一个土堆。

然后用手攥一些土蛋,放在一旁,冒充炮弹,跟着占据有利地形,一声吆喝便向对方发起进攻。

④那些土蛋虽然个头不小,但里面稀松,即便砸在头上,也是有惊无险。

如果砸在脸上,不过鼻子有些发酸,从嘴里吐几口泥水而已。

(B)那时的我们打起土仗来,意气风发....,仿佛上了战场的战士,喊声震天的响。

结果不用说,是双方都成了灰头土脸的家伙。

那时,我们常常下午散学以后,在回家的路上分成两伙开了仗。

打上一仗,兴尽而归,然后筋疲力尽地拍去身上的土回家吃饭。

⑤打土仗是个孩童的游戏,但往往可以窥出一个孩子的秉性。

⑥有的孩子打起土仗来身心投入,如同真的上了战场。

这样的孩子凡事做到认真二字,不论智力如何,能够守住做事的根本。

长大后即使考不上大学,做不了大买卖,成不了大人物,也能一路踏实走过来,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有的孩子打起土仗来,只把那当成一场游戏,不很认真,玩上一阵,占了一点便宜,便偷偷地跑掉了。

这样的孩子一般学习较好,或者爱好干净,但为人较为自私,遇事没有担当。

有的孩子打起土仗来喜欢高声吆喝,策划指挥,脑子比较灵活,嘴巴也跟得上,长大了不论从事什么行业都能出人头地。

相关主题